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康藏公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9126
颗粒名称: 英雄的康藏公路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05月26日,当代日报刊登了我們人民解放軍進藏部隊,從去年到現在,一直都在使人難以想像的艱苦情况下,興修着從西康到拉薩去的一條公路的情況。
关键词: 戰士 築路 解放軍

内容

新華社記者千峯
   爲了建設和鞏固我們祖國的西南邊疆,爲了把新中國的幸福生活帶給解放了的西藏同胞,我們人民解放軍進藏部隊,從去年到現在,一直都在使人難以想像的艱苦情况下,興修着從西康到拉薩去的一條公路。
   我們翻開地圖便可以知道這是一個何等艱難的工程。它必須跨過那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康藏高原,越過無數個南北橫亙的高山峻嶺。過去在這條路綫上活動的僅有稀稀落落的藏族商人,和唯一能够充當交通工具的牦牛。他們每天只能走三四十里路,從康定到拉薩最少需要一百多天。而且一年之中眞正適於通行的時間只有四五個月,其他半年以上,幾乎都被雨、雪和嚴寒的氣候緊緊封鎖着。
   這是一個舉世無雙、艱巨而浩大的築路工程。
   我曾坐着汽車爬過高插雲層之上的二郎山,跨過了急湍的大渡河,然後再翻越覆蓋着皚皚白雪的折多山而到達甘孜。這是這條公路最東的一段,據說這段工程和現在修築的來比還算較輕易的。但就這樣一段,已够使我們從心底裏驚服了。過去人們都說川黔公路工程的艱巨是有名的,但拿川黔公路來和這裏相比,那簡直算不了什麽。
   修築這條公路需要克服許多特殊的困難,因此也就需要許多特殊的條件。其中技術和器材的條件固然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而是更寶貴的東西。這就是需要一大批眞正具有最大的勇敢,具有最堅强的毅力,和在祖國的任務面前隨時可以犧牲自己一切的人。我在這條修築中的公路上,眞正看到了這樣一些人。他們是築路的解放軍戰士。
   現在我就來說一個例子:
   康藏高原拔海二千公尺以上的地方都已是雪綫了。在雪綫以上的地方,即使夏天也時常覆蓋着白雪。但我所說的這些築路的戰士,在去年冬天已經來臨的時候,浩浩蕩蕩地開上了拔海五千三百公尺的雀兒山頂。
   因爲空氣的稀薄,他們走幾步路就被迫站住喘半天氣。叫嘯着的寒風刮在臉上像針扎似的疼痛。吐一口吐沫還沒有落地就已經凝結成冰花。但他們是一羣眞正勇敢的戰士,依然地向高處攀登着,嘴裏說着互相鼓勵的豪語:「雀兒山再高,沒有我們的脚底高。天氣再冷,沒有我們的熱血熱。工程再艱巨,沒有我們的意志堅!」
   他們雖然在來到這個工地以前,每個人就下了决心準備着吃大苦,但是山上的條件比他們原來想像的更險惡。這裏的溫度平均在零下二十度。地上的積雪起碼有一兩公尺厚。燒柴要用往返一天的時間回到半山腰裏去揹。鍋裏的水老是燒火也不見開,做熟一鍋飯起碼要化五個鐘頭。吃的水完全要用雪來慢慢地溶化,十三羅筐雪塡進去才能化一鍋水。
   但是就是這些困難也沒有把我們勇敢的戰士們嚇倒。他們普遍的流傳着一句話:「只有人能克服困難,沒有困難克服人的!」
   他們把地上的積雪剷平,在上面搭起了帆布帳棚。積雪上面再舖一層稀疏的樹枝,這就成了睡覺的床舖。當然這種床舖底下的積雪和人體挨得近了也還是會溶化的,有時它甚至濕透了被窩,但是我們樂觀的戰士却有了開玩笑的资料。他們說:「我們比大城市裏還闊氣,睡的是鋼絲床,床底下還有自來水呢!」
   他們是一羣眞正的、在任何困難的情况下都抱着樂觀態度的英雄。我曾經聽到他們把這種眼前的生活編成了快板在一個娛樂晚會上歌唱:
   「雀兒山頂喜洋洋,
   竹籃子打水鋼絲床,
   下山坐的無軌電車,
   躺在床上聽雨響。」
   普通一個人來到這種拔海五千三百公尺的高處,你就是呆着不動,也會被稀薄的空氣悶得頭昏腦脹。但我們這些築路的戰士,却表現得這樣堅强,他們到工地上把大衣一摔,拿起鋤頭就是接連不斷地刨他個十個小時。這裏有許多可歌的故事。有一次一個工地上下起了大雪,歇工號一陣接一陣地催促着停工,但誰也不肯先放下手裏的工具。最後這個單位的首長親自命令共產黨員帶頭停工,這樣才把隊伍收了回來。
   在這個山上有着許多高達數丈的岩石壁嶂,但是公路必須從這些岩石的位置上經過。因此我們的戰士就像猿猴似地爬到石崖上去進行爆破。担任這種爆破是極爲危險的,但每次這樣的任務來到,都有成千成百的英雄們舉起手来爭奪着。這座高出雲霄的山頂上,留下了我們這些築路英雄的不朽的事業,也留下了我們許多可敬可愛的英雄們的血跡。共產黨員史擘忠就是我所知道的一個。他在一次爆破岩石中全身負了重傷,但在停止呼吸以前他沒有忘記了自己的任務,他對他的營長說:「我恐怕不能完成全國人民交給我的希望了。我對不起西藏的同胞。請你敎育全體同志,一定要把雀兒山打通!」
   當我離開甘孜的時候,雀兒山上的公路已經通車。我們可愛的築路的英雄們,正把這條貫通康藏的大道向着昌都推進。(新華社北京二十五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