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國家介紹(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7970
颗粒名称: 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國家介紹(十)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09月12日,当代日报刊登了連載文章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國家介紹。
关键词: 緬甸 殖民 鬥爭

内容

緬甸
   緬甸是六十年來英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殖民地之一。它位於中國、印度、泰國之間。全國人口一千七百萬,面積六十萬零四千七百平方公里。
   「亞洲的飯碗」這句稱號,是形容緬甸產米的豐饒。緬甸是全世界最主要的食米輸出國之一,戰前每年輸出量達三百五十萬噸。數百萬的印度人、錫蘭人和馬來亞人直接依賴緬甸米過日子。除此以外,還出產很多的棉花、橡膠、木材、花生等。礦產方面,主要的有年產五千噸的石油和鎢、鉛、鋅、錫等。但是,在數十年的殖民統治下,一切經濟權力和財富,全部都操縱在英國獨佔資本家手中,五分之四耕地則被地主所控制。緬甸人民在這些强盜的壓榨和奴役下,過着牛馬般的苦難生活。可是亦因此而在緬甸人民中滋長了强烈的民族意識,尤其是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下,緬甸人民不斷地展開着蓬勃的民族獨立運動,反帝的鬥爭持續了二十餘年。
   一九四二年日本法西斯佔領了緬甸,裝出「緬甸解放者」姿態欺騙緬甸人民,一九四三年成立了以巴莫爲首的傀儡政權,人民所遭受的壓迫和剝削反而更加劇烈了,於是緬甸人民在緬甸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動了反對新統治者的武裝鬥爭,並組織了強大的民族統一戰綫——「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號召全國人民起來反抗日本法西斯,建立眞正自由獨立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帝國主義企圖重新統治緬甸,可是在緬甸人民汹湧澎湃的爭取獨立自由的鬥爭下,英帝國主義不得不改變其直接統治政策,宣佈允許緬甸享有「自治領」的地位。後又收買了自由同盟的領導者昂山,並利用資產階級右翼份子組織「臨時政府」。
   英帝國主義玩弄這一套手段,是欺騙不了緬甸人民的,緬甸的獨立運動一天比一天高漲。在緬共的領導下,爭取昂山回到民族統一戰綫上來,這引起了英帝國主義和反動派的驚慌;因此,在英帝國主義的指使下,於一九四七年七月發動了一次政變,槍殺了昂山。自由同盟右派領袖德欽努繼任了昂山遺職。
   一九四八年一月,英帝國主義爲了緩和緬甸人民的反帝鬥爭,承認緬甸「完全獨立」。而實際上仍然不能符合人民的要求。
   一九四九年三月在普羅姆建立了以緬甸共產黨和脫離自由同盟的志願軍及部份國防軍爲主幹,包括工、農、小資產階級、反帝組織、羣衆團體、少數民族以及其他愛國人士的統一戰綫,制定了人民民主陣綫的共同綱領,實行耕者有其田,沒收英帝國主義獨佔資本等。一九五一年三月,人民民主陣綫召開了代表大會,通過了重要決議:將人民民主陣綫屬下的武裝部隊合編為統一的人民民主聯軍;通過了土地法;推選緬共主席德欽丹東爲人民民主陣綫中央委員會主席;在未正式宣佈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前,由人民民主陣綫代表執行中央人民政府職權。經過這次會議,緬甸人民的解放鬥爭更鞏固了,更堅強了。
   由於統一戰綫的建立,和積極的領導緬甸人民進行堅决的反帝鬥爭,使人民革命的根據地日益擴大和鞏固,目前緬甸五萬平方英哩以上的大片土地,和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得到了解放。緬甸人民的解放鬥爭,正在步步的勝利。
   緬甸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會亦發動了「要求五大□締結和平公約,反對武裝日本及片面對日和約,爭取國內和平的簽名運動」,同時該委員會向緬甸全國人民發表了爭取國內和平的呼籲書。加强了緬甸人民保衛和平的决心,掀起了爭取和平運動的熱潮。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