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賀塘沽新港勝利開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0678
颗粒名称: 慶賀塘沽新港勝利開港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部長、塘沽建港委員會主任委員章伯鈞以「慶賀塘沽新港勝利開港」爲題,撰文慶祝塘沽新港的開港。
关键词: 新港 工程 塘沽

内容

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部長塘沽建港委員會主任委員
   (新華社北京十九日電)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部長、塘沽建港委員會主任委員章伯鈞以「慶賀塘沽新港勝利開港」爲題,撰文慶祝塘沽新港的開港。摘要如下:
   爲全國人民所關注的塘沽新港,在完成了第一期建港任務之後,現已勝利開港了;就是說,從十月十七日起,萬噸輪船即可乘潮入港,停靠碼頭裝卸貨物了。這是我們偉大祖國的人民在光榮的正確的中國共產黨、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在新民主主義建設過程中的又一個偉大勝利。
   大家知道,當年孫中山先生曾有建設「北方大港」的理想,但那僅僅是寫在書本中的遙遠理想。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我國後,為了便於控制華北,盡性掠奪華北豐饒的礦藏和農產品,曾在塘沽海河口動工建築新港,但始終沒有完成。日寇投降後,蔣介石匪幫不僅未加絲毫修建,相反地却對港內的物資和工程,進行了大規模的罪惡的盜竊和破壞,事實上該港在解放時已經破壞不堪了。
   然而解放之後實際上只經過十五個月的時間,遠大的理想就變成現實了。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去年八月决定正式修建塘沽新港。原定第一期工程在一九五二年年底完成,使萬噸輪船可停泊靠岸。我們新港全體職工在正確的計劃領導和愛國熱情的鼓舞下,發揮出偉大的勞動創造力量,同時在蘇聯專家們的幫助下,吸收先進經驗和技術標準,使這一偉大工程提前兩個多月完成了。
   爲了解决建港中的主要困難,爲了解决挖泥船的問題,全體工人和幹部進行了忘我的勞動,先後打撈和修復了二百餘艘被蔣匪擊沉的挖泥船和其他工程用船,保證了建港工程的順利進行。去年十月,全港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愛國建港勞動節約競賽運動,工人們及其他工作人員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議達一千九百四十九件,其中有一千一百零八件被採納實行。這樣不僅迅速地排除了工程中一切的困難和障礙,而且由於改進了勞動組織和操作方法以及合理使用工具的結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改建碼頭的工程中,碰到的困難最大也最多,但都在工人合理化的建議下被逐一地克服了。例如在碼頭加固中的打樁和穿拉桿工程,開始用三噸重的汽錘打木樁,連打二萬下,一個星期才勉强打入一根,這樣,兩年也完成不了穿打任務。爲了加速這一工程,職工們連續提出了九種合理化建議,結果使打樁效率由一星期一根提高到一天十八根;穿拉桿工程也由一星期一根提高到一天十四根。僅從五月起到現在已湧現出各種新紀錄一千二百八十件之多。塘沽四號挖泥船由解放前移錨一次停車一小時五十分鐘縮短爲四分鐘,塘沽五號更創造移錨不停車的新紀錄,這就使得每隻塘沽號挖泥船一年增加二百小時的挖泥時間,增加十二萬七千立方公尺的挖泥量,省電三萬六千瓩。在蘇聯專家的熱心幫助下,排泥濃度也很快地提高到蘇聯的先進水平,每小時的挖泥方數較之以前也提高了百分之一百到一百五十。
   由於全體工人對於祖國建設事業採取了主人翁的態度,不分嚴寒暴日,日以繼夜地和各種困難進行堅决鬥爭的結果,短短十五個月中就完成了挖泥土方一千六百九十五萬四千三百七十九立方公尺。(相等於挖築一條由北京到天津寬三十五公尺深四公尺的運河,拋石十萬零五千九百九十四立方公尺,砌坡四萬四千八百六十九平方公尺,把七百公尺長的負六米水深的第一碼頭改建成為負八米五的深水碼頭。經過這樣巨大的努力之後,我們終於勝利地完成了第一期艱巨而又光榮的建港任務,而且大大地縮短了工時,爲國家節約一百四十餘億元的投資,並超額完成計劃百分之十二,因而提前了兩個多月開港。
   塘沽新港不僅緊靠華北最大的經濟中心——天津,而且還背倚着祖國的首都北京,在它的後面則是資源極爲豐富的華北、西北各省。過去華北地區的出入口貿易主要靠天津港口,而天津港却是一條狹窄的河港,只能容納千噸左右的小輪,三千噸以上的大船必須停泊於海面,貨物的裝卸主要靠駁船進行長距離的駁運。塘沽新港的開港,不僅為華北豐饒的產物打開了廣闊的出路,促進了全國特別是華北地區的經濟發展;而且我們深信,由於莫斯科國際經濟會議的成功,特別是這次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的勝利,我國人民和其他各國人民相互之間開展和平貿易的可能性已大大增進、我國愛好和平的人民以忘我勞動所修建起來的這一和平商港——塘沽新港,對於促進國際和平貿易的發展,無疑地也將有所貢獻。
   當我們慶賀人民新港誕生的時候,讓我們對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英明領導,全國人民和各機關的巨大支持,蘇聯專家的熱心幫助和指導以及直接參加建港的全體職工同志們的辛勤勞動,致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祝賀!同時希望在光輝的第一期工程成就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地繼續完成修建工程,獲得更多更大的成績,迎接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高潮!
