中蘇友誼發展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2415
颗粒名称: 中蘇友誼發展史
并列题名: ——九五二年十一月七日在北京各大学教師学生和機關幹部大會上的報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14日当代报登载的中蘇友誼的發展历史。
关键词: 中蘇 友誼 發展史

内容

蘇聯國立列寧格勒大學遠東歷史系主任葉菲莫夫親愛的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懷着最愉快的心情來向諸位講話,我感到非常榮幸,因爲我能在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五週年的這個意義重大的日子,在中國的偉大首都,在古老的、而今天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北京,向我們蘇聯人民的久經考驗的朋友——中國朋友講話。首先我要代表我們的文化工作者代表團,代表全體蘇聯人民,向北京的勞動者致以最熱烈的敬意,並祝賀他們在新中國的建設中獲得新的成就!同志們!當我考慮到,在十月革命三十五週年紀念日,我應該對諸位講甚麽題目的時候,我毫不遲疑地得出一個結論:這題目應該是關於我們兩國人民的偉大友誼,關於這友誼的歷史。因為這種友誼只有在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成功之後,才有可能實現;因爲這種友誼只有在中國人民獲得偉大勝利之後,才進入新的更高的發展階段。而在目前這些日子裏,我們正是慶祝兩個偉大的紀念日:在慶祝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三週年之後,接着又慶祝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五週年。
   現今,蘇中友好已經成爲保障全世界和平的最强有力的因素。因此蘇聯與中國的歷史科學對於這個偉大友誼的發展歷史,對於儘管遭到帝國主義侵略者及其走狗蔣介石集團的瘋狂反對但仍不斷發展和鞏固的兩國人民偉大友誼歷史,越來越加重視,是非常自然的,合乎情理的。
   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蘇中友好的產生和發展的决定性的條件。十月革命結束了沙皇政權的帝國主義政策,並以各國人民和平相處的和平政策作爲蘇維埃國家對外政策的基礎。在談到我們兩國偉大人民的友誼的歷史時,就不能不提到布爾什維克黨及其偉大的領袖列寧、斯大林,他們從布爾什維克黨一成立的日子起,便一再主張,要聯合中國人民共同反對帝國主義者的政策,反對沙皇政權的政策。
   偉大的列寧遠在一九〇〇年就譴責掠奪中國的帝國主義者,宣佈俄國勞動者將與中國人民團結在一起。布爾什維克黨的布拉格會議祝賀中國的辛亥革命,並指出中國人民負有解放亞洲使命的革命鬥爭的世界意義。
   布爾什維克黨早在一九一七年以前所確定的對外政策的各項原則,在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成功之後,在蘇聯政府的對外政策上廣泛而具體地體現出來了。和平法令以及其他許多極重要的外交文件中都體現了和平政策、民族平等、各族人民友誼合作等原則。這些原則是舉世皆知的,也是我們的中國朋友們非常熟悉的。這些原則在蘇中兩國的關係上體現得特別出色。
   蘇維埃政府在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三日吿俄國及東方回民勞動者書中,專門規定了它對東方各民族的政策的以下基本原則: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取消治外法權,放棄强盜性的租界,廢除與列强之間所簽訂的旨在侵犯東方各民族國家主權的祕密條約等等。這樣便在偉大的俄中兩國人民的相互關係上開始了新的紀元。那時年輕的蘇維埃共和國,在軍事封鎖的火圈之中被拚命企圖消滅蘇維埃政權的國內反革命勢力所震動,但是仍舊立刻設法和中國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建立新的關係。這是一件具有極大歷史意義的事實。關於這個問題,蘇維埃政府曾與當時中國大使進行談判。無疑的,假使這次談判能够成功,那麽,早在一九一八年就能給予帝國主義壓迫中國的整個體系以致命的打擊了。但是帝國主義者則用盡一切辦法,對依賴它們的北京政府施用壓力,來破壞已經開始的談判。「協約國突然扼住了北京政府的咽喉,重賄了北京政府的官員和中國的報界,並迫使中國政府與俄國勞農政府斷絕一切關係。」(摘自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五日人民委員會致中國人民及中國南方政府與北方政府書)
   帝國主義列強及其中國的走狗和軍閥們妄想一手遮天,不讓中國人民曉得俄國工農獲得了偉大勝利的眞情。他們築起謊言的壁障,以欺騙中國人民。但是他們的一切努力都落空了。偉大勝利的眞情衝破了帝國主義用謊言造成的障礙。中國人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在談到十月革命對於中國人民的意義的主要實質時寫道:「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眞理,中國的面目就起了變化了。……十月革命一聲砲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在這裏,使人不得不想起中國偉大革命家孫中山說過的有名的話:
