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偉大光榮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五週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1746
颗粒名称: 慶祝偉大光榮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五週年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中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一起,以無比的興奮和愉快的心情來慶祝偉大的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五週年紀念日。
关键词: 蘇聯 紀念 建設

内容

中蘇友好協會總會副會長李濟深
   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一起,以無比的興奮和愉快的心情來慶祝偉大的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五週年紀念日。
   在這個偉大光榮的紀念日裏,我們回顧過去三十五年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眼見以蘇聯爲首的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日益壯大,眞是感到無限興奮。我們不能不向偉大的盟邦——蘇聯——表示無限的敬意。
   在這個偉大光榮的紀念日裏,我們回顧過去三十五年來蘇聯對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的始終不渝的同情和支援,眼見三年來我國經濟在蘇聯的大公無私的援助下的迅速恢復和發展,也眞是感到無限的興奮。我們更不能不向偉大的盟邦——蘇聯——及其偉大領袖斯大林大元帥,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鴉片載爭後百餘年來,由於帝國主義殘暴勢力的侵入,中國長期淪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我們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畢生致力於反帝、反封建的鬥爭,百折不撓,再接再厲,以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孫先生經過無數的艱難困苦,遭受多次失敗的經驗敎訓,到了後來終於找到「走俄國人的路」,發出「以俄為師」的號召,並决定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正確的政策。這一切固然表現了孫先生在革命過程中的不斷前進的精神,但是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當時蘇聯在各方面對於孫先生革命事業的影響與幫助,却是一個主要的决定性的原因。毛主席在「論人民民主專政」裏明確地指出:「孫中山在絕望裏,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孫中山歡迎十月革命,歡迎俄國人對中國人的幫助,歡迎中國共產黨和他合作。」又說:「十月革命一聲砲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爲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從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人民革命三十多年的革命實踐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出並且也深深體會到:「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只有社會主義的國家、社會主義的領袖、社會主義的人民,才能眞正援助;而我們的事業,沒有他們的幫助是不能取得最後勝利的。」種種歷史事實證明,中國人民革命所以能獲得今日的偉大勝利,是與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所給予的影響分不開的,是與蘇聯人民以高度的國際主義精神,長期地給與中國人民以各種不同方式的援助分不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短短三年中,我們偉大的祖國,無論在那一方面都得到了蘇聯政府和蘇聯人民的大公無私的、兄弟般的親切的援助。這些援助,不僅幫助我們鞏固了我們的勝利,保衛了我們的勝利果實;並且幫助我們創造了一切有利條件,爲及早完成新民主主義建設,走向社會主義建設和共產主義建設的遠大前途打下良好基礎。
   三年來,蘇聯在外交上和反對帝國主義的國際鬥爭中,也不斷地大力援助了我們。一九五〇年二月十四日中蘇兩國締結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這個盟約的簽訂,一方面更加鞏固和發展了中蘇兩國的牢不可破的友誼,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加強了我國安全的保障。美帝國主義者在朝鮮戰場遭到可恥的失敗之後,一直在叫囂着要擴大朝鮮戰爭,但是他們始終不敢貿然發動對於我國全面的武裝侵略。其原因就是恐懼中蘇友好同盟的强大。
