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義鐵工廠工人試製縫口機和接頭機成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9913
颗粒名称: 協義鐵工廠工人試製縫口機和接頭機成功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10月,杭市私營協義鐵工廠工人,發揮了勞動智慧,試製縫口機和接頭機成功。
关键词: 機器 劳动 智慧

内容

(本報訊)杭市私營協義鐵工廠工人,發揮了勞動智慧,試製縫口機和接頭機成功。
   縫口機和接頭機都是蔴紡工業上的重要機器,過去因爲這兩種機器機身小(長十七吋、寬八吋),內部機件的構造細巧複雜,我國從來不會製造,一直依靠外國輸入。所以當去年年底,浙江蔴紡廠委託該廠製造這兩種機器時,該廠老闆缺乏信心,但是,工人們還是懷着滿腔的熱情,把這一項新的業務接受下來,他們說:「這是一件『光榮的任務』,我們要堅决完成它。」
   爲了保證這「光榮任務」的完成,工人們事先對機器的內部構造、機件的性能和整個製造過程都作了詳細而具體的研討。爲了使每一個人,每一件工具都能發揮他的力量,他們採用責任制,根據每一個人的技術水平及機器條件作了比較嚴密的分工,務使達到「人人負責、件件正確」。製造工作一開始,工人們就認眞、細心地測量、設計自己所分到的工作,就是最起碼的一個眼子或是一條槽子也是經過精心研究的。在整個製造過程中,工人們發揮了高度的智慧,克服了工具上和技術上的困難,隨時改進工具,設法降低成本,並力求製造出来的機器能够經久耐用。如做灣針時,一條條細小的縫沒法用車床銼,他們就用手工磨,磨得又光滑又均勻,又如車工顧年順同志利用車床作橫鑽床來打眼子和婆司,克服了打眼的困難;另一個車工孫慈雲同志改進了硏磨機後,磨床的速度由原來的一千轉提高到三千二百六十餘轉。工人們又把原來馬達上的繩子盤改用三角皮帶盤,不但防止了輪盤滑走的危險,而且轉動率也加快了;另外把開刀架接連器上十字綫的重心固定下來,使蔴袋縫口的速度加快。工人們為了使機器的壽命延長,並將重要的機件和機器關鍵都改用熟鐵。
   由於工人們的努力,第一期八部縫口機和一部接頭機已經完成。其中縫口機已在蔴紡廠試用,結果很好,轉速比外國貨還快一百〇五轉,而製造成本却比外國貨便宜了一千二百二十萬元。該廠資方在工人所發揮的勞動智慧鼓舞下,經營信心也也提高了。
   目前該廠工人正在趕製華東工業部委託製造的十一部縫口機,預計在下月底也可以全部完成。
   (通訊員俞鳳芷)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俞鳳芷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