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聞處發表謬論支持美帝強迫扣留戰俘新華社記者評論揭穿了它的騙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125
颗粒名称: 英國新聞處發表謬論支持美帝強迫扣留戰俘新華社記者評論揭穿了它的騙局
分类号: D609
摘要: 1952年6月8日,新华社記者評論英國新聞處發表的哈德遜的一篇荒謬絕倫的評論指出其荒谬骗局。
关键词: 英国 美帝国主义 新闻处

内容

(新華社開城八日電)本社記者評論英國新聞處發表的哈德遜的一篇荒謬絕倫的評論說:
   全世界人民現在已經清楚地看到,朝鮮停戰談判之所以陷於危險的僵局,就是因爲美方企圖用所謂「自願遣返」的荒謬原則扣留我方大批被俘人員。英國人民以至全世界人民對於美方這種完全蔑視人類道義和國際公約的行為,已經表示了極大的憤怒。爲了繼續欺騙英國國內的廣大人民,英國的官方宣傳機關英國新聞處正在不斷製造謊言,企圖掩沒事實的眞相。英國新聞處在二日發表的哈德遜所作的評論:「朝鮮的戰俘問題」,就是這樣的一篇縱然煞費苦心、但仍然製造得極不成功的謊言。
   哈德遜首先爲美方這一使停戰談判陷於僵局的所謂「自願遣返」的荒謬主張捧場,把它稱做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聯合國方面决不能退讓的」問題。哈德遜在這裏不惜背棄了全世界一切文明國家所公認的在停戰後遣返全部戰俘的日內瓦公約的莊嚴原則,從而暴露了自己乃是美方蓄意拖延和破壞停戰談判的支持者。
   哈德遜在評論中爲美方所謂「甄別」辯解,但這種辯解的毫無道理是十分顯然的,因爲盡人皆知,所謂「甄別」是完全違反日內瓦公約的原則的,因此根本是不能承認的。日內瓦公約上規定交戰雙方有義務遣返戰俘,而並沒有任何規定可對戰俘進行所謂「甄別」。哈德遜顯然再不敢援引或曲解日内瓦公約的任何條文,只好轉而竭力想使人們相信美方的所謂「甄別」是「在公道和秩序良好的情况下進行的」。可是前美方戰俘營負責人柯爾生的供詞已經使美方的所謂「甄別」的眞相大白於世,使美方在全世界大爲「丟臉」;爲了再度證明美方的「公道」,哈德遜又附和美方的另一個「重新甄別」的荒謬主張。哈德遜這種拿美國人的一個荒謬主張來替美國人的另一個荒謬主張辯護的手法,是十分可笑的。哈德遜估計「重新甄別」的一個後果說:「原來拒絕遣返的戰俘中有相當一部份人改變了主意,表示他們願意回家」,可是哈德遜却不敢提出因此人人要問的一個問題:「那麽當初是誰逼迫他們不願回家的呢?又是怎樣逼迫他們的呢?」關於這樣一個原則性的問題,哈德遜只好避而不談,也顯然不敢談到。這就恰恰證實了美方的所謂「甄別」與「重新甄別」的徹頭徹尾的虛僞性。
   爲了支持美方的强迫扣留我方被俘人員的要求,哈德遜援引了一九四九年的日內瓦公約的某些條款。哈德遜這種用莊嚴的國際條約來掩飾美方醜惡的犯罪事實的企圖,不能不使他自己陷於邏輯上的極度混亂。哈德遜一方面爲美方迫害和虐殺朝中戰俘罪行找尋根據,把美國和英國都親自簽了字的一九四九年日內瓦公約,說成是「對英國或美國政府都沒有約束力的」,但另一方面却又說什麽它們「渴望確用它們在進行朝鮮戰爭當中承認國際法的原則」,願意遵守一九四九年的日內瓦公約。哈德遜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絲毫不能替美方開脫什麽責任,它只史加證實了美國前戰俘營長官柯爾生的供詞中所透露出來的眞情,這就是:以「日內瓦公約遵守者」自居的美國侵略者,正在「不受約束」地迫害和屠殺我方被俘人員。它也證明了美國和英國政府對於自己簽了字的日內瓦公約根本就無意遵守,就像它們背信棄義地抛棄其他的許多國際協定一樣。
   爲了替已經破產了的「自願遣返」的荒謬主張辯護,哈德遜竟不惜曲解日內瓦公約的條文。哈德遜無法否認:公約第一一八條規定:「積極敵對行爲終止後,戰俘應即予釋放和遣返,不得遲延」;第七條又規定,「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戰俘不能聲明放棄本公約所賦與的權利。」可是哈德遜說,這個公約所賦予的權利是給予「戰俘個人」的,而不是給予國家的,以此來爲美方的强迫扣留我方戰俘辯解。哈德遜在這裏肆意地作了最無恥的曲解。誰都知道,日內瓦公約之所以規定戰俘不能放棄公約所賦予的權利,就是爲了保護戰俘的利益,使他們得以不致在戰俘營中遭受迫害,並且在敵對行動結束以後能够回家重過和平生活。朝中雙方根據日内瓦公約力爭戰俘全部遣返、也正是爲了保護戰俘的這種個人權利。哈德遜顯然從日內瓦公約裏找不到一條給予戰俘以「不回家的權利」的條文,把美方強迫扣留我方被俘人員說成是「戰俘個人權利」,而把我方被俘人員在戰後遣返回國的合法權利却說成是「荒謬絕倫」的。人們可以看到,荒謬絕倫的不是別人,正是哈德遜自己。哈德遜强調戰俘的「個人權利」,好像美方眞正是戰俘「個人權利」的保護者似的。可是美方究竟給了戰俘什麽樣的個人權利呢?只要看一看美方自己透露出來的巨濟島戰俘營的眞相,就可以知道美方所給予我方被俘人員的「個人權利」,就是「侮辱、酷刑、强迫寫血書抗議、威逼、禁閉、集體屠殺、槍殺和機關槍掃射,使用毒氣、細菌武器、原子彈實驗對象」。爲了保護這種「個人權利」,按照哈德遜的說法,美方才决定不把我方被俘人員送回他們為之而戰鬥的他們的祖國,而把他們重新武裝,送給他們所堅决反對的中朝人民的死敵——蔣介石和李承晚的傀儡政權去。在哈德遜的「戰俘個人權利」的美麗的幕布後面,正在演出一齣血淋淋的强迫武裝戰俘的慘劇,這已經是盡人皆知的事實。哈德遜還能欺騙得了誰呢?
   哈德遜最後提出了另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論點,這就是日内瓦公約沒有否認「政治逃亡者」在別國居住的權利。政治逃亡者的避難權和規定戰俘的待遇與權利的日內瓦公約有什麽相干呢?日內瓦公約的哪一條承認了或者提到了戰俘應該算做政治犯呢?哈德遜在這裏自知理屈,不敢提到「戰俘」字樣,但他的目的顯然企圖把我方被俘人員說成是政治犯,並且根據這樣荒謬的理由而證明應該扣留他們。哈德遜的可恥企圖,就在朝鮮停戰談判中插進了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越出了停戰談判不涉及政治問題的範圍。哈德遜在這裏暴露了他自己是多麽無知。哈德遜連朝鮮停戰談判的範圍都不知道,又有什麽資格來寫關於「朝鮮戰俘問題」的評說呢?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哈德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英国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