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美好的明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2837
颗粒名称: 為了美好的明天
分类号: E297.5
摘要: 1952年7月1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朝鮮前綫的故事。
关键词: 朝鮮 前綫 战斗

内容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王熙麟
   編者按:這是從朝鮮前綫寄來的一篇通訊,作者王熙麟同志是志願軍某部八連的戰士。這篇通訊充分表現了志願軍戰士們革命的樂觀主義和偉大的英雄氣魄。作者今年二十一歲,東北錦縣人,家庭貧苦,小時只唸過幾年書,十三歲就到鉄路上當見習生,後來又在醫院裏當過學徒,一九五零年參加了志願軍出國作戰。他平時學習很努力,也很喜愛文藝。「爲了美好的明天」就是他們班裏的眞人眞事;文中的王玉同志,就是他的班長。這篇通訊是他照着王玉的口氣來寫的。在戰鬥頻繁的前綫,他利用了四個晚飯後熄燈前的時間寫成了這篇通訊。
   這是守備漢江南岸灘頭陣地的最後一夜。
   臘月的夜裏,北風捲着雪片在山谷中呼嘯,那佈滿彈坑的山頭上,厚厚地鋪上了一層白衣。敵人的砲聲停了,空氣中還夾雜着火藥的氣味。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來,翻身跳出工事,跑到右邊工事旁悄悄地叫:「吳振昌,吳振昌!」一個粗壯的聲音傳來:「在這兒哪!班長,我們蹂脚,把脚跟和鞋底都凍在一塊啦!」原來吳振昌和李萬富同志正在一個窪坑裏跳躍取暖,脚上大頭鞋踏起來吱吱發響。我一招手說:「趁這工夫,咱們來修補一下工事吧!」他倆立刻跑過來了。
   我們用手扒開半尺多厚的雪,想挖些土往防空洞頂上蓋。可是鍬一碰地面,「噹啷」一聲一道白印,怎麽也挖不進去。我忙拔出吳振昌的步槍刺刀,猛勁挖起來,起初還覺得凍手,後來啥也不知道了。挖了一大堆土塊,我手心打了個血泡。我們把土塊壓在防空洞頂上,又揚上些雪粉,我仔細端詳一番,又牢固又不容易暴露目標,我高興地說:「敵人有砲彈他就打吧!」
   「班長,你有烟嗎?」吳振昌實在想抽烟了。
   我順手掏出那把保存了二十多天沒捨得抽的烟末,讓他到防空洞裏去吸,我替他們監視着敵人。
   我抱着自動步槍坐在洞口上,伸手揉着枯乾的眼睛。吳振昌手拿捲烟笑着說:「我們二十多天沒撈到一滴水喝,炒麵充飢,雪水解渴,你說毛主席知道不?」
   (下轉第四版)
  為了美好的明天(上接第一版)
   「當然知道囉,柴川若同志不是回國作報吿去了嗎!聽說毛主席親自和他談了話,啥也打聽到咧!」沒等我說完,他倆齊聲說:「對!我們一定要立國際功給咱祖國爭光榮!」我說:「這可是立功的節骨眼啦,爲了祖國美好的明天,我們不能後退一步,要堅决守住陣地!」吳振昌揑滅烟頭說:「只要有咱人在,怎麼也得守住陣地!就是犧牲了,我相信,陣地也一定是咱們的。對吧?班長。」我點了點頭。
   我回到工事裏,心中翻騰起來。我想:「光死打硬拚總不行啊,得琢磨個辦法守住陣地才對。」根據幾次戰鬥的經驗,我知道鬼子最怕近戰;我們經過了一天的戰鬥,子彈已經不多了,正好用手榴彈消滅敵人。同志們是會沉着大胆的跟敵人幹的,鬼子上來再多也沒有問題。我心裏有了底,呼地站起來,命令吳振昌:「你給李萬富同志說,手榴彈全擺在工事前,等敵人靠近,聽我口令、一齊打!」說完,我把我的二十多顆手榴彈全擺在工事前:「上來吧!讓你嚐嚐中國人的「鐵元宵』!」
   風傳來了砲彈出口聲,山頭上又有幾處炸得焦黑。
   時間不長,幾十個長腿鬼子揹着卡賓槍摸上來了。起初他們很小心,分成幾路進攻,後來見我們一槍沒放,胆子就大了,又搬出了老一套的「羊羣戰術」。近了,連軍官的叫駡聲也聽到了,有十來個鬼子已經跑到離我們二十多米的地方。這時,我身上像觸了電,往高一蹦,抛出顆手榴彈,大喊一聲:「打!」手榴彈就像冰雹一樣地飛出去了。彈皮石塊騰空而起,立刻傳來鬼子的慘叫聲;沾着血肉的羅斯福呢衣服,也掛滿了樹枝。
   鬼子嚐够了「鐵元宵」的味道,留下二十多個屍體,唧哩咕嚕地滾下山去了。
   我覺着腦袋發沉,用手一摸,嚇!是血。啊,掛花啦。吳振昌跑過來給我包紮,他說:「可能是石頭崩的,傷口挺長……」我明白他的意思,微笑一下說:「我還沒覺疼呢!」說實在話,頭痛得嗡嗡直叫,我對同志撒了謊。我怎樣能下去呢,現在一個人頂十幾個人用,連炊事員同志還守山頭呢!我還能够抛手榴彈,我清楚地記得我的誓言,下定了决心,只要有這口氣在,就要帶領全班擋住鬼子的進攻!
