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兩國人民的歷史關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1730
颗粒名称: 中蘇兩國人民的歷史關係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4日,当代报刊登了中蘇兩國人民的歷史關係
关键词: 蘇聯 友谊 革命

内容

蘇聯是中國人民最好的朋友。中蘇兩國人民友誼關係的全部歷史,證明蘇聯對於自己的鄰居——中國人民,是完全忠誠無私的。蘇聯的友誼,對於我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和建設事業,有着决定意義。
   中蘇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是有着長久的歷史的。自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成功、蘇聯誕生的第一天起,蘇聯就向中國人民和被帝國主義壓迫的其他各國人民,伸出了友誼的手。十月革命後不久,在一九一七年十二月,蘇聯政府就向東方各國宣佈自動放棄帝俄時代的一切不正常權利,隨後就向中國政府提議進行談判。此後,蘇聯政府又在一九一九年七月和一九二〇年九月,兩次發表了對華宣言,重新說明了蘇聯□我國的平等原則,並派出代表來我國談判。當時的北京軍閥政府雖然不願意和蘇聯談判,但在中國人民壓力下,終於在一九二四年五月三十一日,和蘇聯簽訂了「解决中蘇兩國懸案大綱協定」,並建立了外交關係。這個協定是近一百年來中國和外國破天荒第一次簽訂的平等條約。在這個協定中,蘇聯自動廢除了帝俄政府和中國政府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把帝俄時代對我國的侵略特權一掃而光。
   應該特別提到的,是蘇聯十月革命給中國革命的影響。「五四」運動就是十月革命直接影響的結果。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以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中國共產黨就在這個時候正式成立。只是因爲中國人民有了共產黨的領導,中國人民近三十年來進行的翻天覆地的大革命,才能得到今天的勝利。
   蘇聯曾給了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中國大革命以最大的幫助。當時各帝國主義國家都極力反對這個革命,孫中山先生却和蘇聯友好,採取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改組了國民黨,在蘇聯幫助下建立了革命軍隊。蘇聯並派來了好多顧問人員,送來了大量的物資,援助中國革命。只是因爲有了蘇聯這樣的幫助,當時中國的革命才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一九二七年以蔣介石爲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叛變了革命,投降了帝國主義,並與蘇聯斷絕了五年外交關係。但是,中蘇兩國人民的友誼並沒有就此中斷。在第二次國內戰爭中。蘇聯還是繼續的給了我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很大的聲援。
   一九三七年日本對我國發動了全面的侵略戰爭,援助中國抗日最早和最多的國家也是蘇聯。從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一年,蘇聯曾以價値三萬萬美元的作戰物資援助了我國,並有大批的蘇聯專家、蘇聯空軍人員、蘇聯汽車司機,在這個時期志願來我國服務。當時曾有一百多位蘇聯空中勇士,爲着我國人民的抗戰事業,獻出了他們的生命。而在這時,美國却把大批的汽油、廢鐵等戰爭物資賣給日本,使日本用來屠殺中國人民。
   一九四五年五月,蘇聯打垮了德國法西斯後,在八月九日又進兵中國東北,殲滅了一百多萬日本關東軍,迫使日本帝國主義最後無條件投降,使東北人民迅速地從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下得到了解放。
   日本投降以後,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又進行了英勇的解放戰爭。這個革命的勝利也是和蘇聯的偉大聲援分不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與各人民民主國家以及各國愛好和平的人民,結成了強大的和平民主陣線,英勇地反對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性的戰爭政策,使國際帝國主義不能集中力量來鎭壓中國革命。沒有蘇聯和各國人民這樣有力的援助,我國人民是不可能得到今天的勝利的。
   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開始了中蘇兩國人民友誼順利發展的新時期。中蘇兩國人民友誼的進一步發展,對於新中國的建設和保衛世界和平,是一個可靠的保證。(新華社)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