   三年來蘇聯對於我國經濟建設也給了巨大的援助,蘇聯給予我國以三億美元的巨額貸款,使我國在解放之後建立之始,能立即得到經濟建設上所急需的各種機器設備與器材,能迅速恢復和發展我國的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從而增加了國家的財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當美帝國主義者對我國實行「封鎖」和「禁運」的時候,由於我們兩國簽訂了貿易協定及交換貨物協定,我國在對外貿易上不但未受到任何影響和困難,反而大大發展,並且出現了七十三年來所未有的出超情况。這不能不使帝國主義者大吃一驚,叫苦連天,因爲它已自食其「封鎖」和「禁運」的惡果了。
   此外,蘇聯技術上的援助對於我國建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三年來蘇聯專家幇助我們解决了經濟建設中的許多困難問題,加速了我國經濟建設的速度,並幫助我們建立起嶄新的現代化工廠企業,同時還幫助我們培養了大批掌握先進技術的建設人材。這一切充分表現了蘇聯人民的高貴的友情。中國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這種友情的。
   在文化建設上,蘇聯對於我們的援助也產生了極大的成效。三年來,蘇聯應我們方面的邀請先後派了許多學者、專家前來我國講學,向我國人民介紹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以及蘇聯的先進學術思想;在敎育制度、敎學內容、教學方法上,也介紹了許多先進經驗。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我們創立了完全新型的中國人民大學。學校的敎育方針就是「蘇聯經驗與中國情况相結合」。可以說,三年來我國文化敎育事業的進步是驚人的,基本上執行了毛主席所指示的新民主主義文化敎育政策。這些進步與發展是與蘇聯學者、專家的幫助分不開的。
   我們偉大的祖國即將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全國人民也都在準備着迎接這一巨大建設的高潮,事實吿訴我們,學習蘇聯的先進經驗是我國建設勝利的保證。正如劉少奇副主席所說:「我們中國人民的革命,在過去就是學習蘇聯,「以俄爲師」,所以能够獲得今天這樣的勝利。在今後我們建國,同樣也必須「以俄爲師」,學習蘇聯人民的建國經驗。」三年來我們學習了蘇聯的先進建設經驗,所以無論在工業生產上或農業生產上,都收到了巨大的效果,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今後我們更要克服保守思想進一步地學習蘇聯的先進經驗,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偉大建設任務的完成。蘇聯人民業已勝利地完成了社會主義建設,現正向共產主義社會前進。我們只有向蘇聯人民學習,學習他們忘我的勞動的精神,學習他們的一切先進經驗,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結合的偉大精神;我們才能保證勝利地進行新民主主義建設,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成一個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和富强的國家。
   解放後的中國人民從自己的革命鬥爭與勝利過程中,更能認識到蘇聯對於中國人民的援助,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至公無私、正大光明的。這不僅可從過去鐵一般的事實中得到證明,而且從蘇聯這一偉大盟邦立國的精神上以及它對外所採取的「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及不干涉對方內政」的外交政策方面可以看得很清楚。我們深刻地瞭解到蘇聯是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它已經消滅了資本主義和剝削階級,即是說它已消滅了一切剝削和奴役的思想根源。所以,蘇聯對於我們的援助,必然是也只能是以無產階級的大公無私的和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結合的偉大精神來進行的。這和過去美帝國主義者的所謂「援華」其名侵略其實的行為,無論在內容上和方法上是絕無相同之處的。中國人民眼睛是雪亮的,頭腦是淸醒的,對於朋友的至誠無私的援助,是極力的歡迎和衷心的感激;對於帝國主義的所謂「援華」,假仁假義口蜜腹劍式的「援助」,是深惡痛絕、極端反對的。毛主席已明確地指示我們:「我們在國際上是屬於以蘇聯爲首的反帝國主義戰綫一方面的,眞正的友誼的援助只能向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國主義戰綫一方面去找。」這對於全國人民是一個重要的啓發、學習的方向和努力的依據。
   茲當蘇聯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卅五週年之際,我們回想光榮的過去,瞻望勝利的將來,使我們更加認識到對於這一偉大光榮紀念日歡呼慶祝的重要的意義。斯大林大元帥最近在聯共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上的演說中曾這樣親切地指出:「我們的黨和我們的國家,過去始終需要,而且將來仍然需要國外兄弟人民的信任、同情和支持。……自然,我們的黨不能不報答兄弟黨,它必須也給它們以支持,同時必須給它們的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它們的人民維護和平的鬥爭以支持。……產生這種互相支持的特點是因為:我們黨的利益和愛好和平的各國人民的利益不但沒有矛盾,而且是融合在一起的。」讓我們本着中蘇兩國人民親密友愛團結互助的精神,加強向偉大的蘇聯人民的學習,加強中蘇兩國人民兄弟般親密無間的友誼,加强以蘇聯為首的和平民主陣營。共同打倒戰爭製造者,共同為爭取全世界的持久和平和人民民主而奮鬥。
   (新華社北京四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