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宣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054
颗粒名称: 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宣言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6月8日,当代日报登载了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通過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宣言」的内容。
关键词: 亞洲 太平洋 和平 會議 宣言

内容

(新華社北京六日電)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通過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宣言」,全文如下:
   我們,出席這次一九五二年六月三日至六日在北京舉行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籌備會議的,來自亞洲、澳洲、南美洲、北美洲二十個國家的四十七位代表,向亞洲及太平洋區域的人民提出一個迫切的呼籲,那就是,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各國人民團結起來,加强和擴大保衛和平的運動。
   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說着不同的語言。我們雖然抱着各種不同的政治見解和宗敎信仰,然而我們却代表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各國人民爭取和平的共同意志。我們深切知道人民要求和平而厭恨戰爭;人民反對侵略亦決不侵略別人;人民要求貿易來往而反對禁運和封鎖;人民願意互相瞭解、互相友好而不願意遭受阻礙和隔絕;人民需要豐衣足食的生活而痛恨原子彈、細菌彈和化學武器。
   然而在今天,我們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各國十六億人民的善良願望,却正在遭受着戰爭和備戰的魔影的威脅。
   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長久以來就迫切地要求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在朝鮮停戰,以便結束朝鮮人民所遭受到的慘重災難,並為和平解决遠東問題開闢道路。現在這個停戰正在被延遲中。與此同時,極殘酷的濫施屠殺的武器之被使用,使戰爭反而有擴大的危險。此外,在亞洲其他地方,譬如在越南和馬來亞,現有的軍事衝突也正在使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重大損失,並危害及其他地域的和平。
   在日本强施單獨對日和約及軍事協定,違反了現有國際協定,違反了日本人民想通過眞正對日和約來獲得完全獨立及和平生活的願望。這樣就給日本人民帶來新的苦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侵略性的日本軍國主義,曾使亞洲及太平洋區域的各國人民遭受重大災害。現在這些人民又感受到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威脅。由於有外國軍隊駐在日本領土,日本人民也有被捲入新戰爭中的危險。
   在整個亞洲及太平洋區域,許多國家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受到侵略性的協定的危害。這些協定使人民背負了軍備的重担,使他們的國境內駐紮着外國軍隊,並剝奪了人民所需要用於自己福利及經濟發展的資源。廣泛的備戰和越南、馬來亞等地現有的軍事衝突使民族解放運動和保衛民族獨立運動受到日甚一日的鎭壓,而這種運動,由於其旨在結束民族壓迫和民族奴役,對於爲各國和平共存創造基礎,是有極大貢獻的。在戰略的藉口下,國家相互間自由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日益受到阻撓,而這種交流對於人民的興旺與人民間的相互瞭解是非常必要的。
