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勝利的前沿陣地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6052
颗粒名称: 在勝利的前沿陣地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8月20日,当代日报登载了文章「在勝利的前沿陣地上」,讲述了菡子隨着師長去前沿陣地,順着交通溝翻山過嶺的經過。
关键词: 前沿陣地 長溝 山石

内容

這次我隨着師長去前沿陣地,順着交通溝翻山過嶺。這彎曲的長溝,一半以上是從山石中劈出來的;就是那些土溝也已由萬千個戰士的脚步,踏成硬鐵一般。我們經過兩段較長的、面對敵人而爲敵砲所封鎖的地方,四週密佈着彈坑,溝頂有碎石散落着,甚至就在溝內我們還揀到兩塊最新的彈片。每天,在這陣地上,正落着數百發至數千發砲彈,但整個壕溝,由於戰士們每天的修補,還是很少倒塌的地方。師長在前面連連地說:「你看看,這就是我們戰士的勞作。」他用棍子向兩旁敲着,在堅實的回聲裏露着微笑。我也很感動,自己正走着英雄的通向前沿的道路。戰士們在每個路口用木牌標着:「勝利路」、「前進路」。這原是相稱的命名。
   沿途都可以找到戰士的「家」,有轉彎抹角深入山肚的坑道,有小小的石屋。它們大都是隱蔽的,門上垂着雨布或棉門簾,探身進去,可以看見値班的戰士正嚴守着自己的崗位,有的是護綫組,有的是電話分機。……在晒着陽光的洞口,露着戰士們年靑紅潤的臉,正注視手中的課本和畫册。到處還聽見打石的響聲,這些戰士兼石匠正進行着不疲倦的勞動。有時傳出砲擊似的重音,這是他們炸開頑石的突破口的聲音。雖然炸藥還吐散着嗆人的苦味,但勝利的戰鬥却把工程向前引進了。師長一一訪問了這些戰士的家、完成和未完成的坑道、火力點、砲位、彈庫……,沒有漏掉一個可以插足的地方,他直着或彎着身子摸索進去,盡量在黑暗中探視四周,研究它們的位置、方向、出口、縱深和堅實的程度以及在戰術上的意義等等,說出自己讚賞和批評的意見。
   我們在某連的一條坑道裏待了好一會,在油燈的光芒下,指導員指着整齊的石壁告訴我們,這是最堅實的靑石,這一條很長的坑道,是由六個戰士,每天不分晝夜工作十四小時,在六十一天中完成的;他們用了不到十公斤的炸藥,硬是一分一厘地劈出來的。完工以後,有七把洋鎬磨成三、四分長,一公尺多長的釬子變成十幾公分了,錘子也變成一個球了。我們默默地聽着。彷彿看見流着汗的戰士還在這裏揮動着他們健壯的臂膀。就是這些勇士,闢開了所有的山肚,建設了自己的鋼鐵陣地。我曾聽說他們喜歡愚公移山的故事,其實這些敬仰愚公的人們,自己就創造了比愚公更輝煌的業績。師長撫摸着石壁靜靜地說:
   「這那裏像是手工劈出来的,簡直像機器削的。在這裏顯出我們戰士剛強的意志,也就是戰鬥的意志,一個戰士做過一道坑道,他的思想一定也提高一步。」可是我沒有聽見他把這個誇獎,說給正在勞作的戰士們聽,就在工事較强的某連陣地上,他還嚴肅誠懇地囑咐指導員:
   「我永遠希望你們不要驕傲。雖然你搖着頭說:『我們不驕傲。」可是我不聽你嘴裏怎麽說,我只看你們的工事,工事不合標準,就說明你們在驕傲。爲了對付兇惡的美帝國主義,我們每天都得研究和加修我們的工事,平時讓戰士們勞苦一點不要緊,這就是對他們的愛護,也眞正是對人民和戰士負責。」我還聽見他把這意見告訴這個剛打過勝仗的團的黨委,認爲驕傲自滿是思想水平低的表現,精益求精,才能有效地對付敵人。
   在這陣地上最動人的還是戰士的戰鬥和生活。
   敵機成批地在頭上叫,回答他們的是高射武器的激烈的射擊。戰士們爭着告訴我們這些「壞蛋」着火降落的狼狽模樣。在連續的炸彈和砲彈的爆炸聲中,我沒有看見一個驚慌失措的戰士;有好幾個洞口却正傳出鑼鼓的響聲和說快板的聲音。令人起敬的崗哨,正在無畏地監視着敵人。在我們路過的地方,他們都過來敬禮,滿懷熱情地關照我們搞好僞裝:帶上口罩,不暴露在交通溝外。我看出師長很聽他們的話,他有一次立刻在崗哨旁邊做了個僞裝帽,彷彿吿訴我:遵守戰士的紀律,有最崇高的意義。還有戰士拉着裝滿碎石的小車正從坑道口出來,他們也給師長立正敬禮,師長忙着讓路,並向他們表示慰問,他們都笑着,高興極了。我問了一個滿面大汗名叫蕭海淸的戰士:「你累不累?」一句出乎意外的答語是:「我是貧農出身。」這次師長朗聲笑了。我們很久地回味着這個戰士誠實的回答。
