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學習蘇聯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1772
颗粒名称: 努力學習蘇聯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
并列题名: 記一個國際友人庫里申科之死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最近報載「學習蘇聯人民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一文。
关键词: 蘇聯 精神 愛國

内容

最近報載「學習蘇聯人民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一文,裏面提到無脚飛將軍馬列西也夫在衛國戰爭中勇敢地駕駛飛機和德國強盜作戰,最後因汽油燒乾,跳下飛機,在荒山雪地裏爬了十八個晝夜,回到了自己的隊伍,但二只脚已凍掉了,於是他學會運用假腿的本領,重返前綫,繼續駕駛飛機,結果擊落十一架敵機的英勇故事。使我想起了另一個偉大的蘇聯飛行員庫里申科無私的支援我國抗日戰爭,終於犧牲生命的事蹟。
   在一九三八年我國抗日戰事十分緊急的時候,日本帝國主義飛機瘋狂轟炸全國各大城市,國民黨的飛機都是向英國、法國買來的破爛機件,連飛都飛不起来,因此不能進行空戰。我國人民正處在需要人們援助最迫切的時候,蘇聯的輕轟炸機「卡秋莎」戰鬥機「N15」「N16」便來到我國,担任了保衛武漢上空的任務。接着遠程轟炸機「達莎」在庫里申科大隊長的領導下,也飛到了武漢。那時,蘇聯優秀的飛行員、轟炸員、射擊手、地勤人員、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都來了。庫里申科一面開始對中國飛行員進行緊張的敎練工作,一面和鬼子進行着激烈的空戰。
   庫里申科敎練中國飛行員是赤胆忠心,任勞任怨的,他每天講述着各種飛機的性能、特點、操縱方法,糾正飛行的姿勢。但是由於當時的中國飛行員深受着德國和英美敎官留下来的餘毒,他們都不愛護飛機、不講究戰術,祇愛好在空中玩花樣、顯「本領」。庫里申科對這種帝國主義暗害殖民地人民的惡劣習慣,是用了最大的忍耐和力量來敎育說服的。但當飛行員在空中犯老毛病,不按照規定科目飛行或落地漫不留心時,他心中是非常憤怒的。
   有一次,他對一個落地時機身猛烈震動的飛行員說:「是飛機操縱你?還是你操縱飛機?」這個飛行員低頭羞慚得無話可說。
   然後庫里申科又誠懇的告訴他:「飛機清國家的財產,中國在抗戰,從蘇聯連飛機到中國不是容易的事,損壞了一架就少一架,損壞了一條鋼綫都要到萬里以外的地方去買,經過四十八個轉運站,才能運到中國。蘇聯志願隊和為資本家服務的英美敎官,根本不同,對於英美敎官來說,中國多損壞一架飛機,本國資本家就多賣一架飛機,多賺一筆錢;而在蘇聯則沒有資本家。」那飛行員聽了這些話,心中像犯罪一樣的難過。
   另一方面,由庫里申科領導的飛行員,與日寇的空中戰鬥,在中國抗戰史中留下了光榮勝利的一頁。根據歷史紀載,短短不到半年時間,蘇聯飛行員卓著成績的空戰有下列幾次:
   一、「二、一八」武漢第一次空戰,擊落敵機十二架。
   二、「二、二一」遠征台北。
   三、「二、二四」的粵北上空之戰,擊退敵機的侵襲。
   四、「四、一〇」的歸德上空之戰。
   五、「四、一三」的廣州空戰,擊落敵機八架。
   六、「四、二九」的武漢第二次空中會戰,擊落敵機二十一架。
   七、「五、一一」南海之戰,擊沉日艦一傷日艦二,擊落日機二架。
   八、「五、二〇」遠征日本。
   九、「五、三一」的武漢上空第三次空戰,擊落敵機十四架。
   十、「六、一六」的第二次粤北空戰,擊落敵機六架,全部覆滅。
   但是,連續多時的作戰和夜航敎練,累得庫里申科逐漸憔瘁下來。八月十四日,他又在武漢上空和德國法西斯供給日本强盜的「米塞師米特」戰鬥機作了一場生死的搏鬥,結果擊落敵機六架,但他駕駛的領航機的左發動機却被另一架敵機打中了,他用單發動機衝出重圍,沿長江飛到萬縣上空,機身失了平衡,不能再繼續飛行,爲了保整飛機的完整不受損失,他把飛機平穩地降落到江心,然後跳水在江面飄浮,但因日夜辛勞,又加空戰中過度的疲勞,已無力浮到江岸而犧牲了。
   庫里申科這樣爲了中國及其人民,終於獻出了他自己寶貴的生命,當時在國民黨反動政權的蒙蔽下,是不容易爲善良的中國人民所瞭解的。但是解放後的中國人民在共產黨和毛主席的敎育啓發下,都懂得了蘇聯人民對我國這樣無私的援助,全然是為了他們對法西斯强盜的仇恨和對中國人民的熱愛。此外是沒有其他任何目的的。毛主席曾敎導過我們:「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麽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六二九頁)
   現在這種偉大的精神,在蘇聯已貫徹到每—個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成為推動他們不斷努力的動力。因此,我們必須好好學習庫里申科和每一個蘇聯人民這種崇高的精神,堅决貫徹抗美援朝的决策,并與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密切合作,粉碎帝國主義戰販們的罪惡活動,為保衛世界永久和平作繼續不斷的努力。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常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