   「對於莫斯科所發出的口號來說,距離是不存在的,它們會像閃電一樣迅速地傳遍全球,並在每個勞動者的心中引起反應……我們知道,蘇維埃永遠不會擁護非正義的事業。旣然蘇維埃支持我們,那意思就是說眞理支持我們,而眞理是不能不取得勝利的,公理必然戰勝强權。」
   當時,由於蘇維埃人民及其紅軍對武裝干涉者的鬥爭取得了勝利,高爾察克被擊潰,西伯利亞得到解放,日本、美國及其他武裝干涉者快要被驅逐出蘇俄的遠東部分,就根本改變了遠東的整個局勢。這也就是說:紅軍在解放自己國土的同時,也舉起了各國人民解放,首先是中國人民解放的旗幟,使他們能從那奴役東方各國人民的外國刺刀和金錢的勢力下解放出來。
   一九一九年,蘇維埃政府再度努力爭取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五日,蘇維埃政府向全中國人民及中國的南方政府和北方政府發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宣言,在這個宣言中預言到:「如果中國人民願意像俄國人民一樣成為目由的人民,以免陷入協約國在凡爾賽所準備好的那種要使中國成為朝鮮第二或印度第二的厄運,那麽他們就應當了解,他們在爭取自由的鬥爭中唯一的同盟者和兄弟,就是俄國的工人農民和紅軍」。
   中國的優秀兒女所領導的中國人民是非常了解這一點的。起初是中國人民的最先進的代表,而後來則有越來越廣泛的階層都開始認淸:世界上已經出現了蘇俄這樣一個新的强大的力量。同蘇俄友好以及蘇俄的援助對於中國人民爭取自由、獨立的長期鬥爭,是能够起非常重大的作用的。「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因為,正如毛主席所說:「五四運動是在當時世界革命號召之下,是在俄國革命號召之下,是在列寧號召之下發生的。」
   以共產黨為首的中國一切進步力量所進行的持久的鬥爭,孫中山的活動,都是使中國人民愈益同情蘇維埃人民的有力因素。當時軍閥政府在羣衆的壓力下不得不開始與蘇維埃政府進行談判。蘇維埃人民知道並且清楚地記得:中國怎樣熱情和友好地歡迎了第一批到中國來的蘇維埃人,北京是怎樣熱情和友誼地歡迎了第一批到中國來的蘇維埃人。一九二二年,美帝國主義者在華盛頓會議上更加扭緊了帝國主義壓迫的鎖鏈。在華盛頓又重新大肆宣傳的「門戶開放」政策是帝國主義進一步加强在華統治的政策,首先是帝國主義國家中最強大的一個——美國掠奪和奴役中國的政策。但是這時中國已經不是孤立無援的了,它在國際舞台上已經可以從蘇俄那裏得到援助和支持。當時在北京宰制一切的軍閥政府(以後在南京宰制一切的政府也是一樣)在羣衆的壓力下,不得不同蘇聯進行談判。一九二四年三月,蘇中談判幾乎就要勝利完成,在一切條款上都已達成了協議。但是當帝國主義者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便用盡一切方法破壞協議。美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用最卑鄙的手段來破壞協議。軍閥政府也就在它們面前俯首就範了。但是它們這種假想中的勝利原來就是它們的失敗。一九二四年五月三十一日,蘇中兩國簽訂了協定。這是中國在十九——二十世紀的數十年中所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這個條約意味着中國在爭取自己决定自己命運的權利的鬥爭中,就是在國際關係上也能永遠從蘇聯那裏得到熱情的援助;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孤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這個條約是一個範例,說明一切國際問題都能用友好的方法在對雙方都有利的條件下求得解决。這是同蘇聯對外政策中列寧、斯大林的原則相符合的。
   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取得偉大勝利以前,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前,蘇中兩國關係的歷史證明,當時中國反動統治者雖與蘇聯簽訂有協定和條約,却在實際上繼續進行反蘇政策,極力來妨礙兩國人民的接近。
   但是他們的這種努力,沒有能够破壞我們兩國人民的友誼。在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我們兩國人民是更加親近,更加友好了。在那些年份,兩種政策表現得更加明顯了:一種是帝國主義者的政策,對中國人民進行武裝干涉,槍殺上海、廣州、南京的人民,收買軍閥和蔣介石集團的政策;另一種是蘇聯的政策,支持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政策。遠在一九二四年九月,爲了回答帝國主義海軍在上海地區集中,以及回答英國向孫中山提出的最後通牒,蘇聯勞動者成立了「不准干涉中國」的團體,蘇聯勞動人民滿懷熱忱地注視着中國人民的英勇鬥爭。斯大林同志曾有力而明確地表示了我們對中國人民鬥爭的態度。他在一九二五年十二月說過:「眞理和正義完全是在中國革命方面。這就是,爲什麽我們現在和將來都同情中國革命,它正在爲了把中國人民從帝國主義羈絆下解放出來並且爲了把中國統一成爲一個國家而鬥爭着。誰要是現在和將來不估計到這個力量,誰就一定要失敗的。」(「斯大林全集」第七卷,第二四三——二四四頁)
   事情的結果正是像斯大林同志所說的那樣。中國人民的正義的事業勝利了!
