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部分勝利後美鋼鐵工人結束罷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4459
颗粒名称: 獲得部分勝利後美鋼鐵工人結束罷工
并列题名: 長期罷工中顯示了美國工人雄偉的力量,並使美軍火生産受到嚴重打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07月25日,美國鋼鐵工人結束罷工。
关键词: 鋼鉄工人 美國 罷工運動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九日電)華盛頓消息:堅持達五十四天的美國全國鋼鐵工人大罷工,已在取得部分勝利後於二十五日宣告結束。舉行罷工的聯合鋼鐵工人工會主席莫萊和美國六大鋼鐵公司代表「美國鋼鐵公司」總經理費爾勒斯,二十四日在總統杜魯門的親自監督下就工資問題達成協議。鋼鉄工人已於當晚復工。美國鋼鐵工人所進行的長期鬥爭,迫使資方終於不得不作若干讓步。但是,由於杜魯門政府的干涉和右翼工會領袖的妥協政策,鋼鉄公司的這些讓步還遠不能滿足工人們的要求。工會和資方的協議中規定:鋼鐵工人每小時工資增加美金一角六分,額外津貼每小時增加五分,從三月一日算起。而工人原來的要求是每小時增加工資二角六分,從一月一日算起。爲了增加工資,鋼鐵公司資方同時還獲准把鋼鉄價格每噸提高五元二角。據美國報紙說,由於鋼鉄漲價而引起的物價上漲將使工人得到的利益為之抵消。
   雖然這次罷工並沒有獲得完全的勝利,但是它已顯示了美國工人雄偉的力量。美國報紙把這次罷工叫做「美國歷史上歷時最久花錢最大的一次鋼鐵罷工」。截至二十五日為止,美國鋼鉄生產已損失一千七百萬噸。復工以後,還要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的時間等鼓風爐生火和設備修整以後才能完全恢復生產。因此,全部損失的鋼鉄達兩千萬噸左右。
   鋼鉄生產的停頓不但造成了美國許多工業部門的減產和停閉,而且使美國軍火生產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在鋼鉄工會和資方達成協議的前一天,美國國防部長羅維特曾在記者招待會上承認局勢「非常嚴重」。他說:「軍火生產已開始趨於停頓。……這是一個大災難,我們决不能等閒視之。」羅維特談到美國侵略軍總司令克拉克曾來電「對鋼鉄罷工的影響表示憂懼」。羅維特又談到:罷工已使爲海軍工作的五十四個工廠停閉,並且嚴重地延滯了製造「F」八十六式噴氣機所需要的四百二十二項零件的生產。在聖路易的陸軍最大的砲彈製造廠也因缺乏鋼鉄而停工。據羅維特估計,由於鋼鐵罷工而引起的軍火生產方面的損失,總値二十五億到五十億美元之間,今年的美國軍火生產將減低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美國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