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在街頭的文藝輕騎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8350
颗粒名称: 活躍在街頭的文藝輕騎兵
并列题名: 介紹省物資交流大會中的曲藝宣傳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9月18日,当代日报刊登一篇活躍在街頭的文藝輕騎兵。
关键词: 文藝 曲藝 宣傳

内容

假如說戲曲界是配合這次物資交流大會的文藝宣傳大軍,那麽,曲藝界該是文藝宣傳中的輕騎兵了。他們以一把扇子、一塊醒木、一塊三跳板、一把胡琴或琵琶,就可以在茶館書場、街頭、廣場有聲有色地說唱起來。
   杭州市曲藝界的杭紹劇春秋社、評話溫古社和雜藝改進社的藝人,都熱烈地參加了省物資交流大會,他們動員了將近一百五十人,包括了評話、評詞、蘇州彈詞、杭灘、杭劇、曲藝、相聲以及魔術、傀儡戲、武術、馬戲等曲藝雜技形式,從廣場、公園到街頭巷尾,從茶室書場到廣播電台,分成二十六個據點,佈置了一個强大的宣傳網。當我們走過延齡路、解放路以至岳坟一帶的幾家大會特約的茶室時,日夜都可以聽到他們宏亮的說唱聲;每天晚上,在湖濱三、四公園一帶,到處可以看到他們拿着一面小鑼,連敲帶打地說唱起來。至於在市區街頭的擴音器裏,更不時地傳出一段段短小精悍的相聲、評話以及其它多種多樣的曲藝。
   曲藝藝人參加這次物資交流大會的文娛宣傳,都感到非常興奮,他們說:「這是我們曲藝爲生產服務、爲工農兵服務的好機會。」杭紹劇社的幾個小組,過去都改行唱越劇了,這次大家都一致要唱杭劇,他們說:「我們杭劇劇種要沒落下去了,趁這個機會應該向廣大工農羣眾介紹一下,好把她復興起來。」杭灘的幾個老藝人好久沒有演唱了,這次也要參加,爲交流大會服務。曲藝藝人並自動組織起來學習了物資交流大會的意義和怎樣來配合大會做好文娛宣傳,同時還創作了一些宣傳「工農聯盟」、「公私兼顧」、「城鄉互助」、「物資交流」的曲藝,如杭灘藝人鮑瀛洲改編了「李桂英買布」的杭灘唱詞,杭劇組創作了短劇「新氣象」;曲藝藝人趙笑峯也創作了一首宣傳城鄉物資交流的曲藝。此外,他們還編寫了一些宣傳反細菌戰、愛國衛生、婚姻法的曲藝,開始在大會期間向廣大羣眾演唱了。
   傀儡戲、魔術、馬戲等雜技,也受到廣大工農羣眾的歡迎。這裏我們可看到:空中技術、走鋼絲、穿刀圈、翻雲梯、頂碗塔、童子十八翻、大跑馬戲等我國固有的民族雜技精華。這些精彩的雜技藝術,曾由中國雜技團帶到蘇聯去獻演過,博得了國際上的盛譽。因爲他們是從民間來的,所以在交流大會中大大地吸引了廣大羣眾。有許多郊區的農民,就特地從十幾星路外趕來看馬戲雜技。
   在大會文娛宣傳中,曲藝是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每天總有五、六千人在街頭受到他們的宣傳敎育,在大會特約的茶室裏,日夜坐滿了各地來的代表和觀衆,尤其嘉湖一帶來的代表,很嘉歡聽蘇州評彈,他們說:「參加這次交流大會,不但可以活躍經濟,也可以看到很多好戲,受到不少敎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