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牛郎織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6915
颗粒名称: 關於「牛郎織女」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8月,杭州市各越劇團上演應時神話戲「牛郎織女」的本子,由於沒有掌握它的基本精神,因此就把神話戲與人間戲混淆了起來,損害了原有的神話。
关键词: 文化 深化 粤剧

内容

最近本市各越劇團上演應時神話戲「牛郎織女」的本子,是經過編導人員根據舊戲加以討論修改過的。但由於沒有很好的掌握它的基本精神,因此就把神話戲與人間戲混淆了起來,損害了原有的神話。
   改編後的「牛郎織女」故事是這樣的:牛郎織女在天上互相愛悅,觸犯天條,不能完成心願,雙雙逃下凡來,投胎人間,又被織女之父所阻,硬把織女許配給王老員外,織女不允,跳河自殺,回到天上;在同時,牛郎也因嫂嫂圖謀財產而要謀害他,結果由牛帶着他到天河和織女相會。當他倆計劃逃到西河去過自由生活時,不料又被王母娘娘得知後追到,拔下銀簪劃成銀河,把倆人活活拆散。最後由鵲王報恩,帶領羣鵲在銀河上搭成鵲橋,使她們相會團聚。
   戲的前後兩部份都是天上的神話,中間却穿插了一段人間戲。改編者的企圖,似在說明天上、人間的都是一樣,封建婚姻是多末的不合理。其實這種在神話中生硬穿插了現實,却是一種對神話不忠實的態度。我們知道,流傳在人民羣衆中的神話,本來就强烈地流露出我們祖先對於幸福生活的渴望,而在舊社會中,反動統治階級是不允許人民講道理和懂道理的,因此只好把自己心中的不平之鳴借神話的形式表現出來。「牛郎織女」這個神話,正是古代人民假借天上的星象變化,結合了自己生活上的情節所產生的。所以,在改編的時候,應該注意到古代人民旣然借神話形式來表達出自己對現實的封建婚姻的不滿,而我們現在又把它插上一段人間封建婚姻的不合理的戲,這樣一來,非但損害了神話戲的單純、美麗、合理和健康,而且簡直是畫蛇添足。
   同時,改編本的主題思想,也沒有明確地把勞動,愛情,反封建這三種基本觀念强調起來。我們在戲中看到的牛郎織女的愛情不是勞動人民的愛情,因爲他們旣不勤勞,又不勇敢,相反地,他們的意志却是非常薄弱的。像王母娘娘追到時,他們不但不反抗,反而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希望得到王母娘娘的憐憫。把作爲象徵勞動人民的牛郎織女性格,處理得這樣輭弱無力,毫無反抗鬥爭精神,就減低了「牛郎織女」神話戲的積極意義。
   「牛郎織女」是中國人民所熟悉與喜愛的神話,但解放後流行演出的「牛郎織女」,一般說來,都是很混亂的。把這個神話戲所反映的舊時代理想婚姻與壓迫婚姻的矛盾地方也冲淡了。艾靑同志在「談『牛郎織女』」一文中,對這個神話戲曾給予高度的評價。認爲應該愛惜這類神話,加以整理,使之更加豐美,能够强烈地「反映出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對於幸福生活的渴望,對於婚姻生活的民主觀念,但由於社會制度的限制,不可能美滿的實現。王母娘娘的阻礙,象徵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壓迫。」而這次本市越劇界對「牛郎織女」神話的處理,顯然並沒有完全掌握上述精神,在改編的態度上,是不够愼重、嚴肅的。
   各劇團在演出中,有的也還沒有把神話與迷信處理得十分明確。如織女跳水自殺,又在天上出現一場,就很容易使觀衆看了誤認為「人死了會升天」,助長了迷信觀念;也有的在演出中借劇中人物的嘴唱出一些「自由」、「自由婚姻配一淘」等新名詞,甚至在牛郎織女談愛時,還談出了許多條件,要牛郎「爭取條件」後才能結婚,這種打諢凑趣,不古不今的表現,是不對的。
   「牛郎織女」是我們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戲曲界應該有計劃地,廣泛地來討論,整理接受這份遺產。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陸華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杭州市各越劇團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