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縣甘霖區供銷合作社組織農民集體出售稻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5985
颗粒名称: 嵊縣甘霖區供銷合作社組織農民集體出售稻穀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7月28日,嵊縣甘霖區供銷合作社爲完成早稻收購任務,滿足農民要求,已與中糧公司訂立代購合同,開始收購稻穀。
关键词: 農民 合作社 收購稻穀

内容

(本報嵊縣訊)嵊縣甘霖區供銷合作社爲完成早稻收購任務,滿足農民要求,已與中糧公司訂立代購合同,自七月二十八日開始收購稻穀。但因爲農民們急於晚稻施肥,要把稻穀賣出後買肥料,所以賣穀的人很多,收穀時很擁擠,農民們反映:「這樣忙的時間,賣穀、拿鈔票、買肥料都要排隊,這樣要妨礙我們的生產。」合作社幹部了解了這個情况後,就動員農民們組織起來賣穀,並訂出辦法,有組織的農民來賣穀時就給予優待。馬塘村幹部就在村裏組織了檢查評議組、登記聯絡組、運輸驗貨組、宣傳文娛組等四個組織,分別負責檢查稻穀、統計賣穀數量、挑運過磅和各種必要的文娛活動等工作。組織建立後,在「八一」節那天,把村子裏要賣的四千多斤稻穀,一會兒就挑到合作社裏,只留下二個人結賬、領款,其餘的人就好回家生產了。這樣不但收購的地方不擁擠,同時還可節省農民們的時間。通過這次收購工作,農友們體會到合作社的好處,對合作社便更信任了,所以村裏就把九百多斤穀存入合作社,並有三十九個人加入了合作社,八十一個人繳清了增股的尾欠。其他如中高村等,也照着做,有的以村爲單位,有的以互助組爲單位,組織起來集體賣穀。由於不擁擠了,工作速度就大大提高,在短短的十天內,該社就收購了四十七萬多斤稻穀,發展社員二百六十二人。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中糧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嵊縣甘霖區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