   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各國人民爲了和平而採取一致行動,就能够改變這種情勢,就能够結束亞洲一切現存的和潛伏的衝突,並打退戰爭的威脅。如果他們能够把要求和平的共同意志,變成保衞和平的團結一致的力量,就能够贏得和平的條件,以保證完全的民族獨立,終止他們現在所正遭受着的由擴軍備戰所帶來的災難,就能够在各民族平等及各民族有權處理自己的事務而不受外來干涉的基礎上,保證不同政治經濟制度的國家和平共存;就能够使要求和平解决國際分歧和達成大國協議的聯合國憲章的原則與精神得以實現;就能够通過國際裁軍和禁止原子武器、細菌武器、化學武器及其他大規模屠殺的武器等方法,來停止浪費財富的擴軍競賽;就能够摧毀一切阻撓世界貿易及人民間文化交流的障礙。
   和平不能坐待,和平需要愛好和平的人民團結起來爭取。
   與世界其他地區抱有同樣願望的愛好和平的人民結合在一起,亞洲及太平洋區域的人民是能够使和平戰勝戰爭的。
   爲了達到這個偉大的目的,我們號召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各國的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士和社團,不分政治見解、宗敎信仰、民族差別和職業種類,都在各國業已組成和行將組成的籌備委員會的推動之下,更廣泛地團結起來,展開關於上述這些問題的討論,並選出代表來,以便在短期內在北京舉行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來協商並求得鞏固本區域的和平與安全的有效方案。
   我們要求亞洲及太平洋區域以外的各國愛好和平的人民和社團,給予我們以熱烈的支持和寶貴的意見。
   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各國的人民業已在熱烈響應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的發起和籌備上,表現出了偉大的團結力量。這力量顯然還在繼續增長和擴大中。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各國人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這個力量,因而對保衛和平運動的勝利懷有堅定的信心。
   亞洲及太平洋區域的和平如能確保,那對於世界和平就會有莫大的貢獻。
   讓我們更廣泛地緊密團結,更堅决地一致行動,更堅强地把保衛和平的崇高事業担當起來。
   人類理性和國際正義必定會戰勝侵略的暴力和戰爭。
   一九五二年六月六日——北京
   郭沫若,瓦丁姆·科熱夫尼科夫,劉甯一,楊白蓮,□
   沙願·都拉叻,亞達·布龍漢,范伊爾德,艾·吉策爾
   特,詹·搏爾頓,斯蒂芬·馬金多,吳拉,吳苗密,宇
   登帕敏,吳埃支,吳昆蒂,德欽盧埃,瑪麗·詹尼遜,
   撒拉南卡拉,何塞·萬徒勒里,陳叔通,南漢宸,吳耀
   宗,李德全,高善必,辛格,雅尼克,蘇魯梭,蘇瓦蒂
   ,蘇約尼哥羅,高良富,帆足計,宮腰喜助,朴正愛,
   田東赫,曾雪虹,艾里·哥爾達利,拉斐爾·門德斯,
   巴扎爾·錫林迪布,路易·艾黎,柯特奈·艾啓赫,霞
   庫爾,吳拉姆·穆汗默德·汗,馬紐爾·柯魯茲,□巴
   色·颯順呑,約翰·金斯伯利,賀捷耶夫,伊凡·格魯
   森科,黎眞芳,約翰·達爾,顧里亞耶夫,桑頓,尤索
   夫(代表全印工會大會簽名的列席代表)。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沫若
相关人物
劉甯一
相关人物
楊白蓮
相关人物
沙願·都拉叻
相关人物
亞達·布龍漢
相关人物
范伊爾德
相关人物
艾·吉策爾特
相关人物
詹·搏爾頓
相关人物
斯蒂芬·馬金多
相关人物
吳拉
相关人物
吳苗密
相关人物
宇登帕敏
相关人物
吳埃支
相关人物
吳昆蒂
相关人物
德欽盧埃
相关人物
瑪麗·詹尼遜
相关人物
撒拉南卡拉
相关人物
何塞·萬徒勒里
相关人物
陳叔通
相关人物
南漢宸
相关人物
吳耀宗
相关人物
李德全
相关人物
高善必
相关人物
辛格
相关人物
雅尼克
相关人物
蘇魯梭
相关人物
蘇瓦蒂
相关人物
蘇約尼哥羅
相关人物
高良富
相关人物
帆足計
相关人物
宮腰喜助
相关人物
朴正愛
相关人物
田東赫
相关人物
曾雪虹
相关人物
艾里·哥爾達利
相关人物
拉斐爾·門德斯
相关人物
路易·艾黎
相关人物
柯特奈·艾啓赫
相关人物
霞庫爾
相关人物
馬紐爾·柯魯茲
相关人物
巴色·颯順呑
相关人物
約翰·金斯伯利
相关人物
賀捷耶夫
相关人物
伊凡·格魯森科
相关人物
黎眞芳
相关人物
約翰·達爾
相关人物
顧里亞耶夫
相关人物
桑頓
相关人物
尤索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