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先進經驗啟發了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1973
颗粒名称: 蘇聯的先進經驗啟發了我
并列题名: ——記省鹽務局技術員吳貽勛等自製鹽質電測器成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8日,当代日报刊登省者鹽務局技術員吳貽勛等自製鹽質電測器成功事迹。
关键词: 技術員 鹽質電測器 成功事迹

内容

學習蘇聯的先進的建國經驗,迎接卽將到來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
  本報記者魯順光
   解放三年來,我國所以能在各項建設中取得輝煌成績,湧現了許多奇蹟,這與許多工人和技術人員學習蘇聯老大哥的先進經驗是分不開的。最近,省工業廳鹽務管理局技術人員吳貽勛、屠欽桐、沈慶雲,吸取了蘇聯先進經驗自裝鹽質電測器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辨別食鹽品質的好壞,本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過去,我國各地都以化學分析方法來測定,操作過程非常複雜、困難。除了用烘乾機測出「鹽樣」所含的水分以外,還必須加以碳酸銀、碳酸鈉、硝酸銀、氫氣化鈉等十幾種化學藥品來分「鹽樣」中夾帶的雜質,然後才能得知氯化鈉「純鹽」的比數。用這種方法來測定「鹽樣」的好壞,儘管技術員的技術是何等高明,但非要化上兩三天不可。因此,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費,而且不能做到分等給價,時常誤以高價收買品質低劣的食鹽,使國家遭受損失。所以改進鹽質測定方法,已成爲一樁迫不及待的事情了。
   省工業廳鹽務管理局優秀的技術員吳貽勛,早在今年四月間,就開始從這方面動腦筋了。他犧牲了休息時間,鑽研物理、化學,尋求科學理論;並想盡一切辦法進行多次實驗,但是,始終得不到效果。
   富有毅力和堅强意志的吳貽勛,並沒有因失敗而灰心,相反地顯得更積極、更堅強。他時常對人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空下來,就繼續不斷地進行研究和實驗。一天下午,他無意中從小圖書舘的書架上,看到了一本蘇聯科學雜誌。從這本雜誌裏他找到了「蘇聯專家利用電阻的原理,製造了電測器,來測定黃豆、大豆、小麥等農作物內的水份的一篇有價值的文章。他如獲至寶一樣,一口氣讀完了它。雖然這篇文章僅僅只有數千個字,可是給予吳貽勛的啓發眞不少。他頓時如夢初醒,知道只有用電測的方法來測定鹽質,才是最便利而最科學的方法。於是他就開始研究電測的原理了。他想:食鹽主要的成分是氯化鈉、水分和礦物雜質。而其中水分和雜質都是導體。假使通電流於食鹽內,含水分和雜質較多的食鹽,一定電流强、電阻小;含水分和雜質較少的食鹽,則會完全相反。假使再沒法用弧形的曲綫來表明電阻的大小(即電流的強弱),不是很明顯地可以測出食鹽所含的水分和雜質的多少嗎?這樣,鹽的質量好壞也就—目了然了。他想到這裏,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飛也似的跑到化驗室去,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東西,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技師余本年。經過技師余本年的仔細研究,完全讚同他的具有科學根據的意見,吳貽勛便興高采烈地將這個問題跟副技師屠欽桐和技術員沈慶雲去商量,並要他們共同研究科學的電測方法,他說:「我只從蘇聯科學雜誌裏懂得一些理論知識,沒有一點實際經驗;而你們都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我們三人彼此一合作,自裝電測器是不成問題的,俗語說:『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呀!」於是他們三人就開始共同鑽研並設計電測器了。
   沈慶雲是做過電務員的,他對電學知識懂得比較多;屠欽桐是個副技師,非但道理懂得多,而且經驗很豐富。所以這三人團結一起,力量可眞大啦!沈慶雲特地把自己心愛的電流表帶來鑑別食鹽是否導電,並測定電阻的大小。結果得出一個結論:食鹽是導電的物質(因內含水分和其他雜質),而食鹽品質的好壞與電阻的大小成正比,與電流强弱成反比。接着,他們就根據這個道理,藉領導上撥給的實驗費五十萬元,買器材和化學藥品,自行設計電測器,並從實驗中不斷地得到改進,第一台新型的鹽質電測器終於自製成功了。並給杭縣翁家埠鹽場試用結果效果良好。
   這是一台九吋長、四吋半闊、七吋高的小巧玲瓏的電測器,不但攜帶方便,成本不大(大約一百多萬元),而且功效很大,一分鐘就能測出食鹽品質的好壞,爲實行合理的分等給價創造了條件。這台自製的電測器,業經華東工業部研究後指示區局採用。現在華東工業部第一批已定製八十台,不久,全國各大鹽場都可採用這個新式的鑒質電測器了。
   在國慶的那天,省工業廳鹽務管理局,舉行一個盛大的慶功會,歡慶吳貽勛、沈慶雲、屠欽桐等三人自製鹽質電測器成功。在會上,首長親自代表華東工業部授予他們獎狀三張,獎金三百萬元;許多同志都表示態度堅决要向他們三人學習。而他們却不約而同地說:這應該歸功於偉大的友邦——蘇聯,假使沒有它給予我們的啓示,創造鹽質電測器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繼續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爲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魯順光
责任者
吳貽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