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大聯歡」教育了我我們應該為和平事業而奮鬥代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9839
颗粒名称: 「世界青年大聯歡」教育了我我們應該為和平事業而奮鬥代郵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6月5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关于「世界青年大聯歡」教育了我我們應該為和平事業而奮鬥代郵的来信。
关键词: 世界青年大聯歡 和平事業 奮鬥

内容

編輯同志:
   我以興奮、愉快的心情,看了電影「世界靑年大聯歡」。它有力地鼓舞、敎育了我——一個靑年學生應該堅决地爲和平事業而奮鬥努力。
   從影片中,我們看到了我們靑年一代的强大力量。在柏林,匯集了各個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服裝、不同語言的青年,團結一致,熱情地狂歡着,這是對新戰爭挑撥者的大示威;是保衛和平力量的大檢閱。它明確的告訴了戰爭販子:人類需要友愛,而不是仇恨。如果他們胆敢挑撥戰爭,靑年們團結行動起來,就有力量打敗它!
   影片也告訴我們,爲和平、自由而戰鬥的中國青年,在國際所受到的尊敬和愛戴的情形。如我們中國青年代表團一到德國柏林後,就普遍受到德國人民熱烈的歡迎,德國人民爲了表示對中國人民特殊深厚的友誼,特別佈置了一條「中國街」在大會中,中國靑年代表團也同樣受到一百零四個國家的二萬五千個青年代表的歡迎,他們看到中國代表團,興高采烈地鼓着掌,高呼着「毛澤東」、「斯大林」!這充分證明了我們新中國在毛主席英明的領導下,國際地位已經大大地提高了。我爲我生長在偉大的毛澤東時代做個靑年而興奮、自豪。我現在還是在學校裏求學,我一定要搞好我的工作和學習,勇敢地投入思想改造的熔爐中去,隨時獻身於和平事業,爭取做個名符其實的毛澤東時代的新靑年!浙江省杭一中學生徐惠民
   一、朱炳泉、何德森、傅作時、知微、倪熙庭、周水泉、汪連水、馮惠民、許人傑、袁士白、胡永泉、陳祖承、夏朝枝、來桂金、張維德、姚拓等諸同志:請示知詳細地址,以便寄奉稿酬。
   二、讀者同志:來信請單面直行繕寫,行輿行間酌留空隙,並於信末註明詳細地址,以便處理。·編輯部·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徐惠民
责任者
徐惠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浙江省杭一中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