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評論成渝鐵路全線通車的勝利意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2548
颗粒名称: 新華社記者評論成渝鐵路全線通車的勝利意義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7月7日当代日报登载的成渝鐵路全線通車的勝利意義。
关键词: 鉄路 工程 經濟

内容

(新華社重慶三日電)新華社記者評論成渝鐵路全綫通車的勝利意義說:成渝鉄路是新中國巨大建設工程之一,它在兩年之內以中國人民自己的資材和自己的勞動修建完成,它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每一個人都將為此感到驕傲。
   四川的物產非常豐富,但因交通不便,人民的經濟交流和文化交流受到阻隔。四川人民早在二十世紀初的滿清統治時期,就曾希望在本省修建一條近代化的鉄路,並曾在一九一一年爲此進行過流血的鬥爭,這個鬥爭成了辛亥革命的導火綫。但是以後經過袁世凱、北洋軍閥和蔣介石等等賣國政府統治,四川人民的這一希望一直不曾實現。四十多年過去了,成渝鐵路在地圖上始終是一條虛綫。一直到中國革命勝利,人民政府成立,在毛主席英明領導之下,修築成渝鉄路的夢想才變成了事實。人民政府只用了二年的時間就完全實現了四川人民四十多年來的希望。
   成渝鐵路的修建全部採用本國器材,這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這一事實打破了帝國主義分子的邪說,也糾正了一些具有資產階級思想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的錯誤認識,這些人都認爲中國不可能自力修築一條合乎世界規格的鉄路;他們的根據是中國歷史上沒有一條鐵路不是向帝國主義借款並向帝國主義購買材料才勉強東拼西湊建築成功的。但是成渝鐵路的築成再次證明:這種說法完全是邪說。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中國人民具有無法估量的創造力量。
   在建築成渝鐵路中,人民政府眞正做到了「就地取材」。除一部分鋼軌原料是來自東北等地外,成渝鉄路的其他材料基本上取自四川本地,特別是取之成渝鉄路沿綫一帶。這說明了我國是有豐富的資源,更加坚定了我們建設祖國的自信心。
   人民政府在領導修築成渝鐵路中,充分依靠羣衆,把工、農、兵和其他各方面的力量都組織到成渝鐵路的建設中來,眞正做到「羣策羣力」。人民政府成功地使用了軍工担任開路先鋒,並把十萬散漫無組織的農民迅速組織起來,高度發揮了他們的勞動熱忱,創造了高度勞動效率的奇蹟。人民政府充分運用了成渝鐵路沿綫的地方人民政府、中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和羣衆團體的爲祖國建設服務的積極性,使他們在築路中表現了極大的組織作用。人民政府並且成功地組織了全國各鐵路局和各有關方面,對年輕的成渝鉄路給予物力和人力的支援。在成渝鐵路工作人員中,除了海南島以外,有着從全國各鐵路管理局派來的幹部,他們在工作中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
   成渝鉄路也是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先進經驗和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勞動相結合的偉大結晶。蘇聯的橋樑專家、設計專家和綫路專家運用蘇聯先進的建設經驗,幫助我國規劃和改造了成渝鐵路的工程,使成渝鉄路修築堅固、進展迅速,而且節約了大量資金。在工程上說,蘇聯專家的幫助對成渝鐵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這一點使我國那些具有資產階級思想的工程技術界受到了切實的敎育。成渝鉄路的建成大大密切了中蘇兩國人民的友誼。
   成渝鉄路把重慶——成都兩大城市連接起來,而它的沿綫又是富庶的四川盆地,它的繁榮城鄉經齊和發展文化的深遠作用在通車後將日益顯現出來。成渝鉄路是導致四川人民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成渝鉄路的迅速建成是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努力從事和平勞動的明證。
   中國共產黨是修建成渝鐵路的組織者和鼓舞者。西南的勞動人民羣衆普遍把建設成渝鐵路的勝利看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勝利,看作共產主義思想的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在人民羣衆中的威望現在急劇地增長,感激和歌頌毛澤東主席的信件有如雪片一般飛到各地報紙的編輯部中。但是成渝鉄路的建設不過是一個開端而已,在即將到來的全國大規模經濟建設高潮中,人民政府將按照成渝鐵路提供的可貴經驗,在祖國的多山的西南建設四通八達的鉄路,永遠消除「蜀道難」的感嘆,把城市和鄉村連接起來,把人民的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進一步提高。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四川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