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越劇改革的意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1039
颗粒名称: 我對越劇改革的意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0月25日当代报登载了我對越劇改革的意見。
关键词: 当代报 越劇改革 意見

内容

越劇在短短的四五十年中,從一種帶有地方局限性的民間萌芽狀態的藝術形式,發展成爲一種大型的劇種。從一九四五年開始,越劇又受了新的文藝思潮的影響,在編劇、表演各方面有了若干有益的改革,創造了一種新的演劇風格。解放後,在毛主席文藝思想的指導下,在人民政府的戲曲改革政策的指導下,越劇有了空前的發展。根據三年來的經驗,我提出對越劇改革的一些意見,供戲曲工作者們參考。
   一、加強越劇的音樂性
   越劇從萌芽時期單調的歌唱(一種接受紹興高腔影響帶着幫腔的民歌風格的調子),發展成爲能够表達角色類別和人物性格,表達各種思想情感的具有基本調子和數十個其他調子的歌劇,是經過很多越劇工作者長期的努力的結果。它在鄉土藝術的小歌班(的篤班)時期,曾吸收了流行在浙江諸曁、餘姚一帶的秧歌班(花鼓戲的一種)的曲調,杭州武林班、寧波灘簧的曲調,隨後融化了紹興亂彈(即紹興大班,□腔之一種)的若干唱腔,這樣才構成了今天越劇的全套的音樂曲調。由於它朝氣蓬勃的藝術生命力和高度的吸收能力,使音樂曲調得到很大發展。
   一九四五年越劇進行改革時,伴隨程式化動作的改革,曲調和音樂效果上也作了若干改革,如鑼鼓等打擊樂器的減少和廢棄,若干曲調的廢棄(如哭調)等。從此,越劇已成爲一種成熟的劇種。改革之後,又由於一些著名演員的藝術創造,出現了若干優美的唱腔,使越劇的基本調子逐漸趨於純潔和完整。但同時因爲受了都市小市民的影響,和過多的話劇化的結果,使越劇的調子愈來愈趨低沉,音樂性也大為減弱,限制了越劇表現現實鬥爭生活的內容。因此,發展和豐富越劇的音樂,成爲越劇工作者當前的一個重大的任務。
   發展越劇音樂應當從兩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批判地承繼遺產,運用科學方法整理越劇舊有的五六十種曲調,用新的觀點去鑑別優劣,發揚其健康優美的部份;另一方面要大大鼓舞越劇工作者的進取精神和創造熱忱,向各種同血型的劇種和民間小調吸取養料,並獎勵在音樂效果,及唱腔等方面的创造。進一步加强越劇音樂的表現能力,大力推動越劇藝術向人民新歌劇的道路發展。
   二、重建保留節目的制度
   越劇在其成長時期,曾經向紹興亂彈、高腔、武林班、婺劇、京劇、彈詞、秧歌班、民間傳說和唱本、小說中取得了一百餘齣上演節目,每個劇團、班、社裏都保有三四十齣常演的節目。這種保留節目的制度,在積累藝術經驗、提高表演技術、提鍊和澄淸劇目內容等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越劇的優秀劇目「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是經過許多優秀演員多年來的藝術創造所積累起來的。
   這種保留節日的優良傳統在舊上海這種半殖民地的都市裏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使越劇變成商品,使它單純以新戲來適應市場需要,覆演或上演舊有節目的場次降到極小的比例。這結果,使越劇藝術漸漸脫離民族的和民間的傳統。因此也就降低了越劇藝術的素質,除了少數優秀演員外,一般演員的演劇技術水平和創造才能隨之走上了衰退的道路。
   解放後,越劇藝術逐漸引回到民族傳統的道路上,生硬的話劇式的表演方法受到批判,歌唱的重要性和某些傳統的表演方法、編劇方法的優越性重新引起了越劇工作者的重視。但整理舊有優秀劇目、重建保留節目的工作仍被忽視。整理舊有優秀節目的工作,是批判地繼承民族戲曲遺產的中心環節,這一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解决目前劇團上演劇目的問題,也是發揚越劇的優秀傳統的重要步驟。這樣才能鞏固越劇藝術基礎和擴大越劇的藝術領域。
   整理舊有劇團,除越劇的原有節目外,也應當包括所有適宜於越劇演出的民族的和民間的優秀節目。
   三、提倡向現代劇的方向發展
   自一九四五年以來,越劇的表演方法有了很大的改進。它突破程式化動作的限制,比較眞實和準確地表達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澄淸了和美化了越劇的舞台形象。越劇工作者必須重視這一成果,並且要進「步擺脫公式化的限制,充實表演藝術上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還必須發揚民族戲曲表演方法上的優秀傳統,淸除生硬的表演方法,提高表演技術的純潔性和準確性。
   越劇由於受舊上海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的影響,從農村裏帶來的男女合演的制度被破壞了,造成了女飾男角的畸形狀態。這就使得越劇音樂的表現力和音樂性大為減弱,也減弱了舞台藝術的眞實感,尤其是在表演現代劇時,這一缺點暴露得格外顯著,因此,今後必須培養男演員,提倡男女合演,以改善越劇的演出條件。
   越劇在幼年時期和在一九四五年改革之後,都曾取得演出現代劇的豐富經驗;特別在解放之後,曾連續演出「小二黑結婚」、「人面獸心」、「柳金妹翻身」、「傳家實」和「父子爭先」等反映當前人民生活的劇目,受到華東許多地區人民羣衆的歡迎。由於各劇種演出條件和藝術傳統的不同,在表演古典劇和現代劇上可以有所分工,或有所偏重,但作爲一個表演能力健全的劇種,應當採用更豐富多樣的藝術方法來敎育羣衆,因此地方戲向現代劇發展,在上演劇目上逐漸增加現代劇的比重,應常被看成是光榮的和重要的任務。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伊兵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