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某工廠的「竅門大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7520
颗粒名称: 瀋陽某工廠的「竅門大院」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瀋陽某工厰的「竅門大院」簡介。
关键词: 瀋陽某工厰 「竅門大院」 簡介

内容

瀋陽某工厰的「竅門大院」,是技術人員與工人結合起來有組織有領導地學習和推廣先進經驗的學校。它的產生經過是這樣:當各車間的先進生產者進行典型示範、敎育工人批判保守思想、樹立先進思想後,有的車間已經開始出現了找竅門的例子。爲了普遍地大量地發動羣衆找竅門與推廣先進經驗,並及時解决羣衆找出竅門後的審查、處理、研究、總結、綜合、鑑定、推廣、獎勵等一系列的問題,基層工會即領導工人與技術人員進行研究,產生了竅門大院。竅門大院的組織以車間為單位,參加的人有先進生產人物、技術人員、老技術工人、車間工會生產委員會及合理化建議委員會委員等十一人至十五人。他們都是經過民主選舉的。先進生產人物担任院長,技術人員担任副院長或顧問,下設「發動推廣組」與「技術研究組」。發動推廣組由先進生產人物、老技術工人、車間合理化建議委員會等三人至五人組成,任務是:一、有計畫地發動工人找竅門,提合理化建議;二、根據技術研究組提出的課題,發動工人搶課題,組織工人討論實現課題的辦法;三、大力推廣先進經驗,及時表揚先進人物。技術研究組由技術人員、先進生產人物、老技術工人及車間工會生產委員會委員等五人至七人組成,任務是:一、把竅門和合理化建議加以登記分類,審查批准。二、組織竅門試驗,試驗成功後作出技術鑑定,計算竅門的價值,提出獎勵的意見;製訂技術改進的定期計劃。三、發現各小組生產中的關鍵問題,提出課題;綜合先進經驗,編出技術敎材,進行技術教育,提高工人技術水平。
   竅門大院成立一個多月以来,在發動羣衆找竅門與推廣先進經驗上起了很大作用。
   我參觀過好幾個車間的竅門大院。這裏,裏裏外外貼着許多生動的標語,如:「竅門進院奪紅旗,向高崗主席去報喜」;「技術人員理論高,工人經驗好,兩下一結合,竅門出來了」;「不怕竅門小,就怕竅門少,許多竅門集中起,它的價値比山高」。這是發動推廣組的創作。這個組的成員經常深入各個小組,了解工人的思想情况,提出宣傳鼓動的口號。二車間竅門大院負責人告訴我兩件生動的事實:八道小組日夜班的兩個小組長經常鬧不團結,影響全組找竅門。發動推廣組的同志就擬了一條標語貼在他們的機器旁邊:「老曹老孫(二個組長的姓)你倆看,增產節約怎麽辦?團結一條心,增產節約幾十萬(噸)」。老孫看見了,着急地找到老曹說:「你看,咱們再不團結可不對了。」老曹也着急地說:「咱倆保證再不鬧蹩扭,好好研究改進技術,把增產節約搞好。」過了三天,他們就共同研究出三項改進技術的竅門。九道小組的汪純陽和張榮,曾經創造了改進機器的竅門,使每台機器節省一個工,但產品質量不好,有許多次品。發動推廣組的同志又擬了標語送給他們:「老汪老張經驗廣,改進技術成本降,你組還有不好品,你倆再用腦筋想。」汪純陽看了之後對張榮說:「咱們眞得再用腦子想法改進才行。」二人經過幾天苦心研究,終於想出新竅門,改進了工具,使全組的次品減少了百分之五十。
   過去工人們找出的竅門和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經常得不到及時處理;現在竅門大院定出制度,規定工人提的竅門和合理化建議一般要在兩天內處理妥當,複雜的也不超過一禮拜就要處理妥當。這對於工人們找竅門是一個很大的鼓舞。靑年工人王憲章說:「我找到加快機器轉數的竅門,竅門大院一登記就審查,不到兩天就答覆能用,我就集中精力再找別的竅門。現在我又找到節省皮帶的竅門了。」竅門大院還訂出制度,按竅門價值的大小分別獎勵,這也鼓舞了工人找竅門。
   竅門大院在發動羣眾找竅門當中,經常派出技術研究組的人深入各個小組,協助工人解决技術上的問題。二車間的工人要改造一部機器,改造出來可以提高產量一倍,質量也能提高,他們想出了改造機器的許多辦法;但這些辦法缺乏理論上的計算和設計,技術人員從技術理論上把這些辦法加以分析、研究、提高及設計後,這部機器就改造成功了。工人感到提高了技術理論水平,技術人員也覺得工作有了辦法。技術人員們說:「光有我們,開頭就想不出那許多辦法,還得慢慢設計繪圖,還得不斷修改圖樣;工人有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很快就想出辦法來了。這樣就給了我們在技術理論上進行分析、研究、設計的方便。」過去,有些工人雖然創造了完整的竅門,但因不能提高到技術理論上來,所以很難推廣。例如九道小組張喜賀創造了提高質量的竅門,質量提高到百分之九九點九九五,產量超過定額三十一公斤。一般人都認爲張喜賀的竅門實質是「三勤」(手勤、眼勤、抽驗勤)。工會號召工人照着「三勤」去操作,結果收效不大,累得滿頭大汗也達不到張喜賀的質量和數量。後來技術人員從技術理論上把張喜賀的操作經驗作了分析研究,得出結論說:單純提高勞動强度的「三勤」,不是張喜賀的竅門的實質,他的竅門的實質是「抓得多」、「倒貨少」、「抽驗勤」等五個特點,同時說明爲什麽產生這些特點的許多科學道理。工人們依據這五個特點進行操作,結果提高產品質量,身體也不累。張喜賀的竅門很快被推廣出去了。
   技術人員與工人結合,不僅提高工人的技術理論知識,也豐富了技術人員的技術理論。技術管理股長兼竅門大院副院長楊汝濱談到他的體會時說:「從前我們和工人不大接近,憑着自己的理論擬訂操作規程,結果拿到工人裏去時常行不通。現在把辦公的地方搬到竅門大院,整天和工人在一起,看他們操作,和他們共同研究,結果使我們過去學習的理論得到了證明、充實、提高,批判了保守思想與硬搬敎條的作風,等於上了幾年大學。」
   技術人員與工人的結合,普遍發揮了工人找竅門的積極性。連把握不大的竅門,也都拿到竅門大院和技術人員研究,因此竅門大院收到的竅門越來越多:該院成立的第一週共收到竅門六百六十七件,現在一個多月來已收到一千六百九十六件。這些竅門多半是發明創造、改進機器、工具、改進操作方法的。僅據已經實現的一部分竅門統計,就可以給國家創造二萬七千零七百七十噸糧食的財富。全廠原計劃增產節約四萬噸糧食的指標,現已改爲五萬二千噸。
   現在竅門大院正在把許多竅門和合理化建議總結成爲先進經驗,以便訂出新的操作規程。這是集中羣眾智慧指導羣眾行動的一項重要工作。爲了做好這一工作,竅門大院已把總結出來的先進經驗編成了敎材,組織技術人員向工人講解;組織先進生產者進行實際表演和傳授;組織工人成立技術研究互助組和訂出學習先進經驗的計劃。這對於工人從技術理論上去掌握先進經驗、對於新的操作規程的實行和先進經驗的推廣,是有决定作用的。(原載人民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古維進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瀋陽某工厰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