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2014
颗粒名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并列题名: 訪問革命歷史紀念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三十一週年紀念的前夕,記者訪問了在上海的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
关键词: 共產黨 革命 纪念

内容

新華社記者楊瑛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三十一週年紀念的前夕,記者訪問了在上海的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她包括中國共產黨成立時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會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設立在上海的第一個總部的故址,以及黨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毛主席和其他幾位從外地來上海的代表們的臨時宿舍。這是中國人民革命及世界人民革命歷史上最値得紀念的地方之一。
   全國解放之後,上海和全國人民都迫切地希望訪問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世界各國來到上海的外賓們也常問起這個有意義的地方,要求去瞻仰。但是,三十年來,上海已經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不僅路名、門牌改換了許多次,甚至連房子都改了樣子了。作家蕭三所著「毛澤東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一文中說:中國共產黨是在上海蒲柏路的女子學校裏成立的,但是現在的蒲柏路那裏有什麽女子中學呢?就是住在這裏已經有二十年的人家,也不知道這裏曾經有過什麽女子學校。在千萬人民股切的期望下,中共上海市委在去年黨的生日的前一月,就派專人去調查察勘。儘管那些房子已經變了樣子,或者已經不知道更換了多少個房主了,但是在羣衆和一些老同志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這個爲千千萬萬人所嚮往的地方。這些房子裏原來住着幾十家人家,他們連做夢也想不到中國共產黨就誕生在他們住的地方。當他們知道這一點以後,都感到萬分的光榮,自動要求讓出來,以便好好保存這個偉大的歷史遺蹟。
   現在這些房子都已經按照三十年前的樣子進行了修建,幷把它闢爲革命歷史紀念館,以留作永久的紀念。
   革命歷史紀念舘分做三個部分,位置在舊法租界法國公園(即現在的復興公園)的東北邊,相距幷不遠。這些都是最普通的弄堂房子,但是就在這些極平常的屋子裏,中國革命的先進分子開始了偉大的革命事業。
   望志路一〇八號(即現在的興業路七十八號)是一座兩樓兩底的住宅,三十一年前的七月一日,中國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所選派的十二位代表,就是在這幢房子的前樓舉行了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當天晚上八點鐘左右,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就在這裏誕生。這是一間臨街的小樓,長方形的房間裏,幾乎只能放得下一張會議枱和周圍十來張櫈子,房間裏的陳設就是這樣簡單。會議進行到第四天,會議室的門忽然被一個陌生人推開了,他把頭伸進來,假裝着找人的樣子,問了一個人的名字就溜走了。十分鐘後,法國巡捕房就開來了抓人的卡車,許多巡捕到房間裏來搜索,但是開會的人們早已疏散了,帝國主義者夢想折死這株中國人民革命的幼苗,幷沒有成功。次日,代表們就離開上海,到嘉興南湖的小船上,繼續舉行會議,幷於當天結束了大會的議程。就在這個小樓上,中國共產黨通過了第一個黨章,選舉了黨的中央機關,組成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爲目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爲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的政黨。現在,就是在這小樓上所成立的黨——中國共產黨,它經歷了長期的艱苦鬥爭,已把中國人民帶領到了勝利的大道上。
   由望志路一〇八號出來,向西,不要五分鐘的行程,就到環龍路(即現在的南昌路)漁陽里(即現在的銘德里)二號。這也是一座兩樓兩底的住宅,樓下前面一間是客廳,放着一張大菜檯,兩旁邊,放着八張有靠北的木椅子,這是當年的革命者經常聚會的地方。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總部就設在這裏。從一九二一年到一九二三年,中國共產黨在這裏領導着上海和全國的工人運動和人民革命運動。毛主席也曾一度在這裏工作。
   再向東南,到太倉路七十八號,這裏便是過去博文女校的原址。這是一幢三樓三底的靠街房子,三十一年前七月裏,學校裏已經放了暑假,空空的只留下一個校工和廚子,毛主席等來開會的代表就借住在學校的東廂樓上。東廂樓分前後雨間,前面一小間,靠東壁放着一張床,床的北頭靠窗的地方,放着一張老式的書桌,書桌右旁,放着毛主席的半身石膏像,它告訴每一個來訪問的人這裏就是毛主席曾經住過的地方。後廂房裏排着四張單人床,這是董必武等同志所住的。在會後的休息時間,毛主席就經常在這間小廂房裏踱來踱去,精心地思考着如何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正確地運用到中國革命實踐中來。我們記得,就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反對「左」傾和右傾機會主義的鬥爭中,毛澤東同志等提出了正確的主張,他們的正確的意見,在大會上取得了勝利,這樣就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和政治路綫的基礎,造成了以後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與中國革命運動開展的先决條件。
   在望志路一〇八號的革命歷史紀念舘的樓梯對面的牆上,掛着一塊毛主席親筆題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匾額。是的,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裏燃起了中國人民革命最初的火把,今天,革命的勝利的光芒,已照遍了全中國,毛主席就是中國人民的太陽。參觀了革命歷史紀念館,人們會再一次深切地體會到中國革命的勝利并不是輕易得來的!每個人都會這樣想:我們一定要加倍地努力工作,十分珍視革命的勝利成果!(新華社上海三十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楊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