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蘇長有工作法,搞好基本建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9204
颗粒名称: 學習蘇長有工作法,搞好基本建設
并列题名: ——記鉄路杭州建築工程隊推廣蘇長有工作法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上海鐵路管理局杭州建築工程隊工人,在愛國增產節約勞動競賽運動中,推行了蘇長有砌磚法,使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
关键词: 生产 竞赛 质量

内容

上海鐵路管理局杭州建築工程隊工人,在愛國增產節約勞動競賽運動中,推行了蘇長有砌磚法,使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並爲今後在全省建築工程範圍內推廣新工作法樹立了榜樣。
   今年五月初,該隊在杭市郊區徐村黃家山造療養院時,隊長葛均生從天津帶來了一張砌磚推灰器圖樣(這是用在傅鴻賓循環砌磚法上的一種新式工具),說天津用這東西砌磚,成績很好,想在自己隊裏試驗推廣。與此同時,該隊派去衡陽學習蘇長有砌磚法的李胡兒同志也自衡陽帶來一隻木製的推灰器,大家覺得有新工具運用自然很好,就按照他學來的辦法在黃家山工程隊裏使用起來了。但當時許多工人對新工作法和新式工具雖然很感興趣,也有信心學習;另外一部份工人却還是不相信,他們說:「一隻木箱子能起牆,誰相信?」老年工人說:「我死也快死了,還要這個幹啥!」在開始試驗時,由於手法不熟練,做起來很慢,並且這種推灰器又不適用於杭州的沙漿,流漿不勻,砌出來的牆七高八低,淸水牆牆面又很不清潔。落後的工人們更認為這東西並不太靈,就冷聲冷氣的說:「什麼新工作法,還能比魯班師傅更强嚒!」「我砌了幾十年還砌不好,推推想推得好,眞是做夢。」有的甚至說:「這個東西推得好一座牆,我頭都可以殺掉。」因此,願意學的人也冷心了,開始時勁頭很大的靑工們也動搖了,積極分子雖不灰心,但技術上的困難不能解决,領導上又不予支持,終日愁眉苦臉的,信心也不強。於是,學習熱潮就像一陣風樣的過去了,連推灰器也給丟掉啦!
   五月底,杭州鐵路分局掀起了滿載、超軸、五百公里的愛國增產勞動競賽運動,上級號召所屬各單位必須結合具體情况投入這一偉大的運動中去,該隊領導上才開始重視推廣蘇長有砌磚法,决心要把開始時自發的學習運動領導起来。六月五號那天,黨支書、工程隊長、工會主席和一位靑年工程師一齊來到黃家山,當晚就分別召開了靑年泥工、學徒工、老師傅的座談會,搜集情况,進行研究,接着又召開了推廣新工作法的動員大會,在會上,強調指出蘇長有砌磚法是中國建築工業上的大革命,對新中國的基本建設有着鉅大作用,必須全力推廣。同時,領導上向羣衆檢討了過去不重視新工作法的錯誤,並表示了今後的態度,下定「不推廣好新工作法不下山」的决心。工人們至此才明確了推廣新工作法對祖國經濟建設的重大意義,糾正了過去的那些不正確想法。這時候,領導上就採取重點掌握的方式,將技術較高、學習積極和在羣衆中有威信的工人、老師傅組織起來編成三組,進行典型試驗。領導上也深入現場,上下脚手架,記錄砌磚數字,研究缺點分析原因,整天的和工人們搞在一起,雖晒得滿頭大汗也不休息,工人們感動地說:「搞好新工作法是為了我們自己,再不設法推廣好,還對得起領導嗎?」因此,羣衆對推廣新工作法的情緒普遍加強了,工作效率也就顯著提高。
   雖然已經扭轉了自發學習時期的不正確認識,但在推廣的過程中,落後、保守的思想還是不斷出現,譬如有些老師傅看到新工作法的確靈光,怕推廣後自己的老一套不值錢,吃不開了;有的怕推廣後,十個人的工作三個人就能做完,將來人多要失業,因此表現消極、苦悶,甚至打擊積極分子。領導上針對這些不正確的思想,就對他們進行了前途敎育,指出新中國光輝燦爛的前途,說明推廣新工作法不僅不會人力過多,而且正是解決更多工人就業的有效辦法,經過這樣的批判和敎育,工人們個個明確了奮鬥目標,樹立起「推廣新工作法才是光榮」的新勞動觀點,紛紛要求參加學習新工作法。到八月中旬,試驗的典型小組已由三個增加到十個了。
   為了鞏固原有成績,進一步推廣蘇長有砌磚法,工會又發起了搶紅旗運動,把紅旗送給砌得又快、又好,又能改進工具和操作法的工人,並且把優秀工作者在大字報、黑板報上表揚,這樣就更鼓舞了羣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的豐富了工作法的內容。工作效率由開始時的每人每工砌磚一千五百塊提高到一千九百二十塊,推灰器又由木製的改成鐵製的。並且從上海吸取了經驗,學來了夾灰器,在推灰器內裝上夾灰斗,把原來推灰器兩側的固定輪子改爲活動輪子。由於這樣在推廣過程中不斷改進,不斷提高,使新工作法得能穩步前進,全面推廣。
   三個月來,全隊已有三十四個師傅、十四個學徒學會了先進工作法。現在初步做到了「又快、又好、又省」。淸水牆每個技工一天可砌二千四百塊,渾水牆可砌三千塊,比照老方法做時提高了三倍以上,擁的質量也比以前好得多。師徒關係也改善了,中國有句老話:「師傅帶徒弟,敎一手留一手」,過去師傅教徒弟終是沒有好聲好氣的;同時,過去師傅担任着全部複雜的操作法,學徒只是站着看看,等老師傅休息去了,才偸偸的砌他兩塊,三年徒弟學滿「出師」,還拿不穩泥刀。現在,勞動組織合理調整,把非技術性或技術要求較差的生活,由小工、學徒來做,使學徒可以充分的學習技術,發揮濳在能力。過去老師傅帶一個徒弟還怕麻煩,現在每個老師傅必須帶二個學徒,並且配合得很好。老師傅說得很對:「過去帶不了,現在少不了。」同時在工作中,有缺點大家提意見,誰也不偸懶、不保守了,在工程現場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大家都興緻勃勃地决心要把基本建設搞好。(本報季立輝整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季立輝
责任者
葛均生
相关人物
李胡兒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天津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