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共和、民主兩黨在競選中故意迴避朝鮮停戰問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1261
颗粒名称: 美共和、民主兩黨在競選中故意迴避朝鮮停戰問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0月23日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候選人之間的鬥爭已日益激烈。
关键词: 美國民主黨 鬥爭 激烈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七日電)塔斯社紐約二十三日訊: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候選人之間的鬥爭已日益激烈。兩黨候選人和他們的支持者不斷向美國選民發表演說。據「指南針日報」的一個讀者表示,他們在演說中給選民以「大量甜蜜的諾言」。但是,不管是史蒂文森還是艾森豪威爾,對每一個普通美國選民最着急的問題,如迅速結束朝鮮戰爭、減輕捐稅、制止通貨膨脹等問題都避而不談。
   甚至美國資產階級報紙也不得不把朝鮮戰爭問題稱爲「被遺忘了的問題」,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它是美國各階層人民最焦慮的問題。
   最近一期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誌寫道:「一切跡象表明:目前朝鮮戰爭問題對選民的影響最大……。在一九五二年,戰爭問題包括許多方面。戰爭意味着每月要徵召四萬七千名靑年入伍,因此使千百萬有役齡靑年的家庭驚恐不安。戰爭意味着每週增長的人員損失,給死者的家庭、朋友和鄰居帶來悲哀……伴隨着戰爭而来的是高額的捐稅和生活費用的上升。沒有勝利遠景和沒有止境的戰爭還引起了人們的絕望的新情緒。據政治家的意見,朝鮮問題加深了許多人的失望和不滿情緒。民主黨和史蒂文森企圖逃避戰爭的責任、共和黨則竭力把戰爭責任推到民主黨身上。」
   「問詢報」的評論員魯貝爾不久以前曾遍訪全國各地瞭解選民情緒,回來以後,他就這個問題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刋登在美國各報上。魯貝爾和社會各階層的許多代表談話的結果得到一個結論:「使大多數美國人民眞正感到不安的就是戰爭與和平的問題,是商業蕭條和通貨膨脹的威脅。」魯貝爾同時指出:「征召靑年入伍參加朝鮮戰爭的問題,是競選運動中那些最使人對政府感到憤慨的問題之一。……」
   「華爾街日報」駐伊凡斯維爾(印第安納州)記者海林也談到了選民們的這種情緒。他說明印第安納州梵德爾堡近郊的農民的情緒說:「最近農民們不安的是朝鮮戰爭的問題和如何停止戰爭的問題。」海林引用某一官方人士的話寫道:農民們普遍認爲,那些億萬富翁在拖延戰爭,以維持軍火的生產。農民選民們像其他所有的選民一樣,他們所焦慮的問題在艾森豪威爾和史蒂文森那些籠絡人心的競選演說中找不到回答。
   「東方農民聯盟報」的一篇社論寫道:農民選民們直到現在沒有聽到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候選人「要取得眞正的世界和平、結束無謂的朝鮮屠殺的諾言。他們沒有提出大國進行談判以解决現存分歧的問題,沒有提出世界各國之間不受限制地進行貿易,維護聯合國憲章原則、協助殖民地人民獲得自由和獨立的問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史蒂文森
相关人物
艾森豪威爾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