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新中國農業生產上的偉大成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8989
颗粒名称: 三年來新中國農業生產上的偉大成就
分类号: F327
摘要: 三年來,中國人民,在毛泽东、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業領導之下,進行着巨大的國家建設工作各方面都已經獲得了偉大的勝利。
关键词: 中國 農業 发展

内容

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部長李書城
   中國人民,在毛主席、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業領導之下,進行着巨大的國家建設工作,三年來,各方面都已經獲得了偉大的勝利。現在我扼要地講一下農業生產日方面三年來的成就。互
   三年来,由於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全體農民的努力,全國農業生產不但恢復到抗日戰爭以前的水平,而且超,過了這個水平。這個輝煌的成就是值得慶幸的。由於這個成就,廣大農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得到顯著的改需善,整個國民經濟全面發展的基礎已經穩固起來。農
   在我們迎接和慶祝第三届國慶節的時候,爲了更充分降地瞭解農業生產成就的巨大意義,回想一下三年前開始恢產復生產時全國農業生產低落的情况是必要的。從抗日戰爭農開始到全國解放的十多年間,由於日寇和蔣介石匪幫的摧一殘破壞,農民的生產資料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到一九四九年階,全國耕畜減少了百分之十六,主要農具減少了百分之三十。廣大農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遭受着殘酷的壓迫和剝削…,既無情緒也無力量進行擴大再生產。因此,解放以前全、國農業生產水平一年比一年降低,到一九四九年糧食產量了已經降到戰前水平的百分之七十四,六,棉花降到百分之銷五十二。解放以後,中央人民政府就在這樣生產水平低落、外農村經濟凋敝的基礎上,領導全國農民以很快的速度進行農了巨大的恢復工作。三年來,農業生產呈現了逐年上昇的趨勢。如以一九四九年粮食產量和棉花產量當作一百,那麽糧食產量,一九五〇年上昇爲一百一十七,一九五一年上昇爲一百二十八,今年可以上昇到一百四十上下;棉花產量一九五〇年上昇爲一百五十九,一九五一年上昇爲二百五十二,今年可以上昇到三百上下。從現在各地莊稼生長和收穫的情形看來,今年的生產計劃可以完成,並且可能超過。這樣,我國今年糧食產量將超過戰前百分之九,棉花將超過戰前一半以上,茶葉約比一九五〇年增產兩倍半,烤菸約比一九五〇年增產兩倍,家蠶絲約比一九五〇年增產百分之五十。水菓產量也大大提高,其中柑桔產量增加了一倍。
   三年來,我國的畜牧業也有顯著的進展。各種牲畜顯著增加,大牲畜增加百分之二十六,綿羊增加百分之四十二。由於積極開展了獸疫防治工作,各種牲畜疫病發生率逐年降低。三年來,一共防治牲畜疫病四千多萬頭。流行最廣的牛瘟,現在已經基本上被消滅了。
   水產業的恢復和發展,在這三年裏也有很大的成就。
   一九四九年全國漁業總產量下降到戰前生產水平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後,大力扶持漁民恢復生產,廢除封建剝削制度,三年來漁業產量約增加三倍。新中國的水產業已經呈現了新的面貌。
   三年來,我國的農業、畜牧業和水產業能够這樣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究竟是什麽原因呢?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是因爲有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在這正確的領導下,我們實行了一系列發展農業生產的政策,做了一系列發展農業生產的具體工作。這些政策和工作,最主要的有下列幾項:
   首先是有步驟地在全國範圍實行了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廣大農民成爲自己土地的主人,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因而他們的生產和生活很快地得到改善。舉一個華僑家鄉的例子吧,福建省晉江縣山雅村乎有二分之一的農戶是華僑的家屬,土地改革前他們多半都是吃甘薯過日子,現在分得了土地,家家經常吃白米飯了,今年全村早稻產量比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提高了三成。實行土地改革比較早的地區,生產的發展就更爲顯著了。隨着廣大農民物質生活的改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一九五一年上半年,全國農村中的冬學已經有二十五萬處,常年民校已經有十五萬處。現在,有很多互助組、農藥生產合作社都訂閱了報紙和雜誌。一切事實都證明,土地改革是促進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基本的因素。
