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部份的戰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6724
颗粒名称: 突出部份的戰鬥
分类号: E289.55
摘要: 1951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第五連守備着臨津江東岸某處陣地,發揮了無比頑强、堅韌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堅决守住了陣地。
关键词: 志願軍 战争 陣地

内容

志願軍某團團長李洪杰、團政治委員劉玉堂五連政治指導員趙子明、新華社記者戴煌集體創作
   去年秋天,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第五連守備着臨津江東岸某處陣地。這個陣地是由三個高地連接起來的:中間是三四五點六高地,它的左邊是二七二高地,右邊是二一八點四高地。這是一段「人」字形防綫的尖端,即軍事上所說的「突出部份」。敵軍在「夏季攻勢」中不斷地向這裏舉行守這個陣地。孫維忠當時表示:「這是一個光榮任務,為了全綫的安全,我們一定堅决守住陣地,粉碎敵人的『軍事壓力』!」
   五連戰士們在八月二十六日進入陣地,那時敵軍正在進行「夏季攻勢」。他們一踏上陣地就和敵軍交起手來,一連打了三十幾天,並且打得一天比一天激烈。敵人開始時用五、六輛戰車、幾架飛機和一個步兵連來進攻,以後逐漸增加到十幾輛戰車、十幾架飛機和兩個營的步兵。「秋季攻勢」開始時,敵人除了白天不斷地向這個陣地發起衝鋒以外,夜間還派飛機來轟炸掃射,並且通宵不停地用大砲、戰車轟擊着。那些日子的主要戰鬥是爭奪二七二高地的最前面的一個小山頭。每當敵人付出重大代價竊據了這個山頭以後,當天就被五連戰士們在砲火掩護下奪回。戰士們看到友鄰部隊在猛烈地抗擊敵人,保障「突出部份」的側後安全,深刻地體會到「一人爲大家,大家爲一人」的價理,就更加奮勇地與敵人作戰。單只第三排戰士,就在二七二高地打退了敵人兩個營兵力的二十六次衝鋒,殺傷敵軍三百多名。小股進攻。到「秋季攻勢」開始時,美國侵略軍在這個地區投入了九個重榴彈砲營,幾十個化學迫擊砲隊和各種口徑的迫擊砲、火箭砲、無座力砲等砲隊,五十至一百輛戰車,三十至五十架飛機及它的「王牌」——騎兵第一師的一個團的步兵,他們企圖突破這一點,西渡臨津江,包抄我軍西綫側後,奪取開城,動搖我軍整個防綫,並進一步向北進犯。
   志願軍第五連連長孫維忠接受堅守這個陣地的任務時,上級便向他指出:這個陣地是全綫的突出部份,是敵人的主攻方向,它對全綫有重大影響。要不惜一切犧牲,堅
   敵人化了這樣多的代價和這種長的時間,仍然不能侵佔這塊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他們惱羞成怒,用更猛烈的砲火來轟擊這幾個山頭,並且經常使用數十架飛機輪番地向陣地投彈、掃射,他們的戰車也迫近到陣地前沿來打砲。敵人瘋狂的轟擊從十月四日下午五時延續到九日早晨五時,共達一百零八小時。五連陣地上整日瀰漫着濃密的烟塵,山頭上被翻起的虛土有幾尺深,土中摻雜了無數噸鋼鉄碎片。敵人無法想像在這樣的轟擊下,人怎麽還能够存在。但爲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獻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們,以「鋼鉄」的意志戰勝了敵人的鋼鐵優勢;他們在工事被打毀後就利用彈坑繼續作戰,抗擊和消滅進犯的敵人。
   敵人在轟擊以後,開始大規模地進犯了,數十輛戰車氣势汹汹地向這塊陣地衝來。有十多輛戰車從二七二高地和二一八點四高地之間插入五連陣地,轉而向西,包圍了二一八點四高地,接着,有一個團的敵軍步兵漫山遍野地衝來。副連長郭文學率領第一排堅守在二一八點四高地上,他拔出駁壳槍向戰士們高聲喊道:「後面的同志都在望着我們,望着我們在敵人戰車包圍中堅守陣地,殲滅敵人!是龍是虎,就看今天!」散伏在彈坑中的戰士們答道:「只要有一個人在,决不讓敵人爬上來!」他們用輕重機槍和自動槍火力織成嚴密的火網,殺傷蜂擁來犯的敵人,使敵人的屍體很快塡滿了山坡上許多深大的彈坑。在打退敵人第五次衝鋒的戰鬥中,共產黨員趙樹淸的肚子上中了一塊彈片,血和腸子一齊流出。