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縣東屛鄕改進代耕工作實行固定代耕保證增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9925
颗粒名称: 三門縣東屛鄕改進代耕工作實行固定代耕保證增產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三門縣花橋區東屛鄉由於過去對代耕工作不够重視,因而影響了軍屬的生活問題。1952年6月,浙江省府民政廳派人去該鄉檢查,發現該鄉代耕工作的確是存在許多問題的。
关键词: 代耕工作 粮食产量 军属

内容

(三門訊)三門縣花橋區東屛鄉由於過去對代耕工作不够重視,因而影響了軍屬的生活問題。鄉的領導幹部對上級代耕工作指示,也未作具體研究和佈置,只作了一般號召。最近省府民政廳派人去該鄉檢查,發現該鄉代耕工作的確是存在許多問題的。鄕的優撫委員會組織流於形式,旣無專人負責,又未建立檢查制度,自去年五月間成立至今,即未開過一次會。該鄉過去的代耕是採取包耕的,把軍屬土地包到小組或戶裏,勞力負担很不合理,代耕戶也是指定一些落後分子或兵痞懶漢,因此使軍屬土地荒蕪,產量很少,影響了軍屬的生活。
   經過檢查後,該鄉領導已開始重視起來,當即召開全鄉幹部、代表會議,總結過去的工作缺點,幷佈置了今後的工作。鄉長楊義路對過去領導代耕工作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作風也作了檢討和批判。在會上指出了代耕工作是重要的政治任務,加强代耕領導是擁軍優屬、保證軍屬田地豐產的重要一環。幷整理了鄕的「優撫委員會」,增選副主任一人,更選委員二人,推定專人負責,建立優撫工作檢查制度。在羣眾中也進行廣泛宣傳敎育,使全鄉建立起固定代耕制度。羣眾對這一制度也表示熱烈擁護,認爲固定代耕負担公平合理。如南林村村長楊義貝說:「過去我對軍屬照顧不够,以後一定把軍屬田地代耕好」。長林村代耕戶楊義光也說:「現在代耕辦法好,我把軍屬田地一定種好」。
   代耕土地及代耕戶確定後,即召開評產會議。會前分別召開軍屬、代耕戶座談會,首先打破軍屬產量要高、要多及代耕戶產量要低、田要近又要好等思想。並先按常年產量評定一戶作爲評產標準,這樣就很快的完成評產工作。接着又召開一次軍屬、代耕戶座談會,首先進行抗美援朝愛國主義敎育,並說明愛國增產的意義,然後由軍屬和代耕戶展開座談討論。經過座談討論後,軍屬、代耕戶對愛國增產競賽的認識提高,普遍認識到愛國增產運動是毛主席的號召,是我們當前的中心任務。軍屬、代耕戶紛紛表示態度。如東屛村代耕戶陳金垚(農會主任)說:「保證把軍屬土地增產三成」,並向其他代耕戶挑戰,勞動模範陳尙達也馬上應戰說:「我今年代耕軍屬一畝一分六地,毛主席號召增產,我一定把軍屬田先增產,如不把軍屬田代耕好,就對不起毛主席,我保證增產二成」。接着軍屬也表示態度,如軍屬陳正花感動地說:「代耕戶增產二成,我一定增加肥料二成,共同搞好增產。」結果全部的代耕户都提出增產二成至三成的保證,並把增產寫在合同上。軍屬拿到合同後,心裏非常滿意。如軍屬陳武見的娘說:「毛主席領導好,使我們有好日子過。土改時我分到田地,現在產量又有保證。」她開會回去後,馬上找小學敎員寫信給她的兒子說:「土改分來的田,政府把我代耕了,同志們也常到家裏來看我,對我很親切關懷,我的生活决沒有問題。希望你在外面安心工作,保衛祖國。」
   (通訊員張言親)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張言親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