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徵印度人民歡迎我國大米運抵印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3328
颗粒名称: 中印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徵印度人民歡迎我國大米運抵印度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7月16日,印度人民歡迎中國大米及時運抵印度。
关键词: 印度 大米 中國

内容

(新華社新德里十六日電)印度人民歡迎中國大米及時運抵印度。從中國裝運大米六千二百噸到印度的輪船「森南布利斯號」於五日早晨抵達加爾各答。這是根據最近中印雙方代表在北京所簽訂的合同,從中國輸往印度的十萬噸大米的第一批。
   七日晚,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姚仲康舉行茶會慶祝中國大米的到達。西孟加拉總督慕寇吉應邀到會。應邀赴會的還有西孟加拉省政府農業部的高級官員、蘇聯駐加爾各答商務參贊、「森南布利斯號」船的負責人員、加爾各答印中友好協會的代表、文化界的著名人士、新聞記者及加爾各答華僑代表等。所有的來賓都稱讚大米的品質好,價格公道,並認爲這象徵着中國人民對印度人民的友誼。
   印度所有的報紙,都在第一版刊載了中國大米運到的消息。加爾各答的孟加拉文日報「自由報」九日發表評論說:「中國很快就把大米運來,是中國對印度眞正友好的表示。因此,鬧飢荒的孟加拉省與印度將對於中國的大米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將把印中友誼看作是非常寶貴的事情。」
   該報把中國運來大米以及運送的方式和美國糧食商人的情形作一比較說;美國資本家的唯一目的,是趁印度鬧飢荒時從中牟利。美國的眾議院議員在一九五一年贊成把糧食運往印度時就曾企圖以糧食作爲交換條件,而使大量的鈾礦蘊藏落到他們手裡。美國資本家除了以糧食作爲交換條件而奪取戰略原料外,還要藉着財政手段,使印度陷入深淵。但是中國運來的大米,不僅價格非常公平,而且還使印度不致爲難,他們接受印度的貨幣作為代價,並且沒有規定任何條件。在這兩種交易中,一種交易是為了得到額外的好處,是為了美國戰爭販子的利益而犧牲印度的利益的;另一種交易是毫無條件的公平的交易,是對印度特別慷慨的交易。該報說:「中國運來的大米,將會鼓舞印度人民去進一步鞏固印中友誼,粉碎美國禁止對華貿易的禁令。」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