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執行政務院决定華東軍政委會召開勞動就業會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5853
颗粒名称: 貫徹執行政務院决定華東軍政委會召開勞動就業會議
其他题名: 將有計劃有步驟地解决勞動就業問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為貫徹執行政務院的决定,華東軍政委員會特於八月六日至十二日召開了華東勞動就業會議。
关键词: 政務院 勞動就業 會議

内容

(本報訊)據解放日報訊:三年來,華東各級人民政府在解决勞動就業問題上曾做了不少工作,獲得很大成績。除對國民黨反動統治崩潰時遺留下來的三十餘萬舊公敎人員,全部包下來外,各地失業、半失業人員經人民政府幫助就業和收容、救濟的,共達一百二十餘萬人,其中包括失業工人約二十四萬人,失業知識分子約二十三萬人,老弱殘廢、流浪兒童、游民乞丐等約七十五萬人。
   但由於整個國民經濟方由恢復走向發展,吸收新人員還有一定限制,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失業人員自身還有各種缺點,未經改造,因此,他們的就業問題還未完全解决;同時,由於社會經濟的改組,某些不利於國計民生和不適合新社會需要的行業逐漸淘汰,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失業、半失業現象。在農村中,由於土地改革後農民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勞動合作互助組織迅速發展,生產效率有顯著的進步,也就發生部分勞動力過剩的問題。這些都是前進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也就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關於勞動就業問題的决定」所指出的,必須解决、完全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問題。
   為貫徹執行政務院的决定,華東軍政委員會特於八月六日至十二日召開了華東勞動就業會議。出席會議的有華東勞動就業委員會的委員,各省(行署)、市和華東—級勞動、人事、民政及其他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共八十餘人。
   會議首由華東勞動就業委員會吳克堅主任傳達了華東軍政委員會譚震林副主席的指示,華東勞動部張燦明副部長作了關於中央勞動就業會議的傳達報告,繼即學習文件,彙報情况;經過多次小組和大會討論,初步確定了這一工作進行的計劃、步驟和方法。會議經曾山副主席、舒同主任出席指示,吳克堅主任作總結後,圓滿結束。
   曾山副主席在指示中着重指出:今天社會上一時不能全面就業的情况,和反動統治時期人民的流離失所,是有本質上的不同的。今天國家財政經濟根本好轉,大規模經濟建設即將開始,我們已有條件有計劃地做好全面勞動就業的工作。曾山副主席說:毛主席和周總理特別重視勞動就業問題,我們有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任何問,題任何困難,沒有不能解决的。各地有關部門應該有信心、有决心地進行這一工作。主管機關和用人機關應該打破顧慮,大胆幫助失業人員改造,大胆吸收和敎育、使用他們。同時也應估計到工作中的困難,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到三、五年內,全面解决華東的勞動就業問題。
   舒同主任詳盡分析了失業現象產生的原因,指出舊社會的失業現象是反動統治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必然產物;今天尚未做到全面勞動就業,甚至還有新的失業半失業以及農村剩除勞動力產生,則是由於社會進步因素和前進發展過程中的暫時困難。今天國家經濟建設即將大規模開始,人民覺悟提高,領導骨幹加強,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調度,逐步做到全面勞動就業,不僅是人民政府應盡的責任,而且充分具備了實現的可能。舒同主任指示:要做好這一工作,首先要進行思想動員,打通思想,使大家認識這一問題的性質和各方面的條件,積極地從發展生產來求得解决,不能單純依靠救濟。各部門應把這一問題看作是整個社會問題,主動負責,協同合作地幫助解决,反對任何拖延等待、互相推諉的思想和做法,同時也應有較長期打算,反對任何急躁情緒。在思想認識取得一致後,各地應該建立組織,進行登記調查,製訂計劃,訓練使用,並辦理必要的緊急救濟。
   會議由吳克堅主任作總結,他首先說明華東失業人員和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情况及其特點,具體分析了各級工作人員、用人機關和失業人員的思想情况;接着,分別就宣傳敎育、登記調查、訓練、調配、救濟、安置以及組織、編制、進行步驟等有關問題,提出了會議討論後的一致意見。
   吳克堅主任在總結時强調指出:在進行這一工作中,要和當前的增產節約任務與即將到來的大規模國家建設結合起來,從積極發展生產着眼。機關、企業對剩餘人員的處理和新人員的吸收,要從培養、敎育、改造、使用的觀點出發,克服怕背包袱,不顧大局,要求過高和單純救濟等錯誤思想和偏向。同時並指出登記工作的重要性,登記工作是處理工作的基礎,但登記工作,决不可由勞動就業委員會登記機構來孤立地進行,首先要進行廣泛的宣傳敎育工作,要採取各種形式,如人民代表會議、街道里弄居民會議、失業人員座談會等,展開宣傳工作。同時要把登記工作形成為羣眾性的工作,發動羣衆,依靠羣衆,來全面了解失業人員的情况,特別要了解他們的長處,以便在訓練、調配和使用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力量。
   關於失業人員的訓練、調配和救濟、安置等問題,吳克堅主任除作詳細說明外,强調指出中央「統籌分担」的精神,希望各地區按照中央决定和此次會議的意見,分別輕重緩急,訂出今年下半年的工作計劃和今後二、三年內的全面計劃。機關、企業、團體、學校中,能由老年人或婦女担任的工作,亦應定出計劃,在不影響全盤工作的原則下,抽調靑壯,適當調整。凡對不能就業的老弱傷殘或其他生活困難的失業人員進行救濟、安置,不論臨時或長期,都要以生產爲主,從經濟建設的積極方面打算。
   會議討論擬訂了「華東失業人員登記暫行辦法」(草案)俟報經中央和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後施行。這一會議的召開,為在華東地區貫徹執行政務院「關於勞動就業問題的决定」打下了有力的基礎。今後華東各地的勞動就業問題,將在各級人民政府的努力和各階層人民的支持下,有計劃有步驟地獲得全面解决,是可以肯定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華東軍政委員會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