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門店紀事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4160
颗粒名称: 板門店紀事㈡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7月26日当代报登载关于板門店紀事的文章。
关键词: 当代报 板門店 紀事

内容

二、帳篷和血跡
   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兄弟姊妹,在這一段故事中,我要把朝鮮人民用鮮血寫的一首悲憤的詩,寄給你們。我要對你們,再講一件血案。——這一件血案,不是發生在別的什麽地方,而是發生在板門店帳篷外面很近的地方,發生在中立區。我希望這一首詩,能傳到你們手上,能傳到歐洲、美洲,以及世界上每一個角落。
   離板門店一兩里的地方,有一個小的山崗。在這個叢草雜亂的山崗上,有一座很小的坟墓,這是半年以前挖的,坟墓上還沒有長出靑草,也沒有蓋上草,僅僅是在一片黃土上,攀着幾根草繩。受難者的家屬,爲了不讓狼和狐狸再來咬死者的屍首,啃死者的骨頭,他們用幾根稻草繩結起一個網,照在坟上。
   這一座很小的坟墓,左邊離帳篷只有一兩里地,右邊離死者的家門,也只有半里多地。它一邊望着家門,一邊望着板門店的帳篷。當我走到這裏來訪問,我仔細地看了又看,坟墓前沒有墓碑。只有一兩塊石頭,這一兩塊石頭,也只是一種標記。我站在坟邊,我心上在問:
   ——爲什麽沒有一塊墓碑呢?
   我的心上又在回答:
   難道板門店的帳篷,不是它的墓碑,難道帳篷裏南日將軍的控訴詞不是它的碑文嗎?
   我想是的。受難者的家屬也會說是。埋在黃土堆裏的十二歲的幼童姜永敦,他自己也會說是。因爲孩子的血,就流在帳篷的外面。因爲板門店的帳篷,就在坟前。這雖說是半年以前的事,按時間說,已經過了半年。但是,帳篷外面的血跡,並沒有乾呵。一個愛好和平的人他所流下的血滴,是歷史的字句,永遠留在世上,不會凋謝。
   去年十月十二日下午的時候,在公路的一旁,在小橋的一旁,這裏距板門店,還不到一里地,十二歲的孩子姜永敦,背上揹着兩歲的小弟弟姜永植,立在橋邊,看着他哥哥姜永運釣魚。
   姜永敦指着小溪中的淸水,快樂地嚷着:
   「哥哥,有一條小魚在游呵。」
   姜永運把釣竿放到水裏,他也高興地嚷嚷:
   「別忙,讓我把它釣上來。」
   當它把釣竿入到水裏的時候,我們的軍事警察從公路上走過來,站在小橋上對孩子們招呼,勸告他們要小心,小心別掉到水裏去。稍微過了一會,這時敵機在山上盤旋,嗡嗡的響聲,傳到公路上。軍事警察離開小橋往回走,走了幾步掉回頭來又對他們說:
   「孩子們,注意防空!」
   姜永運只顧釣魚,聚精會神地捉住鈎竿,沒顧得上答話。姜永敦反問軍事警察:
   「這不是中立區嗎?」
   軍事警察回答:
   「是中立區。——那邊的山崗,山崗下的小河,還是中立區。」
   姜永敦又問道:
   「帳篷裏不是在開會?」
   軍事警察又回答:
   「是。再也不要麻痹。美國鬼子不講理。」
   姜永敦的臉上,笑了一笑:
   「我們不怕他,不怕他!」
   姜永運坐在那裏,仍舊捉住鈎竿,他喊着弟弟:
   「永敦,快來把這條小魚捉住。」
   這時,軍事警察走了,姜永敦正要去捉魚,還沒有來得及動,就在這幾秒鐘以內,板門店蔚藍的天空中,朝鮮停戰談判帳篷的附近,一羣活潑潑的孩子的頭上,美國的三架噴氣式飛機,兩架在前,一架在後,自西北向東南,突然地拽過來,鳴、鳴、鳴地兇惡地叫嘯着,接着就俯衝下來,噠、噠、噠的子彈,掃到孩子身上,姜永敦從橋邊滾到水邊上,他再也不說話了,鮮血在流着。永敦身上揹的兩歲小弟弟,痛聲大哭。
   敵機掃射以後,還在空中盤旋着。當敵機飛來往下衝的那時,姜永運手上的鈎竿落到水裏,他沒來得及叫一聲永敦,身子往橋下一側,兩眼憤恨地向上看,盯着敵機。他看得很清楚,「這是挑油担子的飛機!(即美國飛機)」——他心上說。當槍聲從空中射下來,他的眼睛往前一看,永敦正往下一滾。姜永運身上一顫,大聲一叫:
   「永敦!弟弟!」
   他也哭了。姜永敦在臨死前,最後喊了一句:
   「哥哥!哥哥!」
   全世界上的人,聽呵,他也在喊着我們哩。在朝鮮,我們大家又犧牲了一個小弟弟。看呵,一個十二歲幼童的鮮血,把溪水染得這麼紅呵!鮮血!鮮血,你往哪兒流呀?哪裏是你流的方向?——往板門店流!往帳篷裏流!往談判的桌面上流!鮮血要在那裏警吿美國殺人犯:你又欠人類一筆血債,你必須準備很快憤還;你把和平侵犯,你就要準備受罰!
   關於這一件血案,我記到這裏,我的拙筆,還不善於作歷史的記錄。這裏,我請求你們:將來有一天,當你們也來板門店訪問的時候,請你們也来看看姜永敦,他的血跡,他的坟墓,就在板門店帳篷的旁邊。在你們來看他的時候,請你們帶一束最美麗的白花,一束和平的花朶,放在我們這個弟弟的墓上!
   (宋完)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田間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