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業廳紡管處邀集有關單位及技工等座談改進手工上漿問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7429
颗粒名称: 省工業廳紡管處邀集有關單位及技工等座談改進手工上漿問題
并列题名: 作出了關於漿紗用料和技術操作的初步意見,使各廠改進手工上漿有了具體依據。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9月1日和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工業廳紡織工業管理處邀集杭市紡織工會等有關單位舉行關於手工漿紗技術改進座談會。
关键词: 技術 改進 座談會

内容

(本報訊)浙江省人民政府工業廳紡織工業管理處,於本月一、二兩日邀集杭市紡織工會、染織布業同業公會等有關單位和部份漿紗技工、織布技工,舉行關於手工漿紗技術改進座談會,詳細討論和研究了目前全省各地染織工廠在手工上漿工作上存在着的各種問題,作出了關於改進手工上漿的初步意見,使各廠有了努力的目標,以便把棉布輕漿措施貫徹到手工上漿方面去,進一步減少染織布生產上的浪費。
   手工漿紗在本省染織布工業中佔着重要地位,大部份織布用紗都是用手工上漿的。例如杭州市染織布工業中手工漿紗就佔百分之八十;寧波方面也佔百分之六十五;其他如溫州、衢州、金華等地幾乎全部是手工漿紗。手工漿紗是比較落後的生產方法,浪費很大,且對成品品質也有不好影響,浪費方面主要表現在漿水,在第一次出紗後,就當作廢物倒掉,其實其中還有不少漿料成份可以很好利用,又如漿紗用料不統一、配料沒有根據也造成不少浪費,如一般廠平時用料時多時少,沒有規定,有些厰只知道在霉天要多用一些防腐劑福美林,却不知道它的性質和成份,以致用量超過需要,造成浪費;在操作規程方面,亦不一致,如有些廠要煮十五分鐘,有的廠却只煮十二分鐘,有的廠在紗吃漿後就用脚踏,有的則不踏;漿後絞乾程度也相差很大,每小包紗有的重一六二兩的,有的重量只一五七兩的;這些操作規程上的混亂,就使棉布品質受到影響。
   手工上漿在目前還担負着棉布生產中一定的生產任務,因此,會議對某些工廠不重視漿紗甚至爲了織造便利,在漿料中摻用火油的錯誤思想和惡劣做法進行了批判,同時根據到會的富有生產經驗的技術人員和工人所提供的意見,經過分析研究,作出了如下關於漿紗用料和技術操作的初步意見:
   (一)漿紗前煮紗時間:每次煮紗(均以本白經紗爲標準)以十五分鐘爲標準,以水煮沸後紗全部浸入水中時計算起到開始撈紗時爲止,撈出時間不計在內。
   (二)煮紗後出水:每鍋紗必須出水兩次,以第一鍋第二次出下來的水,作爲第二鍋紗的第一缸水,這樣循環使用。如以每鍋容量八包紗計算,每件紗分作五鍋煮練,就是共出水六缸,如勞動力或設備方面有其他有利條件,則應該多出些水。
   (三)煮後絞紗乾度:以每小包紗分作五大絞,每大絞煮過的紗,經水洗淨絞乾後,以重四十六兩爲準。
   (四)調漿:㈠漿料成份,以濕小粉二市斤,牛油冬季用一市兩,春、夏、秋三季用八市錢,福美林(甲醋)冬季用二·五市錢,春、夏、秋三季用三市錢爲準,也可以按不同情况加以伸縮。㈡調漿用水:用冷水二市斤六兩,將上述漿料調合均勻後,加以攝氏一百度(以滾透即所謂穿心滾)的熱水八市斤四兩冲合。㈢調成時漿液溫度以攝氏七十度爲準。
   (五)已上漿後紗的絞乾程度:每小包紗以十九斤爲準,即實含濕漿十斤四兩(原紗已含濕度按杭州一般情况估計,不計入實際含濕漿內,並以煮練原紗練減量〇·四兩計算)。
   (六)含漿率:漿紗晒乾後,以實際含漿率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三爲準,不得超過百分之十四(根據目前情况,吸漿與落漿相差很大,爲了初步統一和定出努力目標,故織成白坯布以上漿率百分之十二爲暫行標準。
   上項改進手工上漿的意見,是這次會議的主要收穫,也是各廠在改進手工上漿時的重要根據。各廠和有關單位必須根據具體情况,學習運用。使棉布輕漿貫徹到手工上漿上去,減少棉布生產中的浪費,並提高棉布的質量。
   (娜健、徐家道、陳建中)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娜健
责任者
徐家道
责任者
陳建中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寧波
相关地名
溫州
相关地名
衢州
相关地名
金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