   其次是貫徹了毛主席所指示的「組織起來」的方向。目前全國已經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農戶參加了各種形式的互助組,各地成立了四千多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創辦了十多個集體農莊。事實證明,互助合作組織的形式越是高級,生產上的優越性就越大,農作物的收穫量也就越高;而組織形式一般是由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根據農民生產需要和覺悟程度逐步向前發展的。「組織起來」使得廣大農民共同發展生產,它與少數人生活上昇、多數人生活下降的資本主義路綫是根本不同的。它是使廣大農民普遍增產,使最大多數人民獲得最大利益的最好的保證。爲了對農民進行集體化的示範敎育,三年來全國各地舉辦了五十二個規模較大的機械化國營農場,這些農場雖然仍在試辦階段,但是已給農民指示出發展生產的遠大前途。
   第三是貫徹了一系列獎勵生產的政策。三年來發放大批農業貸款,幫助貧苦農民解决了缺乏牲畜、農具、種子、肥料等的困難;實施合理的價格政策與收購政策,保證了農民出售農藥產品和副業產品的合理收益;大量發展供銷合作社,充分供應農民工業產品,密切了城鄉互助;此外,「合理負担」的稅收政策和豐產獎勵政策,對於鼓舞農民大力增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是總導農民堅決地戰勝自然災害。由於過去反動政府的長期統治,山林破壞、河堤失修,自然災害嚴重地威脅着農業生產。三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廣泛地開展了羣衆性的興修小型水利防旱抗旱運動,不僅控制住江淮大河的洪水威脅,並且擴大和改善了大約有二億二千多萬畝農田的灌溉面積。對於病虫災害,也開展了規模巨大的防治運動。三年來一共動員一億兩千多萬人,在五億四千多萬畝耕地上,進行了艱巨的防治病虫災害的工作,減少農產損失折成糧食約達到三百億斤以上。
   第五是開展了羣衆性的技術改進工作。由於貫徹了農業科學技術和農民生產經驗相結合的、「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正確路綫,三年來農民生產技術已經有初步改進。積肥、施肥、選種、浸種、防治病虫都已經形成了羣衆性的運動。全國施肥面積增加了百分之十五,施肥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十。粮食作物的優良品種已經推廣播種二億多畝,棉花優良品種已經佔棉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很多農場和先進的農民,全面地改進了栽培技術。他們接受了蘇聯的先進經驗,實行合理密植和深耕,同時對整地、施肥、選種、播種、中耕、灌溉、防治病虫等,也都創造了一套成熟的經驗。因此,三年來,全國已經出現很多卓越的豐產典型。例如一九五一年山西省曲耀離創造了每畝棉田產籽棉九百一十二斤的新紀錄,河北省楊振儒每畝水稻產一千六百二十斤,今年山東省萊蕪農場每畝產小麥九百一十五斤。山西省武鄉縣魏名標農業生產合作社旱地小麥每畝收七百三十二斤,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人民解放軍駐屯在新疆開都河北岸的某部,有十畝七分八厘小麥豐產地,每畝產量為一千三百七十七斤十一兩,創造了我國歷史上最高的小麥豐產紀錄。這些典型,為農業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提高,照耀出了光明的前途。
   最後,我們應當特別提出的是,在廣大農村熱烈開展着的愛國增產競賽運動。這個運動,是廣大農民爲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鎭壓反革命三大運動的偉大勝利所鼓舞而開展起來的,是農民羣眾政治積極性與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的具體表現,是千百萬勞動大軍所掀起的波瀾壯闊的生產高潮。從這個高潮裏,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農業生產力正在蓬蓬勃勃地發展着;也可以看到,濳藏着的一切發展生產的可能性,正在逐漸被發揮出來,成爲提高生產的生動有力的因素;我門更可以看到,我們農村經濟正在逐漸走向無限美好的前程。
   三年來,我們農業生產上的成就是偉大的,但是,我們還只是稍稍超過了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後的生產水平。我們並不爲這個水平的稍有超過而滿足。爲國家的逐步工業化,爲我們祖國的更加富强和繁榮,爲全國人民生活的更加豐裕,我們還必須有高度的信心,更積極地進行大規模的農業建設。我們確信,在英明的毛主席領導之下,在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在優越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之下,我們幸福美好的遠景,將要日益迫近地展現在眼前了。(新華社北京廿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書城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