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朋友要有原則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5524
颗粒名称: 對待朋友要有原則精神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8月13日當代報登載了關於對待朋友要有原則精神的思想雜談。
关键词: 當代報 原則 雜談

内容

在有些靑年同志中間存在着避免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對同志的不良行為不進行批評的現象。下面便是一位機關靑年工作人員提供出的若干例子當中的一個:某機關有兩個靑年很要好,其中一個有較大的缺點,另一個却從不批評他,主要的理由是:「批評豈不損害了我們當中的友誼嗎」?
   掩飾和隱蔽朋友的缺點是要不得的。這種錯誤的思想和行爲的來源是由於對於同志友誼缺乏正確認識的結果。他們錯誤地認爲顧全友情就不能不妨礙到革命的原則性。抱着這種觀點的青年,自然就會包庇、縱容和支持自己的朋友的落後的思想和不良行爲。顯然地,這便不能幫助朋友糾正缺點,使他更有效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因而這不僅害了朋友,也不利於祖國的建設事業。
   新中國青年的友誼,應該是建立在忠誠地為建設和保衛祖國以及世界和平而共同戰鬥的基礎上面的。這種崇高友情的標誌,應該是具有高度的原則性,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忠誠信賴,在任何艱苦危險的局面下都要忘我地援助同志的精神。這就是說,一個忠實於同志友誼的革命靑年,主要的表現在他能經常關心同志的進步,關心我們祖國培養靑年的成功。這就需要善於使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我們靑年中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善意的親切的友愛的敎育,因爲它幫助我們了解什麽思想和行為是正確的,什麽是不正確的,使我們是非觀念明確,努力目標淸楚,在實際鬥爭的生活中不斷進步,並引導有缺點者改正錯誤,走上正確的道路。最好的朋友關係,是要由對於同志的原則精神的程度来决定的。而這種對同志的原則性對革命靑年來說是由我們對國家和世界和平事業的責任而來的。所以我們對待朋友要有原則精神的問題,就不只是彼此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因此我們不要互相隱瞞缺點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友情日益鞏固、加深和親密無間,才能有助於祖國對青年的教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