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越劇曲調的自流傾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9092
颗粒名称: 糾正越劇曲調的自流傾向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2年5月25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糾正越劇曲調的自流傾向的文章。
关键词: 越劇 曲調 糾正

内容

在很長時期以內,雖然越劇的曲調比較單純,缺乏變化,但它是樸素的、純潔的;雖然它包含的情感不大豐富,其中感傷、悲哀的成份較多,不够愉快和健康,但它能恰當地表現當時農民眞實的生活情感和求生意志;雖然它在形式上比較地粗糙,但它是處在萌芽狀態時期的眞正的民間文藝。這表明它是羣衆自己所創造出来的,並且是爲羣衆所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
   目前流行的越劇曲調與當時演唱的已有很大不同。大家都知道越劇有老調新調之分,而新調中又分成了好些派別。總之,它是變得比較地複雜和多樣化起來了。這是由於越劇進入大都市之後,吸取和溶合其他戲曲曲調的內容,並根據演員自己演唱的體會和經驗,逐漸地加以變化和創造出來的,因此這種創造帶有很大的自流性和盲目性。特別是由於都市中資產階級藝術思想的影響,在創造上雖然也出現了一些較好的變化,但基本形態上,它却正朝着某一種惡劣的傾向自流發展着。
   越劇曲調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愈變愈趨於緩慢和低沉,這正是一種不好的傾向。如果說以前越劇□調還帶有一絲輕快的氣息的話,那末,現在就連這一絲輕快的氣息也不容易找到了。曲調悠長,只能發生「悅耳」這樣一點作用,而觀衆對劇詞意義的理解程度却要相對減少,如新京劇中多數都用「快板」和「二六」等,很少用悠長的慢板,他們已深切體會到在新戲裏用慢板是很不合適的。當然,我們不是一般的反對緩慢,對於像爵士音樂中的那種急躁和跳躍,我們也是不贊成的,但曲調的速度必須依據當時人物情緒的發展和變化,並符合現代人物的生活情感底特點,否則,就只是形式上的變化,與內容是毫不相干的。譬如越劇的淸唱,一般具有較大的感染力,聲調比較婉轉,感情充沛時很能够攝住觀衆的情緒,但目前有的演員却故意把淸唱的調門速度轉慢,甚至於一個字一個字唸出來,因此不但根本上不成其爲曲調,而且連「悅耳」的作用也失去了,當然更聽不出裏面還包含有何種成份的人物情感。有的唱詞很長,而發言却是斷斷續續的,如「××—××—××—××—××—××—×—×—×—」這樣一種曲調形式,再加聲音平板不變,缺乏節奏,那就不但把詞意全部割斷了,而且也把人物的情感割裂成無數小塊,支離破碎,絲毫聽不出這是一種表達思想情感的歌劇音樂,而好像是一個書獃子在背書,枯燥乏味,這樣的曲調,自然無法發揮它的強大的藝術力量,因此也自然無法完成它所企圖達到的宣傳和教育的目的。另如「十字調」的變化也正日趨於緩慢和低沉,結果並不能眞正表現出悲劇的氣氛來,因此也值得越劇工作者的猛省和注意。
   又有些演員一味玩弄音調,忽高忽低,忽長忽短,他並不根據人物情感底需要,只是在形式上耍弄花腔,結果只能給人們以官能上的一時的刺激,却不能在情感上賦予有效的說服力量。他們認爲這樣可以取悅於觀衆,使觀衆聽了引起注意,其實這是很笨拙的,人們聽了不但並不感到悅耳,而且勞動人民對於這種「怪腔」愈益感到與自己的情感拉遠了距離,他們還不如對越劇的老調感到親切有味。如舊越劇藝人屠杏花在梁祝哀史中唱「回十八」一段的七字調(唱片),表現了梁山伯對祝英台深切的愛情和天眞的想望,曲調所包含的這種情感正是十分眞實而動人的,它比起目前所流行的「玩弄聲色」的腔調,就要醇樸潔淨得多了。雖然老調比較地簡單和粗糙,但如果離開了原來曲調中積極健康的一面,離開原有情感上醇樸潔淨的部份而來談創造,那末,這種創造必然是要歸於失敗的。
   越劇爲了充實曲調的内容,使得情感更加豐富和多樣,因此常常嘗試着採用一些其他的曲調,這是應該的。但必須注意毫無選擇的亂用。譬如「雙看相」比較輕鬆愉快,因此如果套用在悲傷的場面裏,那就很不好。這種曲調又最好配合輕快的舞蹈,要載歌載舞,才更能充份發揮出它的音樂作用。用在敍事性的唱詞中,就不是一般能稱職的。又如「喧卷」這種曲調比較低沉,缺乏新鮮的情感,那是由於它在敬鬼酬神等特定場合中演唱用的,雖然也還保存有一定程度的民間藝術的成份,但實際上它已成為「廟堂藝術」形式之一,因此不經過很好的改造和取得羣衆的鑑別以前,一般地採用是不合適的。
   越劇曲調正在不斷變化並將繼續變化,因此越劇界必須與音樂工作者等取得合作協助,加以很好的掌握。由於越劇將成爲華東地區的新型歌舞劇,因此對於曲調的創造再也不能滿足於像過去那種自流的、盲目的狀態。爲了使曲調的内容達到愉快、健康,能够表達新中國人民勝利、喜悅的多樣的情緒,就必須糾正這種自流傾向,而開始作有步驟、有目的的創造。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耘耕
责任者
梁山伯
相关人物
祝英台
相关人物
屠杏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