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國際委员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5526
颗粒名称: 紅十字國際委员會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事實上並不是什麽「國際組織」,而是由瑞士人組成的私人團體。
关键词: 紅十字 國際組織 私人團體

内容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事實上並不是什麽「國際組織」,而是由瑞士人組成的私人團體。它的十九個委員都是與外國賢本有密切關係的大資本家、大銀行家。這個委員會的名譽主席胡伯就是「製鋁工業」股份公司的大老闆,主席呂格是瑞士一家最大的保險公司的行政理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個私人團體的委員布克哈特,曾努力使美英統治集團和希特勒匪幇勾結起來共同反對蘇聯。同時這委員會對於希特勒集中營殘殺成千成萬戰俘的事實,竟然熟視無睹,甚至點頭默許。它自己說對希特勒戰俘營,曾經過幾千次的調查,但它「看不見」納粹戰俘營的大屠殺罪行。
   美國侵略朝鮮的戰爭發生後,這個委員會駐日本東京美軍司令部的首席代表希尼爾,在美國主子的指使下,竟然以「奉行」日內瓦公約的名義,替美帝國主義殘暴的罪行做掩飾工作。特別是美國殺人犯殘酷的虐待、屠殺我方戰俘的滔天罪行,都是在這個委員會掩飾下進行的。
   美國進行細菌戰的事實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憤怒,艾奇遜着了急,連忙叫這一走狗團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調查」細菌戰。企圖利用它來掩飾罪行,並偵察細菌戰的効果。這個委員會為了替它的主子「效勞」,曾厚顏地要求到我軍後方進行「調查工作」。在這件事上,它的奴才嘴臉暴露得最清楚也沒有了。
   這次在多倫多召開的紅十字大會上,蘇聯代表司拉夫指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道:「假如我們考查一下這個機構曾做了些什麽減輕人類痛苦的工作,我們便可以發覺,它並沒有尊重紅十字會的人道傳統,而僅是熱中於替戰爭罪犯掩飾罪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呂格
相关人物
希尼爾
相关人物
司拉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