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5801
颗粒名称: 關於「新書」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8月16日当代报登载了說書的藝人不斷學習,願意進行思想改造,努力把新書說好的文章。
关键词: 当代报 新書 藝人

内容

杭州正規書場不多,但在茶店說書營業的却不少,目下還有廿八、九家。所說的書目,大都還是「濟公傳」「金台傳」「七俠五義」「飛龍」「包公」「隋唐」「平西」之類,甚至還有說「彭公案」的。總之,絕大部份說的都是舊書。
   當然,說新書也並不是沒有的,如「呂梁英雄傳」「新兒女英雄傳」等都曾有人說過。杭市藝人自己也曾編了幾個短篇如「攻克太和島」「反對細菌戰」等。但是這些新書,藝人們說是不宜於在茶店裏演唱。因爲「沒人要聽」。
   新書說是沒人要聽,那是說謊,絕對不會的。事實上
   假如就有「聰明」的人,來下個結論,說畫工人開會的畫,演勞動英雄的戲,觀衆不要看。那是多麽荒唐!
   那末,某些藝人說新書沒人要聽,又是什麽道理呢?據我看來、原因不外兩個;一是茶店裏的某些茶客比較落後,大多是些到茶店「消遣」的。祗愛聽「濟顚和尚吃狗腿,包公大審無頭案」而不愛聽階級鬥爭與生產戰綫上的新英雄故事,但是,這種現象是不會繼續存在太久的,在新社會裏,一切都在進步,藝人也說:「今天已與從前不同,不少工人也來聽了,說錯了話,他們就要提意見。」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且,祗要新書眞能表現新的內容,那未自然可以得到聽眾的歡迎,而不止限於在茶館中說唱的。時,一聲「老張來了!」有如千軍萬馬。同時,一部書要說上兩三個月,每一次都要有高潮,要牢牢吸住聽衆,自然並非易事。某些藝人由於在技巧上具有比較深的造詣,同時在內容上,也有不少人民熟悉的有價値的歷史故事,與優美的民間傳說。所以能够吸住若干聽衆。但是我們絕不能以此爲滿足,以為舊書全部無法改進,那是完全錯誤的。
   應該知道,說書的形式「簡單而又富於表現力,極便於迅速、反映現實」。這的確是一個特點,那末,我們就應該好好地運用它,創作新書,來敎育人民。
   要創作新書,必須要有豐富的生活爲基礎;要說好一部新書,就得對新書裏的人物與情節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很好地表演出來,因而也必須有豐富的生活才成。當然一,新書不但有人聽,而且廣大羣衆在企望新書的出現。
   這樣的例子是普遍的;比如一個老戰士在講他英勇作戰的故事,聽衆是聽得那樣出神入勝。
   而上海曲藝界參加修治淮河回來,創作了一個人要什麽生活都直接去體驗,事實上是不可能的。我們决不反對吸取間接的生活經驗,譬如新聞報導、電影、小說、圖片,戲劇……都是間接生活的來源,我們可以從中吸取若干經驗。但要能够吸取生活經驗與間接生活經驗,首先必須對部成功的書:「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受到羣衆熱烈的歡迎,不就是最現實而生動的例子嗎?
   所以問題不在聽衆不要聽新書,而在於創作的是些什麽新書,又是如何去演說它。
   沒有經過改造的美術家,不懂得工人,而單憑想像,虛構出幾個工人在開會,觀者旣不能從畫面上了解工人帶着什麽樣的情緒,也不了解這個會議將解决什麽問題,祗看到那些沒有生命的「工人」圍着桌子,這圖畫不被觀衆喜愛是自然的事。
   沒有經過改造的越劇女演員,穿着絲光襪,滿臉胭脂花粉,拿着手帕,扭扭揑揑,算是勞動英雄「王秀鸞」,觀衆不愛看這種戲,也是自然的道理。
   而更主要的呢?就是前面說過的是由於新書說得不好,枯燥乏味。
   說書藝術,的確是比較難以成功的。演一齣戲,一個人担任一個角色,還有燈光,佈景,音樂………的幫助,說書呢,却祇有醒木一方,紙扇一把,別無他物;風雷雨雹,鳥叫雞鳴,男女老少,喜怒哀樂,全靠一張嘴與一副身段。從前所謂說書須五到——心到、目到、口到、手到、足到,八技——吼叫、噱頭、雞鳴、犬吠、牛喊、馬嘶、狀哭、狀笑。明朝柳麻子(柳敬亭)說武松打虎,說到武松到店沽酒、店內無人,暴地一吼,店中空缸空艷,皆嗡嗡有聲。柳麻子仿此一叫,有過之而無不及。黃永年說水滸傳石秀殺猪時,能一口氣發出七種猪叫聲。說張飛三闖轅門這些生活有了正確的認識。也就是說你是站在什麽立場來對待這些生活的。,藝人旣可以直接體驗生活,可以參加各種鬥爭,也可以吸取間接的生活,因而就可以說好新書。當然,要說新書是有一定困難的。但藝人們絕不應該被困難嚇住。
   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示出:「我們旣反對內容有害的藝術品,也反對只講內容不講形式的所謂『標語口號式』的傾向,我們應該進行文藝問題上的兩條戰綫鬥爭。」要在這兩條戰綫鬥爭中取得勝利,文藝工作者就必須徹底進行思想改造。
   新書是有人聽的,祗要我們說書的藝人不斷學習,願意進行思想改造,努力把新書說好。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方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