   手榴彈打光了。敵人一定會在拂曉進行攻擊。我忍住頭痛,撐着身子跑出工事,想找排長談談情况,可巧碰上了指導員。我們在雪地上坐下來。指導員對我說:「敵人糾集很大的兵力,準備向我灘頭陣地猛撲,你班的陣地很重要,如果失守……」我立正站在指導員面前説:「我是個共產黨員,我向您表示態度,只要我有這口氣在,就能帶領全班打垮美國強盜!請您放心,我們絕不會給祖國丟臉!」
   「好,這是事務班保存的手榴彈,還有十五個反坦克雷,是指定讓你抛的!」他又指着背後同來的十多個人說:「這是機槍連的同志,配合你們的班打!」最後指導員握着我的手嚴肅地說:「同志,是鋼是鐵就在這會兒考驗,爭取時間,一定戰鬥到明天!」我給指導員敬了個禮,然後把機槍連的同志們送到工事裏。
   同志們見了面都沒啃氣,只是撞了一下手,便進入指定位置。
   這回我和吳振昌兩人守一個工事。瞅着脚下的懸崖,我想起給地主放羊那年,就是被這樣陡的山上滾下來的石頭打傷了腿,半年多才養好。鬼子一定由這兒往上衝,我把大石頭擺在工事前,等他爬到半山腰就把石頭推下去,不是也能打擊敵人嗎!想到這裏我就站起來了,吳振昌扯住我的胳膊問:「你幹啥去?」我笑着說:「搬石頭砸鬼子!」於是他也跟了出來。山上石頭很多,同志們看出竅門來啦,就都跳出工事搬石頭。一會兒,工事前就排成一道長長的石頭牆。
   貼樹梢飛來八架野馬式飛機,一陣輪番轟炸掃射,霉山頓時變成了火山,松枝打落一地。接着,按照老規矩,又是一陣排子砲,震得大地好像是在幌蕩。
   吳振昌說:「下馬威過去咧,又該挨咱們的揍了!」同志們一個個抖起精神,瞪大眼睛監視着山下。
   大約有兩個連左右的敵人,像半拉網似的往上兜,這羣笨猪,用四個蹄子往上爬,脚一滑便鬧個「狗搶屎」,滾下去了,爬三四次才到山腰。
   我們開火了!首先把石頭推下去,機槍跟着也嘩嘩地響起來,我順手送出幾顆手榴彈,打得鬼子們連滾帶爬地忙跑到崖下躱起來。過了一會,敵人又用一個多營的兵力,漫山遍野撲上來。
   我們的六零砲也開火了!砲彈在敵羣裏開花,機槍暴雨似的打過去。打得興起,我高聲喊道:「狠狠地打,這正是手榴彈吃肉的時候!」黑烟和着雪粉瀰漫大空,鬼子有能力把咱陣地轟成黑色,咱們就有把握把他們進攻的道路變成紅色!當我拋出最後的四顆手榴彈時,一多半鬼子躺在山腰上了;剩下的鬼子已經衝到陣地前。我胸中燒起了怒火,拿起鐵鍬飛快跳出工事,高聲喊道:「爲了祖國!」我第一鍬劈倒一個鬼子指揮官;連着又摔倒另一個鬼子,用鍬砸爛了他的腦瓜。但是,我的脖子也給一雙毛茸茸的大手從背後卡住了。我使盡了力氣也翻不過身來,這時,忽聽背後「噯喲」地叫了一聲。那雙大手撒開了,我回身一看,吳振昌端着刺刀站在我身旁,鬼子被他刺死了。
   那邊三個鬼子正在扭着李萬富同志打交手仗。我們趕緊奔過去。可是遲了,只聽轟隆一聲巨響,騰起一團黑烟,李萬富同志摟住三個鬼子,拉響了最後的一顆手榴彈。
   太陽吐紅了,金光映着雪野。美國鬼子橫七豎八地躺了滿山,僥倖活命的也像喪家狗似地夾着尾巴向南逃竄了。
   我們的大砲怒吼了!啊,後續部隊到了。我站立不穩,兩腿一軟坐到地上。指導員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站在我身邊,用手撫摸着我頭上繃帶說:「王玉同志,你負傷不下火綫,帶領全班積極想辦法,勇敢打垮敵人八次衝鋒,上級决定給你記兩大功!」
   我興奮得忘了頭疼,說:「指導員,我得出一條經驗:用勇敢打擊敵人,用機智打擊敵人,勝利總是我們的!
   (原載人民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熙麟
责任者
王玉
相关人物
吳振昌
相关人物
柴川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