   塘沽新港的誕生
   在我國渤海灣的海灘上,在海河入海處,一個規模宏大的人工商港——塘沾新港誕生了!從現在起,萬噸大輪船就可以乘潮入港,停泊靠岸,裝卸貨物,這是中國人民在經濟建設上的又一次偉大勝利。
   塘沽新港背倚物產豐富的華北和西北各省,距華北經濟中心天津僅四十五公里,有鐵路、公路通達,交通非常方便。華北盛產的煤、鹽、棉花、玻璃和西北盛產的皮毛、土特產等都可以由鐵路、公路、大小河流匯集天津,再由新港出口或南運,進口的各種物資也可以由這裏轉運各地。無疑地,塘沽新港一定會在今後的國內外貿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過去華北的出入口貿易,海上運輸主要依靠天津港。但是天津港只靠一條狹窄的海河溝通大海,三千噸以上的輪船不能入港,必須停泊在百多里外的海面上,用駁船來裝卸貨物。這樣不只運費高,而且船隻易受風浪襲擊,延誤船期。入冬以後,港口結冰,許多應該在天津港停泊的船隻,就不得不繞道大連、廣州裝卸。據專家們計算,用駁船裝卸的損失,一年約値一億七千萬斤小米;繞道大連、廣州裝卸,損失更大。
   在渤海灘興建大港曾是我國人民和孫中山先生的理想。但是這一理想在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幾十年中始終是寫在孫中山「建國方略」裏面的紙上計劃。十三年前,日寇爲了掠奪華北的資源,開始建立港口,但是由於設計不周和建港工人的反抗,經過六年,却只能使三千噸輪船勉強入港。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政府進行「刼收」,大肆盜竊和破壞,致使航道全部淤塞,不但輪船不能入港,就連木船、舢舨都不能靠岸。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在去年八月發佈建港決定後,僅僅經過十四五個月的短短時間,第一期建港工程就提前兩個半月完成,巨大的新港就屹立在渤海之濱,塘沽的人民就聽到萬噸巨輪汽笛的呼嘯了!
   塘沽新港的建港工程是非常浩大的。渤海灣的海邊水淺泥多,僅挖泥土方工程一項,就等於從天津到北京挖一條寬三十五公尺,深四公尺的運河工程。在工程進行中,塘沽新港工程局五千多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在正確的領導和蘇聯專家的幫助之下,都發揮了高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了愛國建港勞動節約競賽運動。從去年十月到現在爲止,全體職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議一千九百四十九件,被採納一千一百零八件,給國家創造和節約了十四億零四百一十八萬元的財富。過去挖泥船移錨一次要停車一點五十分鐘,塘沽五號挖泥船的船員,創造了移錨不停車的工作方法,使每隻塘沽號挖泥船每年增加挖泥時間二百小時,增加挖泥量十二萬七千立方公尺,節省電三萬六千瓩時。挖泥船的工作時間和排泥濃度,也因改進了工作方法,有了顯著提高。在防波堤工程中,拖輪採用了蘇聯「一列式拖帶法」的先進經驗,由拖三隻增加到拖七隻台船,提高了拋石能力,使每石方的成本降低了一萬六千元。崔樹淸砌坡小組創造了「循環砌坡法」,使砌坡效率提高百分之一百三十二。爲了解决潛水工人不够的困難,六十六歲的老潛水工人馮泰,戴起十八斤重的潛水帽,穿起一百三十多斤重的滑水衣,帶領着青年工人沉到海底,手把手地敎徒弟,結果敎出了大批潛水工人。
   (新華社北京十九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章伯鈞
责任者
章伯鈞
相关人物
毛澤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塘沽建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