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對待批評的不正確態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8545
颗粒名称: 糾正對待批評的不正確態度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思想改造運動在學校中已經開展起來了,這是一場激烈的思想解放鬥爭運動。
关键词: 思想 無產階級 原則

内容

思想改造運動在學校中已經開展起來了,這是一場激烈的思想解放鬥爭運動。這一運動開展得或好或壞,决定於老師和同學們是否能够正確的運用批評與目我批評這一武器。
   在思想改造的過程中,老師和同學之間互相提意見是極重要的。這是老師和同學們丟掉舊的思想包袱進到新的思想領域的推動力量。是從「舊我」中解放出來改造成「新我」的主要關鍵。首先,我們必須認識:無產階級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治病救人、與人為善的,是一種幫助,是階級友愛的表現;决不是要打擊人家,或故意要找人家的缺點來欣賞。能够批評別人,就是表示對人民的負責,對人民事業的忠誠。
   到目前為止,許多老師和同學對於批評與自我批評之一武器的政治意義還是認識不足的。因此在實際應用時,就會產生偏差。在批評人家時通常發生下列幾種不正確的情况。
   一、本來和某人是有「宿怨」的,滿肚子「氣惱」,平時沒有機會發洩,在小組會上就借人民的立場,發牢騷,洩自己的私憤,無原則地把受批評的人痛駡一頓,這種批評看起來像很嚴肅,實際上是極不嚴肅的,這樣是把批評庸俗化了,不但不能幫助人,而且還可能影響團結。
   二、有些人還打不破「面子」,怕傷感情。因此在小組會上初則守口如瓶,一言不發;繼則講幾句不關痛癢的話,藉以塞責。這樣的人、是對思想改造採取敷衍態度,證明他們還是以「明哲保身」的世故態度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自由主義態度來對付思想改造,這種態度不但對人無助,對己更是嚴重阻礙進步的東西。
   三、對別人的錯誤沒有經過仔細分析,沒有提高到無產階級思想水平上找出所以造成錯誤的思想根源,指出這種思想發展滋長對國家人民和自己前進的危害性,然後加以深刻的批判;而僅僅轉易地隨手拾來便是的給他帶上一頂不合式的帽子,弄得受批評的人莫明其妙。這種是違背歷史觀點、辯證觀點的,違背階級分析的方法的,因此是非馬列主義的批評,而僅僅是武斷。
   以上這三種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態度,都是錯誤的。造成以上錯誤態度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部分人對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偉大政治意義認識不足。所以他們還不能以「治病救人」的態度去對待批評。這些人顯然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意義體會得不够深刻。
   我們必須認識清楚: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有目的有原則的,同時是大胆的,坦白的,客觀的·誠懇的;决不是無的放矢或打擊別人,只有這樣的而不是別樣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才是進步的動力。同時我們更必須認識: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無產階級思想與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進行鬥爭的武器,所以,絕不能停留在事實敍述、現象羅列的階段;而是必須暴露這些事實後面的思想、這些現象後面的實質,幷以無產階級思想的原則、標準,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方法,對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嚴肅地分析其根源、批判其危害性,幷提出糾正的辦法。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