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三廠工人施渭生創造了減低煤耗工作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0948
颗粒名称: 中茶三廠工人施渭生創造了減低煤耗工作法
分类号: G10
摘要: 1952年中茶三廠工人施渭生創造了減低煤耗工作法。
关键词: 工人 煤耗 工作法

内容

本報通訊員朱兆蓉
   施渭生,是中茶第三製茶廠烘乾機間的力工,今年才二十七歲,是個優秀的靑年團員。他那熱情、細緻、樸實的工作作風,爲他在全廠五百多個職工中樹立了好名望,大家都說:「老施眞能幹,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雖然,大家是那樣尊敬他、讚許他,但是,他却沒有絲毫自負的神氣,對工作仍然是那麽認眞、負責,待人也仍是那麽懇摯、謙虛。他時常對人說:「我年紀輕,經驗少,存在缺點很多,請你們多多幫助我進步。」
   他出身貧農,一家十八口,全靠他兄弟三人種幾畝租田來維持生活,在舊社會裏,儘管他們天天起三更、落半夜,辛辛苦苦地幹活,但是在地主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仍然過着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解放後,他家分得了十五畝良田,他自己又在中茶三廠找到了工作,家庭生活就起了巨大的變化。不但經常能吃香噴噴的大米飯和好小菜,而且每人還添做了不少新衣服。他想想過去比比現在,眞有說不出的感激。他說:「共產黨和毛主席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一定要好好幹,創造更多的財富來報答這難忘的大恩。」
   八月間,廠內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勞動競賽運動,職工們個個都在想辦法,找竅門。當然旗渭生也不例外,每輪到他燒烘乾機煤爐的時候,總是仔細地端詳偌大煤爐的各個部門,自上班到下班,從來不肯離開機器一步,甚至加一鏟煤或煤屑,也要仔細地硏究一下;是否加得適當,溫度增高了多少……。而且他還常常注意烘乾機上面的茶葉和攪拌的速度。經過他半個月來精密的觀察和實驗,終於摸透了各號茶葉的烘火溫度和機器的性能。如毛茶上烘最好在八十度;精茶複火设好在八十八度左右。又如要增高溫度,就打開爐門,使空氣流過,煤的火力便旺盛;要降低溫度,則將爐門關閉,把篩過的煤屑加在旺火上,使空氣不易流通,溫度便逐漸下降。正因爲他懂得並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術,所以不僅減免了烘焦茶葉或火力不足(茶葉濕度過濃容易發霉)的現象,提高了成品的規格,而且,充分發揮了煤的燃燒效力,大大節約了煤的用量。利用他的工作方法,每小時僅化煤三十七市斤左右,與過去相比,可減低耗煤量百分之五十,全年以六個月時間開工來計算(因茶廠生產是有季節性的),就可替國家節省一千一百八十萬元財富。
   在第一次評獎大會上,全廠職工都不約而同地評他爲光榮的先進工作者,並且領導上還發給他獎金二十萬元。從此,施渭生的名字在中茶第三製茶厰中,便傳得更響亮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兆蓉
责任者
施渭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茶第三製茶廠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