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待客觀現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5320
颗粒名称: 怎樣對待客觀現實?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8月10日当代日报登载的學習生活怎樣對待客觀現實?
关键词: 同志 工作 關係 地方

内容

有些靑年同志當他在工作上碰了「釘子」的時候,與羣眾關係、領導關係搞不好的時候,對客觀現實與他主觀想像不一致的時候,他往往不是誠懇地虛心地來檢查自己缺點與錯誤,而把爲什麽會搞不好的原因一槪推向客觀,强調客觀條件「惡劣」,他們想:「在這裏橫豎搞不出名堂來,要是我到別的地方去工作,那多好!」自以爲懷才不遇、鬱不得志,因此,工作不安心,情緒低落。這是一種脫離現實、逃避現實的思想,是消極的、錯誤的。
   另有些同志則不管客觀現實怎麽惡劣,怎麽有不合理的地方,他却不問不聞,既不表反對也不加批評,一味遷就現實,以圖個「明哲保身」。這又是一種向現實投降的思想,也是消極、錯誤的。
   我們對於客觀現實,到底應該採取什麽態度呢?
   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書中說過:
   「我們改造世界,不能離開現實,不能不顧現實,更不能逃避現實,也不能向現實投降。我們適應現實,認識現實,在現實中求得生存發展,向醜惡現實鬥爭,改造現實,以達到我們的理想」。
   所以我們在工作、生活、學習中,要密切聯系周圍的客觀現實,我們是不可能超現實的;同時也要發揮我們的積極性,對醜惡的、不合理的一切東西作鬥爭,以改造現實,才能推動社會的前進。也就是說,一面我們應該檢查改正我們自己的缺點,搞好羣衆關係、領導關係,不因小挫折而便心灰意懶,另一面我們也應堅持原則、堅持立場,對確實不合理的事情提出批評,要求改進。
   應該知道,革命的過程是艱苦奮鬥的過程,是沒有康莊大道可走的,劉少奇同志明確告訴犯這種毛病的靑年同志說:「想找一個能够合於他們理想的地方和工作,以便他們順利地去『改造世界」。然而,這種地方與這種工作是沒有的。這只是他們的空想」。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