但他堅毅地對身旁的戰友們說:「為了我們整個戰綫的安全,我們要堅守陣地、殲滅更多的敵人!」在他身旁的戰士們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靑年戰士舒建華緊緊地抓住他的手說:「趙同志,我一定向你學習、向共產黨員學習!」後來敵人一度衝進交通溝,但立即被一排的勇士們擊退。打到中午,敵人戰車和步兵又從三面衝上來了。第一排所有的戰士都與敵人展開了壯烈的肉搏戰。他們一齊躍出彈坑和壕溝,向爬上來的敵人猛衝過去。一班長張春發掄起槍托向—個敵人打去時,那個敵人一把抓住他的槍托不放,舒建華立刻趕上去用刺刀刺進了敵人的脖子。別的戰士也都用槍托、刺刀和敵人撕殺;槍打斷了,刺刀彎了、就空手和敵人扭打。副連長郭文學和通訊員李光樹,每人抱起一箱拉出弦的手榴彈,猛衝到敵人羣中去爆炸炸死了大批敵人,他們兩人也光榮犧牲。躺在壕溝旁邊的趙樹淸等幾個重傷員,等到敵人的戰車快要壓着他們身子的時候,迅速拉響了手雷,將敵人的戰車炸毁……。敵人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代價爬上了山頂,但是他們還沒有來得及站住脚跟,我軍反擊部隊就在當天傍晚攻上山頂,把敵人趕下山去。
   這天戰鬥勝利結束時,戰士們在一輛還冒着黑烟的敵軍戰車殘骸的附近,發現一個犧牲的戰士的手中拿着一萬五千元人民幣。有一張五千元的紙幣上寫着一行鉛筆字:「共產黨員趙樹淸的最後一次黨費」。英勇的戰士們拿出自己的毛巾,蓋在爲人類正義事業殉職的烈士們的臉上,並將他們掩埋在他們創立巨大功勳的朝鮮戰地。
   這天晚上,在三四五點六高地後坡一個彈坑中指揮作戰的孫維忠連長,用無綫電報話機向營長報吿了當天的戰况。他莊重地說:「今天我們共殲敵三百五十九名,郭文學副連長和第一排同志全部壯烈犧牲。我們時時刻刻記着首長們的指示,全體同志的戰鬥意志比以前更加堅决!」和營長通話以後,連指導員趙子明和幾個排長借着砲彈爆炸的火光,分別向隠伏在彈坑裏的戰士們傳達了上級的表揚和指示,鼓勵他們繼續英勇戰鬥。這時上級給第五連補充來一個排,戰士們的信心更加提高,都用異常堅定的口氣說:「不管敵人發動怎樣瘋狂的進攻,我們一定能堅持到最後勝利!」
   十日拂曉,敵人的砲火又猛烈地轟擊起來,這次比以前任何一次都來得瘋狂,在十六秒鐘以內發射了一千多發砲彈,甚至一架正在俯衝掃射的敵機竟被滿空亂飛的砲彈打了下來。大砲還未停止轟擊,敵人就出動了,兵力在一個團以上。這一次,敵人攻的是三四五點六高地。他們認爲這一個高地是「突出部份」的主幹,奪下它,其它兩個山頭便垂手可得。但是我們英勇的連長孫維忠早已把火力佈置好了。敵人在前進時,就遇到我軍機關槍火和砲火的猛烈射擊,一批批地被殺死在地上。但敵人的指揮官不顧其大批兵員的傷亡,拚命將士兵一批又一批地往山上趕;第一批被擊潰以後,第二批繼續往山上爬。我軍戰士們一股勁兒用機槍向敵人猛掃,只見敵人一排一排地倒下,山坡上形成了一垜垜敵軍屍首堆成的短牆。這樣一直打到太陽落山,敵人仍然不能奪下這座山頭。這天夜間,敵人又進行了一次夜襲。我軍勇士們用手榴彈、炸藥、刺刀、鐵鍬,和偷偷地爬上山來的敵人反覆爭奪着每一個彈坑,最後把敵人打了下去。
   就在十日這一天激烈的戰鬥以後,敵人由於傷亡慘重被迫停止了進攻。在幾天以後,范佛里特向西綫發動的「秋季攻勢」也被我軍完全粉碎了。
   第五連的勇士們在四十五天緊張激烈的戰鬥中,發揮了無比頑强、堅韌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堅决守住了陣地,殺傷敵軍達一千六百五十多名。他們在突出部份的堅守戰,對穩定和鞏固臨津江前綫我軍防綫起了重大作用。因此,他們受到了上級和兄弟部隊的熱烈慰問;志願軍領導機關頒給他們以「二級英雄連」的光榮稱號。許多樹立了卓著功勳的指揮員和戰鬥員得到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軍功獎章。(新華社朝鮮前綫訊)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洪杰
责任者
劉玉堂
责任者
趙子明
责任者
戴煌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中國人民志願軍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