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來我國帮助發展茶葉生產的蘇聯專家來本省考察並提許多寶貴意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2402
颗粒名称: 應邀來我國帮助發展茶葉生產的蘇聯專家來本省考察並提許多寶貴意見
并列题名: 對本省發展茶葉生產,具有很大意義;全省茶葉工作人員和茶農深為感謝。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8月,蘇聯應我國的邀請派出了茶業專家來本省考察茶葉生產,並提許多寶貴意見。
关键词: 蘇聯 茶業 考察

内容

(本報訊)茶葉是浙江省的著名特產,品質優良,產量豐富,盛銷國內外市場。三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與扶助下,全省茶葉生產已有了很大的恢復,但也存在着若干缺點。例如荒蕪的茶園還未全部恢復,在茶樹的培育上還未普遍做到修剪台刈,茶樹零亂不堪,樹枝生長高低不齊。茶農對茶葉是重要的經濟作物還認識不足。同時在銷售方面,仍存在着供不應求的情况。
   正當我們大力發展茶葉生產的時候,今年八、九月裏,偉大的蘇聯為了幫助我們發展茶葉生產,應我國的邀請派出了茶業專家來本省考察茶葉生產,針對上述生產中的情况和缺點,結合溫州專區茶葉生產情况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這些意見對全省發展茶葉生產具有很大的意義。
   蘇聯茶業專家貝可夫同志指出溫州專區種茶有優越的條件,氣候環境很好,雨量多,日光充分,平均溫度不下十八度,幾乎沒有冬天,對茶葉生長很有利。他又指出:茶葉品質的好壞,雖然與茶樹的品種有關,但與茶樹的栽培最有關係。溫州茶樹所以老而疲瘦,主要原因是在茶叢間兼種其他作物和不施肥及採茶粗放,另外在製造技術上也不够注意,譬如靑葉用日晒脚揉,影響了茶葉的品質;在炒靑方法上抄與揉交換次數過多,也影響了茶葉品質。因此他提出了幾點意見:㈠提高茶農對茶園經營的興趣,改變過去經營方式,推廣合理初製方法,改進初製工具(推廣揉捻機)並使茶農對茶園管理及採摘製造技術上也加以改進,這樣,毛茶的品質就可以大大提高。㈡做好新的培育茶樹方法及採摘製造方法的推廣工作,其幹部應從茶農中敎育培養。㈢必須成立實驗場。這樣,當地行政領導可把實驗出的先進方法介紹給茶農。
   蘇聯茶業專家哈理娃巴同志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㈠應注意採茶,台刈茶樹。在四、五月份採一芽二葉或三葉,留下一葉及其魚葉;六月份採一芽一葉或兩葉;七、八月份留一魚葉。這樣採法,在當時茶葉產量是減少了,但是要說服茶農應爲長遠利益打算,因這樣可使茶樹發展新枝,擴大採摘面,也即增加茶葉產量。此外,茶樹到了一定年齡必須進行台刈,老茶樹台刈的高度是離地七公分,不很老的茶樹台刈高度離地二、五——三、四公分。每年修剪一次,使新枝向外發展,擴大採摘面,但在台刈前必須施肥。㈡應注意施肥。他說我們中國有幾十年的茶樹沒有施肥,其根部土壤貧乏,組織能力逐漸破壞,土壤中就沒有供給茶樹吸收的養料,茶樹生長就不健全。因此施肥極其重要,第一年先施有機肥料如人糞、畜糞、豆餅及腐蝕質等。樹齡較幼的茶樹可施綠肥,使茶樹發育壯大。此外如施用硫酸錏等也很需要,但要視實際情况而定。施肥施在茶樹的行間上,施後覆土;如看到茶葉發紅,強烈的日光照射是一種原因,但主要是由於茶樹中缺乏鉀肥的養料所致。在蘇聯也曾有過這種現象,結果施了鉀肥就消失了。㈢除虫。茶樹病虫害對茶樹的生長影響很大,必須設法消滅,但不能讓茶農盲目的搞,必須加強組織領導並在除虫技術上給以幫助,如怎樣用藥除虫等。㈣開闢茶園。開闢新茶園首先要選擇種子,選種以苗選最好。但在養苗移植時要注意修剪,因這樣可以使茶樹根深入土中,根深柢固則茶苗可發育壯大。另外他說他看到的茶叢間距有二公尺,並稀亂不堪,高低不齊,影響茶地單位面積的產量,很不經濟。又有不少茶樹是栽培在山坡上,而山坡茶地表土易被水所洗刷,因此,陡坡茶地應採用行植及密植法。以減少土壤的冲失,保持土壤的養分,利於茶樹生長。㈤關於茶葉的初製與精製方面,認爲有些茶農的殺靑及時,動作迅速透散熱氣是好的,但對脚揉茶,尤其是滾袋揉茶,茶汁流失,滋味淡薄,影響茶葉品質。在炒茶過程中用太陽曬一次也是不妥當的,又炒乾時間太長,次數太多,也均不適當。他說:茶葉色澤香味决定於初製,精製祗能改變外形,不能改變茶葉內的品質,因此茶葉初製比精製重要。
   蘇聯茶業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使本省特產部門在如何領導和指導茶葉生產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幫助,對本省茶葉生產的發展具有推進的童義。蘇聯茶業專家不辭疲勞親赴茶區農村觀察茶葉生產情况,親自考察生產過程及機械等的國際主義精神和深入實際的作風,給予本省茶業工作人員以深刻的敎育。
   當此展開「中蘇友好月」活動的時候,全省茶業工作人員和茶農深切的感謝偉大的斯大林大元帥,感謝蘇聯人民,感謝蘇聯的專家們對我們的大公無私的幫助,並表示要學習他們這種高貴的國際主義精神。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貝可夫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苏联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