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私營達昌綢廠老年技工姚臣俊改進織素縐緞機台龍頭獲成功使工作效率提高次貨大為減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880
颗粒名称: 湖州私營達昌綢廠老年技工姚臣俊改進織素縐緞機台龍頭獲成功使工作效率提高次貨大為減少
分类号: F427.71
摘要: 1952年6月,湖州市私營達昌綢廠老年技工姚臣俊同志,在黨和工會的培養、敎育下,政治覺悟日益提高。他開動腦筋、找出竅門,改進織素縐緞的機台龍頭已獲得成功,使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十六,次貨也大爲減少。
关键词: 技术工人 绸厂 工作效率

内容

(本報湖州訊)湖州市私營達昌綢廠老年技工姚臣俊同志,在黨和工會的培養、敎育下,政治覺悟日益提高。最近他開動腦筋、找出竅門,改進織素縐緞的機台龍頭已獲得成功,使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十六,次貨也大爲減少。
   姚臣俊同志是一個已有三十多年工齡的老年工人,解放後,他在黨和工會的不斷敎育下,認識到工人階級已經是國家的主人翁了,在生產戰綫上應該發揮高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他一貫刻苦耐勞、悉心鑽研,到處找竅門、動腦筋、爲國家創造和節約財富。近來他在一廠孫發寳同志的機台上看到織素縐緞經常出毛病,要拆擋子,使原料損耗很多,他想:「毛主席號召大夥『增產節約』,爲的是支持最可愛的人早日打垮美國强盜;為的是積累國家建設資金,早日走向社會主義,使大夥過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自己難道可以不聽毛主席的話嗎?」因此,他開動腦筋找出了造成毛病的原因:因爲原來用環球龍頭、閘刀龍頭、萬寳龍頭織素縐緞,最容易造成「多起」、「少起」的毛病,過去該廠因此而造成的次貨即達百分之五以上,而且用這些龍頭必須要配上花紙板六十張,每年要換三次,以每張一千一百元計算,每台機子每年就要化費十九萬八千元;一發生毛病,便要將織好的綢拆掉四、五寸,拆下的五錢到一兩的緯絲就變成絲吐頭,拆的功夫又要化上半個鐘頭,這樣既浪費原料和工時,又降低了產品的質量。姚臣俊同志經過細心的研究,把原有的環球龍頭和花板拆掉,另用廢鐵併起來製成了雙開口龍頭(即提花龍頭),以一只四轉一輪、二只五轉一輪的雙枕頭代替了花板,原來起十翻槓用十只針改成用二十只針,使每只針子的負重量由原來二十斤降低到七斤,因而減輕了起槓的重量,轉動益趨靈活,速度亦由每分鐘織一百二十梭增加到一百三十梭,使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十六,每台機子的日產量可增加五尺以上;而且「多起」、「少起」的毛病基本消滅,次貨也大爲減少,使產品的質量提高。姚臣俊同志的創造,對積累國家財富是有很大貢獻的,湖州市紡織工會已號召全市織綢工人推廣他改進機子的方法和經驗,爲偉大的祖國創造更多的財富。(達昌綢廠工會、炎勳、徐宜勇)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姚臣俊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湖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