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設中的一大勝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2016
颗粒名称: 新中國建設中的一大勝利
并列题名: 記成渝鐵路的修建經過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四川人民盼望了四十多年的成渝鐵路,將於七月一日舉行全綫通車典禮。
关键词: 发展 鉄路 交通

内容

四川人民盼望了四十多年的成渝鐵路,將於七月一日舉行全綫通車典禮。成渝鉄路的修建成功,是我國當前經濟建設事業中的一項巨大勝利。
   成渝鉄路是四川地區的經濟大動脈,它將使四川的城鄉物資交流和工農業生産進一步發展起來,並縮短了川西、川南、康藏邊遠地區和全國各地間的距離,在天成鉄路及其他預計中的鉄路修通後,成渝鐵路即可與全國鐵路相連接,完全打開西南地區與全國的聯系。
   成渝鐵路全長五百零五公里,車站已設四十三處,將來可增為六十處,平均每八公里半即有一車站。兩年來參加成渝鐵路建設的工人前後約十三萬人,共作土石方和工程三千五百多萬方。全綫路基填土工程都是按照蘇聯專家建議的分層填土打夯法進行的,路基異常堅實,完全避免了「自然沉落」之弊。全綫共用鋼鐵近六萬噸夯所用鋼軌都是出自我國自製的,規格劃一,經過嚴格檢驗,沒有一根是次品廢品或從其他綫路拆卸下來的舊貨。這樣就保證了行車安全。全綫共用枕木一百二十五萬根,木料是四川的最好的木料。
   成渝鐵路於一九五〇年六月十五日開工,八月一日開始鋪軌,十月一日試車。此後即逐段通車,一九五一年九月一日起並逐段營業。一九五一年秋,全綫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主要工程轉入鋪軌,今年六月十三日下午三時二十分鋪軌到成都車站,全綫大功告成,距開工之日恰爲兩年。
   成渝路之所以修築得這樣迅速又這樣堅固,首先應歸功於勞動人民的偉大力量,工、農、兵都參加了成渝鐵路的建設。一九五〇年六月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首先調集部隊二萬五千人担任開路先鋒。戰士們把工地當戰埸,迅速掌握開山鑿石的築路技術,工效都超過標準工一倍以上。
   一九五〇年十一月軍工奉令回隊整訓以後,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各區的十萬民工緊接着跟上來、他們都是翻身農民,政治覺悟高,因而迅速成爲有組織的生產部隊。他們接受軍工築路的經驗,工效很快趕上並超過了軍工,出現了許多出色的模範人物。如顏紹貴首先一天鑽炮眼二十四公尺,謝家全炸開每立方公尺石頭用火藥由八兩減為三兩。成渝鐵路的絕大部分土石方工程都是十萬民工一步一錘開闢出来的。當一九五一年土石方工程結束民工復員回家時,一萬多民工已變成熟練的築路工人,他們願參加西南鐵路工程總隊,長期獻身於祖國的鉄路建設事業。
   重慶的鋼鉄工人對成渝鉄路作了有决定意義的努力。過去一部分人長期認為我國工廠不能軋出標準鋼軌,現在鋼鐵工人用事實回答了這個問題:同樣的機器,同樣的工人,在國民黨統治下,機器生銹,工人失業,但在新中國,却製造出了最新式的鋼軌,修成了四十多年沒有修成的鉄路。
   在國民黨政府議修成渝鉄路時,不僅鋼軌、道釘、魚尾板等等要依賴帝國主義,而且竟認爲「中國木頭不能作枕木」。解放後,四川農民聽說爲自己修鉄路,在人民政府號召下,爭着採伐上好的木料賣給鐵路局,一百二十萬根枕木迅速備齊,成渝鐵路的枕木在全國鉄路中也是最好的。
   成渝鐵路沿綫農民對自己的鉄路有着深厚的熱愛。自動組織了護路隊,在路旁日夜守護着鐵路,防止壞分子破壞,其中出現了不少護路模範。
   成渝鐵路就是西南勞動人民高度發揮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結晶。
   但是成渝鉄路不僅爲西南人民所熱愛,而且爲全國人民所關懷,全國工人階級,特別是全國鐵路職工曾給予成渝鉄路以巨大的支援。由東北、華北、華東等地運來的鋼胚、橋樑、機器、機車、車輛、工具等等,每月有數千噸。資材所經之處,運輸工人首先搶運,甚至自動要求減低運價。更重要的是鐵路幹部的支援。全國各路局在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領導下分別調派一千二百多名鐵路幹部入川,担任成渝路的各項管理工作。在築路過程中,又調來橋工隊,養路示範隊,號誌隊及各種助勤隊,給了成渝鐵路以極大的幫助,並爲成渝鐵路培養了一批新幹部。
   蘇聯先進經驗的指導和幫助對於成渝鐵路的修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渝鉄路上,處處都表現出蘇聯專家的貢獻。成渝鐵路的鋼軌是蘇聯專家幫助設計的。蘇聯專家建議採用「分層填土打夯法」。蘇聯專家並建議在隧道、涵洞的墟上和橋墩上用柏油敷設防水層,使工程更加堅固。蘇聯專家的卓越技術使成渝路重要橋樑提前完成。甚至像釘道釘之前先在枕木上鑽眼以防枕木破裂,這樣細緻的問題,蘇聯專家都作了具體幫助。
   成渝鉄路的建設成功是人民民主制度一個巨大勝利。在一九五〇年成渝鉄路開工時,不少人懷疑是否能修得成,懷疑是否修得好,是否修得快。人們受反動統治者的欺騙已四十多年,這種懷疑是並不奇怪的。但事實消除了這種懷疑,給了人們以信心。當修建之初,人民政府的處境確是困難的,西南甫吿解放,國民黨特務土匪猖獗一時,各種生產尚未恢復,財政情况尤其困難,鋼軌、枕木毫無着落,職工只有一千多留用人員。但是一切困難都被戰勝了。在毛主席指示下,中央人民政府鉄道部决定修建成渝鉄路的基本方針是:「依靠地方,羣策羣力,就地取材」。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政委員會,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及西南各人民團體都執行了這一方針,動員了行政區一級到鄉村一級的黨政軍民力量參加這一巨大建設工程。成渝鉄路終於在短短二年之內修建成功了,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戰勝困難完成國家建設的一個重大勝利。(新華社重慶卅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