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縣舉行物資交流大會採取集場形式進行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4006
颗粒名称: 餘杭縣舉行物資交流大會採取集場形式進行交流
并列题名: 使大量滯銷土特產都打開了銷路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餘杭縣爲了擴大物資交流,促進工農業生產,於7月16日至20日召開物資交流大會,採取集場形式進行短距離物資交流。
关键词: 集場 物資 交流

内容

(本報餘杭訊)餘杭縣爲了擴大物資交流,促進工農業生產,於七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召開物資交流大會,採取集場形式進行短距離物資交流。參加大會的除國營企業、合作社、私營工商業以及上海、杭州、蘇州、常熟、嘉興、湖州、臨安、昌化、海寧等地代表九十九人外,並有二萬餘羣衆參加交易和參觀;購銷總値計二十七億七千五百餘萬元。大會期間並組織了大規模的文娛活動。
   這次大會分交易和零售市場兩組,展開實際交易活動。大會並特地開闢了一個土特產展覽室,內陳列着餘杭著名的土特產,如遠銷東北、華北、西北、蘇北一帶的筆管,品質韌軟潔白的禦寒品絲綿,舟枕區楊橋鄉出產的化工原料「重晶石」(硫酸鋇),建設鄕出產的澄淸劑、殺虫劑「酸性白土」(氧化矽」等等。俾使代表們參觀後,進一步認識到餘杭縣物產的富饒以及開展物資交流的重大意義。郵局、人民銀行、新華書店等單位,均在會場設立了臨時服務組;同時,大會並展開大規模文娛活動,浙江省電影放映隊、新生劇團、五一劇團、二七劇團、人和街劇團、直屬鎭居民京劇團等單位均參加了演出,演出節目有「中華女兒」、「陝北牧歌」、「生產節」、「大慶豐年」、「新紡棉花」等,此外還有腰鼓隊、樂隊、街頭藝人等演出精采節目。
   十七日起大會即轉入實際交易,在交易中國營企業和合作社帶頭收購滯銷產品,推動了私營工商業者的交易,如土產公司和合作社首先向黄湖、百丈等地代表訂購了毛竹一千六百帖,毛料四千二百三十六担;筆管業公會亦與農民訂購了筆管五萬六千支;蘇州、常熟代表也直接向槽戶訂購了小連紙十一萬二千八百餘塊。其他如近生紙、長邊紙、柴、炭、傘柄、筍壳等滯銷土特產,均已獲得了銷路。但是打字棉紙、黄料、竹漿、白朮、毛猪、牛皮、黃紙毛塊等土特產,由於規格不符、價格太高銷不出去,深刻地敎育了與會全體代表,今後必須提高產品品質規格,樹立老老實實的經營作風,才會有前途。大會共簽訂合約八十一筆、協議五十六筆,總値達二十七億七千五百餘萬元。(雄、張正榮、王正清)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餘杭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