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幾個速成識字班用「注音詞表」突擊學習生字的經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5155
颗粒名称: 北京市幾個速成識字班用「注音詞表」突擊學習生字的經驗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北京市幾個速成識字班用「注音詞表」突擊學習生字的經驗。
关键词: 詞表 學員 生字

内容

北京市最近有很多速成識字班採用「注音詞表」教成人突擊學習生字。現有經驗證明,它比「注音單字表」要來得優越。
   所謂詞表,是用詞彙組成的生字表,它首先受到廣大敎師的歡迎。他們一致反映詞表好講,備課容易。很多詞,敎員不用講,學生就領會了。即使稍深一點,因爲詞彙本身是成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讀音生義,老師講起來也就容易。如「勞動」、「光榮」、「團結」等詞,敎師只要舉例說「人人要勞動」、「軍屬眞光榮」、「大家要團結」………,學員馬上就懂。如果把這些字改成單字來突擊學習,就比較困難。程度高的敎師,在用字表敎學時往往把一個字講成幾個意思,如把「模」字解釋為「模範」、「足爲楷模」、「飛機模型」等的「模」,這樣就使同學感覺到難於記憶。程度低的敎師碰到—個字,不是要查字典,就是要請教程度高的輔導員,結果是浪費了時間,敎學時也非常呆板。有些老師為了掌握一個字只講一個字義,不知道講那一個好,到上課時往往形成被動、沒辦法。還有些字在口語中沒有單獨的意義,如「模」和「範」,假使把它們分開講,敎師就只好解釋成「模範」的「模」、「模範」的「範」。敎學時間既不經濟,學的人也不好記憶。有些敎員根據自己的敎學經驗,認爲:敎詞表時,一千八百個生字,只要四十小時(包括複習時間)就可敎完;敎字表就需六十個小時(包括複習時間)。如果每小時突擊九十個字,用詞表只需二十分鐘就可從從容容地敎完;用字表就得三十分鐘。這充分地說明了應用詞表時的敎學效率比應用字表要高得多。
   注音詞表不僅受到敎師們的歡迎,同時也受到廣大學員的歡迎。他們都覺得詞表好懂好記、複習方便,學了有用。如輔仁大學成人夜校二班三組和十一組的同學都說:詞表眞是好念,「拉手」、「走路」、「念書」、「寫字」、「說話」、「開會」……等,一拼就懂。高碑店速成識字班的學員反映:「突擊詞表時,一天老師敎八十個字,不覺得費力就都記住了。但在突擊單字表時,一天學七十個還累得滿頭大汗。」第七文化舘的一個學員在突擊詞表時曾說過:「我接到一封信,打開一看,信裏的話,差不多詞表裏都有,一念就明白了信的意思。」有個叫樊淑敏的學員原來只認識一百一十個字,在剛突擊完第四册詞表的時候,就能看黑板報。她說:「我眞想不到,剛念幾天書,就能看黑板報。」原因是黑板報上所寫的「徹底交代清楚,才能輕鬆愉快」中的六個詞,她在詞表中都已學過。詞表同時又進一步解决了四聲問題。如「空氣」的「氣」字,在採用單字表敎學時,如不注四聲,學生在拼「□一」時,就不知道是讀「欺」音,還是「奇」音,用詞表敎學就可避免這個缺點。上述這些例子說明詞表適合羣衆的口語,學員容易接受,因此它比單字表要優越得很多。
   但是,注音詞表也有缺點,用詞表突擊生字,有時產生順口溜和不能「搬家」的現象。如有些同韻字容易混淆:如把「光」讀成「堂」,形狀近似的字容易混淆起來,如把「輕」讀成「經」,把「虛」讀成「處」,把「院」讀成「完」,把「廣」讀成「黃」;有些字義相同的字也容易混淆不淸,如把「路」讀成「街」。此外,有的把「廣大平原上」讀成「偉大平原上」;把「吃穿都不愁」讀成「吃飯都不愁」等等。
   爲了克服這些缺點,我們可以採取很多有效的辦法加以克服。
   第一,在編輯詞表時,注意詞表上生字出現的次序和閱讀課本上生字出現次序的一致性,詞表上的詞和課本上的詞的一致性。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閱讀中的困難,同時檢字也比較容易。有些單位的詞表打亂了課本原來生字出現的次序,學員都反映「這辦法不妙」,老師要是為了編詞表的方便,可以把下一册的生字提到前面;不可把上一册的生字落在下面。最好另外找些字編進去,不要打亂原來的次序。有些單位除了編詞表外,還編了「部首」字表,和「同音」字表、「複習字表」等。複習字表是分册編輯,按字畫多少排列,便於在突擊詞後進行複習。部首字表是爲抄寫時用,同音字表是爲寫作時用,但在突擊詞時,可用這兩個方法教學生分辨字形。
   第二,在突擊詞表中,學生一般用下列方法記字:用注音符號記字,用土拐棍記字(如在屋旁畫一所房屋,龍旁蠻一條龍),分辨字形(如把形狀近似的字拿來比較,如專傳傅轉,遠達建逮等),聯想字義(如「補」字,婦女往往記成「補衣服」),用詞記字(即從上面的一個字聯想到下面的一個字),不按詞表上的原來地位記字。對待上述六種記字方法,教師們可以採取不同的態度。注音拼音,在開始時是可以利用的,待突擊六七百字時,就可以一面用它,一面又用別的辦法幫助學員記字。關於分辨字形和聯想字義的辦法,因爲這時學員已有認識幾百字的基礎,可以利用熟字記生字了。敎員們對於土拐棍可採取讓它自生自滅的態度,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學員的記憶。至於「用詞記字」、「按詞表上原來地位猜字」等辦法,必須設法加以拋棄。分辨字形與聯想字義的方法,可以發揮。
   第三,加强複習是使學員善□一搬家」、避免順口溜現象的好辦法。那末,採用什麽方法進行複習呢?一般可以採用由詞到字的複習辦法:敎師啓發學生複習時,不按詞表原來的排列順序讀,採用直念和橫念,順念和倒念,拐彎念和亂點着念的辦法;採用複習尺,讓學生辨認字(尺中留數孔,一方面蓋住注音拼音符號,一方面蓋住上面的一個字叫他辨認);複習「詞號」「字號」,即把詞剪開,複習好後,再剪成字練習「搬家」;消滅搗蛋字,把難記的字集中在一起加以「消滅」;把一本課本的「詞表」突擊完後,另編字表複習;分段閱讀,即突擊完一兩木詞表,就閱讀一兩木課本。
   根據我們的經驗,如果能把詞表的複習工作搞好,其效果要比字表大得多。因爲採用了很多辦法進行複習之後,學員對字的認識大體上已鞏固起來了。(原載人民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土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