   斯大林同志關於中國革命問題的著作是我們幫助中國人民最重要的因素。斯大林同志在他的著作中,深刻的分析了中國革命性質和動力的問題,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意義,革命發展的前途。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向中國的全體勞動者表明了,蘇聯是他們最可靠的朋友。劉少奇同志說:「蘇聯人民就在偉大的列寗和斯大林領導之下對中國人民實行了從來未有的友好的政策,而中國的人民也就開始以從來未有的友好態度來接受蘇聯人民和蘇聯政府的友誼。」
   國民黨反動派——帝國主義列强的代理人,美國帝國主義的走狗蔣介石對蘇聯進行了無數次的挑釁行爲,他們對我國斷絕了外交關係,他們企圖破壞蘇中兩國人民的友誼。但是,他們的一切陰謀詭計都遭到了失敗,因爲他們欺瞞不了億萬的中國人民。代表中國意志的不是南京的國民黨統治者,而是以毛澤東爲首的人民的兒女,他們在南昌和井崗山舉起了紅旗,南征北戰,走遍全國,歷經偉大的考驗,而終於把紅旗帶到了北京城。
   蔣介石政府的反蘇政策在不少的程度上促進了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的發生。蘇聯政府堅决地譴責了日本的對華侵略。同時,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所進行的英勇的抗日鬥爭以及蘇聯堅决採取反對日本侵略的立場這一事實,顯然證明了當時斯大林同志所說的話: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是沒有而且也不可能有前途的。結果正如偉大的斯大林所說的—樣。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中,國民黨政府被迫地恢復了對蘇外交關係。在抗日戰爭時期,雖然國民黨政府實行了兩面的、僞善的政策,但中國人民還是進行着正義的解放戰爭,因此,蘇聯給了中國以極大的幇助。
   毛澤東同志說:
   「抗日戰爭以來,沒有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政府眞正援助我們,只有蘇聯是用了空軍和物資援助了我們。…………斯大林是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忠實的朋友。中國人民歲!對於斯大林的敬愛,對於蘇聯的友誼,是完全出於誠意的……」
   親愛的同志們!我們在中國聽說,在漢口有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蘇軍烈士墓。為中國人民獻出了自己生命的蘇聯戰士們永垂不朽!在爭取自己祖國幸福的奮鬥中犧牲的,中國人民的光榮兒女永垂不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偉大衛國戰爭的嚴峻的日子裏,我們清楚地知道,同我們並肩作戰反對侵略者的還有毛澤東和朱德的戰士。同時,不管重慶統治者怎樣挑撥離間,中國人民還是清楚地知道,蘇聯的勝利對於進行正義鬥爭的中國人民有莫大的幫助。在一九四五年八月的難忘的日子裏,蘇軍給與在中國的日本侵略者以致命的打擊。在那些日子裏,有誰同我軍並肩作戰呢?只有八路軍和新四軍,他們參與了决定性的戰鬥。因此,蘇中戰士在戰場上灑的鮮血使得我們的偉大友誼更加鞏固了。
   蘇聯向來對中國人民是友誼的。當中國人民因受到日本侵略者的進犯而處在最艱苦的日子裏時,蘇聯用事實證明了這一點。蘇聯在事實上證明了,它對於他國人民的主權和民族尊嚴是極為尊重的。
   在中國人民獲得了偉大勝利後的第二天,蘇聯就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理所當然的。此後,我們兩國人民的友誼就進入了新的更高的階段。
   中國建立了人民政府,這也就意味着,在遠東造成了本質上新的局勢:現時,中國的人民和政府在爲鞏固中國獨立地位的鬥爭中,在與一切民主的、愛好和平的國家、首先是與蘇聯採取統一行動的自己政策中,是完全一致的。
   蘇聯人民把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即在毛澤東主席為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偉大勝利看做自己盛大的節日。蘇聯人民感到衷心興奮的,是因爲偉大的中國人民永遠擺脫了帝國主義奴役的桎梏,使美國及其他一切帝國主義者遭到失敗,解除了封建的羈絆,建立了强大的、獨立的國家,並爲發揮自己所有的一切創造才能,開闢了道路。在有將近全人類四分之一人口的國土上,已經昇起了新生活的太陽。
   蘇聯是一個强大的國家。蘇聯共產黨是一支偉大的力量。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再不需要支持了。
