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電影與和平事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2068
颗粒名称: 蘇聯電影與和平事業
并列题名: ——為蘇聯影片展覽而作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蘇聯電影與和平事業的關係。
关键词: 蘇聯電影 和平事業 關係

内容

勞動創造了文化,因此文化屬於勞動的人民,幷爲勞動的人民而服務,這是科學的邏輯,也是萬古不移的眞理。
   作爲文化事業之一個重要部門的電影藝術,在蘇聯是遵循着列寧和斯大林的指示,當作一切藝術中最重要和最大衆化的藝術來關注的,所以自從蘇維埃政權成立以來,蘇聯的電影藝術,由於得到蘇聯黨和政府的培養,到現在已成為世界進步影壇的旗幟和全體進步人類所最熱愛的藝術了。
   ……蘇聯電影,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原則,忠於現實,眞實地描寫生活,熱情地歌頌勞動,歌頌勞動創造的英雄行爲和崇高的道德品質;以影片内容的高度思想性和熟練的藝術技巧感染和敎育觀衆,引導人民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和平的社會主義建設,養成人民的優秀的道德觀念,共同為建設新的共產主義社會而奮鬥。這是眞正屬於人民又爲人民而服務的電影藝術。
   蘇聯電影事業部部長波爾沙科夫曾說過:「當代主題——描寫造福人民,共產主義建設者的生活和勞動功績——依舊在電影劇作家、導演、演員的創作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是由社會主義電影藝術本質所產生的結果,因為在這種電影藝術中沒有比表現斯大林時代的英雄——具有偉大目標的人更崇高的任務。」在另外一篇文章中他又說:「我們的電影劇作注意的中心,就是蘇維埃人的英雄形象,他的優秀的道德品質,他作爲新的共產主義社會建設者的,和作爲爭取鞏固世界和平的戰士的創造活動。」很明顯,它是忠誠地執行斯大林的和平政策的電影,它和美帝國主義的電影恰好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美帝國主義的電影是以宣傳戰爭歇斯底里,散播種族仇恨,讚揚兇殺、荒淫、欺詐和掠奪爲任務,以麻醉人民爲能事的,代表人類中最卑劣的電影。這種頹廢的資產階級電影藝術的基本特徵,就是它的虛僞性,它的强烈的反現實主義性,它對客觀認識的敵視,對忠實描寫生活的藝術的敵視。這是世界上最反動的電影,到處被人民所拒絕的。一九五二年「大眾電影」一二期合刊上曾有過這樣一段記載:「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攝製的誹謗性的影片『北京快車』,是宣傳美帝國主義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徹頭徹尾的無恥謊言,該片在印度加爾各答某電影院上映時,觀衆一致要求立即停止放映。戲院當即宣吿改換影片,這一消息傳出後,全印各地放映美國電影的戲院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營業前途。……孟買和加爾各答的報紙和週刊發表許多文章和讀者來信,抗議在印度放映這種影片,并要求在全國各地禁止放映。……」
   但在同一期的「大眾電影」又刊載了另外一種消息,即在「印度人民熱烈歡迎中國人民電影」一文中說到:「……中蘇兩國的影片受到印度人民的狂熱的歡迎。每逢上映中蘇影片,場場客滿,觀眾擁擠不堪,好萊塢影片向來在印度是稱王稱霸的,現在却門庭冷落了,有一次,『白毛女』在加爾各答上映,影院擠得水洩不通,熱鬧異常。但在同一條街上的另一影院正在上映美國影片,他廣播着爵士音樂,藉以招攬觀衆,結果買座不到百分之三十。『攻克柏林』和『白毛女』各放了三十場,但還遠不能滿足觀眾的要求。」
   這兩種情况,充份地說明了今天的人民對於這兩種電影的明確的態度,也即是對於戰爭與和平的態度。的確,代表侵略陣營的美帝國主義的電影,除了向觀衆灌輸世界主義思想和宣傳戰爭歇斯底里之外,就是鼓勵荒淫和刼殺,它是一種毒害人類心靈的影片,其爲人民所卑視是很自然的。而代表和平陣營的蘇聯的電影却是眞正「為和平、為新的人、爲人類更美好的將來」的影片。
   比如「金星英雄」就是一部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影片,它通過一個紅軍戰士,結束了偉大的衛國載爭之後,回到故鄉,積極地領導集體農莊莊員們從事生產建設,向共產主義前進的事件來表現蘇維埃人民積極地為和平、爲更美好的生活而勞動的高尚的品質和情操,它廣泛地從各個方面來反映生活,同時又眞實而細緻地刻劃出生活的細節,使人看過之後處處感到親切、興奮而得到敎益。請聽聽片中的主人翁謝拉傑跑到邊區委員會去要求木料時候對黨委書記拜欽柯說的話吧——