   我們到過兩個砲兵陣地。在這落了幾處炸彈和一萬發砲彈的地方,我們的砲沒有一天停止過對敵人的射擊。他們是整個陣地有力的守衛者;並幾次爲出擊的部隊開了路。就在前天,一門山砲曾五發五中,殲滅正向友軍投擲手榴彈的六十幾個敵人,師長把友軍前來報功的消息告訴了他們。在最前沿的一門砲,嚴厲地不讓敵人有行動自由,已經擊中敵人三百餘名。砲手李海泉、莊岳忠在幾次配合反擊中有效地制壓了敵人,立了二等功。在我們臨時舉行的會議上,他們還報告了立功事蹟。我給他們戴上毛主席紀念章,還把五張彩色的領袖像送給全連,戰士們馬上一一傳過去看。我知道在這裏用不着很多的言辭,只誠摯地預祝他們:「在毛主席面前,你們的砲一定打得更好」。師長對我說:「他們這裏的砲,可眞是餵飽了敵人。」
   我們還幾次在射口和砲兵觀察鏡裏看見敵人的陣地甚至敵人的活動。我看見師長十分仔細地觀察着,好像從顯微鏡中研究細菌似的。他在竭力弄淸他們在僞裝中的原形,臉上顯現着富有思想的表情,這是一個指揮員最眞實的面容。能够看到敵人,在我可是很激動的,我感覺着:前面就是世界上最兇惡的敵人,而我們的砲口也正對着他們。我親眼看見我們的砲彈正在敵人的陣地上爆炸。我們前沿小組的同志也從來沒有讓敵人越過自己的位置;在最前面的一段陣地,就是在這半年中經過幾次出色的反擊戰奪過來的。它們是那樣虎視耽耽地兀立在敵人的前面。
   還想說一說戰士們的生活。我覺得在任何地方都活躍着生命的創造力。石洞口或窗戶口,用砲彈殻裝着的紅花綠葉,經常是新鮮的,據說在春天,住屋四周簡直打扮得像個花園。松枝也被紥成牌樓、扶欄,永遠像節日一樣。用樹枝紮成的掃把,每天勤勞地爲人民服務;就是那些交通溝裏也掃得乾乾淨淨。廁所在百公尺以外,也有忚的隱蔽部。部隊展開了熱烈的滅蠅捕鼠淸潔衛生運動,伙房和佳室裏都貼着衛生公約。在戰士們的小屋裏各種自製的用具和日常用品都放得井井有條,瓶瓶罐罐,木橱鐵箱,應有盡有。房裏還有領袖像和畫片。每一班都有燒水的小灶,即使要通過封鎖網從山底揹上水來,他們的水缸也總是滿滿的,據說他們還經常用汽油筒做澡池,洗澡。
   南方來的年輕新戰士在這一年多來不但長高了個子,很多都變得更結實了。他們在一起比爬山,比扛木頭,走路跑着跳着,個個生龍活虎似的。師長謎着眼睛望着他們,充分顯出内心的喜愛。我們在一個班乾淨的床鋪上坐了好久,仔細看着這一班人團結友愛的生活和他們健康的臉孔。師長誇獎了班長,並告訴他班長的責任:
   「祖國和他們的父母把這些年靑小伙子交給你了,你就得對他們負責,像他們的母親一樣。當班長的不僅要帶他們打仗,還要使他們健康活潑,沒有病號。雖說我們在陣地上,但我們不是敵人那樣老愁挨揍、成天慌慌張張的部隊,除了戰鬥準備,我們儘可以在這裏把生活搞得好些,把一切弄得清潔衛生。」他還再三關照他們要晒被子和舖草,注意飲食,同時向他們保證,在後方的同志將給他們送靑菜,並節約白麵送給前方。
   有戰士在吃飯,我們就鑽進去看看,他們有足够的米麵和副食,粗細糧各半,有豆芽,豆腐,盆裏油水也不少。我們吃到的就有餃子、饅頭、烙餅、麵條、油果子等等,戰士們和我們吃的一樣。
   這眼前的生活,引起師長和戰士們的許多回憶。一年的變化多快,比起一把炒麵一口雪,身墊油布頭頂風雨的日子,眞是兩種生活,但這兩種生活都是為了勝利。戰士們沒有埋怨那些日子的艱苦,倒是認爲經過那樣的艱苦,很好地鍛鍊了自己。他們用自己的勞動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們還再三說要謝謝祖國人民的支援和運輸人員的努力,沒有物質的供應,要想改善生活也是不可能的。
   晚上沒有照原路回來,我們沿着一道絕壁通過斜坡。雖說已在陣地上走了十三小時,我們的脚步還是輕快的,松林也似乎歡呼迎接我們,這眞是愉快的一天。師長在前面說:
   「陣地進步了,戰士的身體壯了,戰鬥和工作都在提高,最強的是戰士的毅力和他們的紀律性,看上去,只要上面交什麽任務,提什麽辦法,他們怎麽也得辦到。我們指揮員的决心就是根據這些來的,有這樣的戰士哪有不打勝仗的!」這似乎是他今天視察陣地的結論。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菡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