   斯大林同志講道:
   「我們的黨和我們的國家過去始終需要,而且將來仍然需要國外兄弟人民的信任、同情和支持。」
   中國人民在一九四九年所贏得的偉大勝利,爲發展蘇中兩國人民相互間的信任、同情和支持,創造了無限有力的條件。
   斯大林同志說:
   「現在,從中國和朝鮮直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已經出現了人民民主國家形式的新『突擊隊』——現在我們的黨進行鬥爭是比較容易了,這種工作也做得更是蓬蓬勃勃了。」
   毛澤東主席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到一九五〇年二月訪問莫斯科,這强有力地表明了我們的偉大的友誼,表明了在反對戰爭挑撥者、爭取和平與世界各國人民安全的鬥爭中,我們的行動和决心的一致。
   一九五〇年二月十四日簽訂的蘇中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以及其他幾個協定,對於爭取和平與各國人民安全的事業是一個極巨大的貢獻。這些條約和協定,乃是對一切戰爭挑撥者的嚴重警告,它表明七億人民堅决對抗發動戰爭的任何企圖。這些條約和協定證明了: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並肩攜手,在將來也要爲整個進步人類的幸福,爲使我們的共同敵人寒胆而鬥爭。
   這些條約和協定的最偉大的意義就在於:它們鞏固和發展了蘇中兩國人民兄弟般的友誼關係,因而對全世界的和平事業造成了絕對有利的條件。
   在中國人民取得了偉大勝利以來的三年當中,蘇中的友誼一往直前地發展和鞏固着。我們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聯系都在不斷地發展和鞏固。蘇聯和中國互派了數十次代表團,彼此訪問。蘇聯翻譯了幾百種中文書籍,其中應當首先指出的是毛澤東同志的著作。中國出版了大量的蘇聯書籍。這裏要特別說到,中蘇友好協會的活動在加强我們兩國人民的友誼方面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今年秋天在莫斯科進行的談判又一次顯明地表現了偉大的蘇中友誼。談判結果,公佈了中蘇關於中國長春鐵路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公告,關於延長共同使用中國旅順口海軍根據地期限的換文。蘇聯人民熱烈地歡迎談判過程中所達成的這些協定,認爲這是進一步發展和鞏固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人民的兄弟友誼的保證。
   毛澤東主席在談到這種友誼的發展時說:「蘇聯政府和蘇聯人民……給予中國政府和人民熱誠的、慷慨的援助,這些援助大大幫助了新中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及國家的鞏固」。
   蘇中友誼是建立在我們爭取和平,爭取我們兩國的昌盛,爭取全人類最美好的未來這一共同的切身利益的基礎上的。蘇中友誼是不可動搖的,是牢不可破的,這種友誼不只將繼續二十五年,不只將繼續五十年,而是要永遠繼續下去的,世界上任何力量也拆散不了這種友誼,而這一友誼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它表現在:我們的專家到中國來參加工作這點上,表現在我們兩國簽訂的各種條約上,表現在中國同志在蘇聯的歡樂聚會上,也表現在兒童看到我們後對媽媽所說的「蘇聯」這兩個字上。人口佔全地球三分之一的兩國人民所結成的同盟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創舉。這個同盟是不可摧毁的,這個同盟是不可戰勝的。任何的戰爭挑撥者的威脅也恐嚇不了它。它是保衛世界和平這一偉大事業的勝利的保證。人類最美好的未來有賴於這一同盟的堅強和鞏固!全世界被壓迫人民都把莫斯科和北京看成是自己走向最美好未來的保證。
   祝蘇中兩大國人民的友誼永遠鞏固!
   願中國共產黨所喚醒起來的正在建設新生活的古老的中國大地上,到處都出現新的建築!
   新中國的生命的靑春萬歲!
   蘇聯共產主義建設的勝利萬歲!
   偉大的中國人民及其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萬歲!
   正在建設共產主義的偉大蘇聯人民萬歲!
   我們的導師、全進步人類的領袖,偉大的斯大林萬(新華社北京十三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葉菲莫夫
责任者
葉菲莫夫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蘇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