   『謝:「並不是我自己這樣想,是生活本身這樣
   要求。我們烏溪村有許多靑年,都是才從前綫回来的
   ,這些男女靑年們都有着七年或是十年的文化程度。
   已經不能過從前那種生活,都希望在自己村子裏能有
   電影院、戲院,都希望有電燈。」
   拜欽柯答應了他關於木料的要求,接着又問他:
   「身上掛的英雄勛章是怎麽得的。」
   謝:「康金米洛夫卡突破戰得的。那次戰役受獎
   的很多。」
   拜:「噢,斯大林格勒呀………你坐下,這樣說
   你是懂得大規模戰略計劃的啦,你知道,戰爭結束啦
   ,却又展開一個巨大的和平的戰鬥,是爲更美好生活
   ,爲糧食的戰鬥,所以我們覺得,烏溪村這個計劃是
   這個戰鬥裏最主要的一環。要突破這一環,把大家帶
   動起來,這是多麽重大的任務落在你們身上,尤其是
   你身上。」
   謝:「我知道。」
   ……………』
   就這樣,這部影片和美帝國主義的宣傳戰爭,讚揚侵略的影片恰好相反,這裏所宣傳的是和平建設,這裏所讚揚的是勞動創造。它敎導人民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爲光輝燦爛的共產主義事業奮鬥。那些盲目自滿,官僚主義的落後意識,在這裏是被受到批判的。
   但是這裏說的「金星英雄」祗是蘇聯許多優秀影片中之一部罷了,其他如「頓巴斯礦工」、「幸福的生活」等等,同樣是出色地反映蘇聯人民的崇高的道德品質的好影片。
   歌頌勞動,是進步電影的永久的主題。但是在目前正當美國戰爭販子到處挑釁以圖發動新的世界大戰的情况之下,勞動創造還必須有和平來作保證。爲了保障社會主義的和平建設,蘇聯的電影工作者對於時刻警惕着戰爭販子們的陰謀活動這方面的主題也並沒有忽略。如「在和平的日子裏」一片,就是表現蘇聯海軍如何在和平的日子裏,英勇、機智地警惕着海防,粉碎敵人的陰謀活動,保衛祖國的和平建設的一部生動而感人的影片。它描寫一小撮戰爭販子僱用匪徒乘蘇聯海軍演習的時候,用潛艇靠近蘇聯海岸,企圖乘機刺探情况,並挑起邊境事件,終於被機智、勇敢的蘇聯海軍所徹底粉碎的經過。這裏表現出蘇聯海軍將士們的英明、果敢、堅靭而有必勝信心的優良性格。作者通過極其簡單的事件,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描繪出眞實而動人的情景,在銀幕上發揮了驚人的魅力。
   再次是以蘇聯人民和他的武裝力量在斯大林領導之下保衛祖國安全的戰爭中所發揮的無比威力爲題材的軍事影片,這更是爲鞏固卅界和平所必不可少的作品。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攻克柏林」、「第三次打擊」、「斯大林格勒大血戰」等片,曾轟動一時,給廣大觀衆增加了爭取和平的充份信心。「攻克柏林」的導演喬阿烏列里的新作「難忘的一九一九年」,又是一部驚人的作品。它表現了一九一九年,當年靑的蘇維埃正遭遇到種種困難的時候,英、美、法帝國主義者乘機組織武裝干涉,企圖配合白黨匪軍和間諜、流氓內外夾攻,擊潰蘇維埃政權。但是在列寧和斯大林親自領導的反擊之下,被擊潰的并不是蘇維埃政權而是英美干涉者和白匪軍自己。在這部影片中,作者又一次的再現了列寗和斯大林的英明的形象和表現了蘇聯人民的偉大的鬥爭精神。作者以他的高度的政治修養和超凡的熟練技巧,運用鮮明的藝術形象,槪括了偉大而複雜的歷史事實。相信這部影片的放映對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又將增加一種鼓舞。
   和平是不可分割的,要保衛和平,必須號召全世界的人民起來反對戰爭並無情地揭露戰爭挑撥者的醜惡陰謀,蘇聯電影工作者在這方面也獲得了輝煌的成績。如「陰謀」、「祕密使節」、「易北河會師」和其他許多描述科學發明的傳記片等等都是。
   總之,蘇聯電影工作者的題材是多方面的,但不論他們描寫那一方面的題材都充滿着一種精神,即「爲和平、爲新的人、爲人類更美好的將來」而鬥爭。雖然在許多軍事影片中高度的表揚武裝人員的戰鬥品質,但他們幷不嚮往戰爭,他們嚮往的是和平,培養他們爲和平而戰的意志。
   所以蘇聯電影,是目前世界進步電影藝術的典範,値得一切進步的電影工作者學習;但它同時也是和平事業的敎科書,對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都將有所裨益。所以近年來它在我們具有酷愛和平的傳統美德的偉大中國人民中間獲得億萬觀衆的崇高的信譽,是完全可以預料的。
   我們感謝蘇聯的電影大師們給人民創作了如此光輝而又豐富的電影藝術作品,感謝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中對保衛世界和平與人類文化事業所作的偉大貢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文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