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甬江印刷廠技工孫祥根動腦筋改進配膠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8536
颗粒名称: 寧波甬江印刷廠技工孫祥根動腦筋改進配膠方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05月17日,当代日报刊登了寧波公營甬江印刷廠澆膠間技工孫祥根同志動腦筋改進配膠方法的故事。
关键词: 改進 技術 生產

内容

寧波公營甬江印刷廠澆膠間技工孫祥根同志,是一個多年的老工人。他對煎膠棍(這是印刷機上調油墨用的工具,用牛皮膠製成)技術很熟練,經驗也豐富。可是許多年來,孫祥根同志始終用老一套的方法製膠棍:十二兩牛皮膠,加上四兩甘油,在鍋中煎煮後,做成一條條膠棍。雖然孫祥根同志明曉得這種製膠棍方法不對,製出來的膠棍一到天熱就容易損壞,在膠棍上面結起一層皮來,每天一條膠棍就要用火油或熱水洗上三四次,不但直接影響機器壽命和印出來的成品字跡不清,而且人力、物力浪費很大,往往是天越熱澆膠間生活越忙,有時要整日整夜趕製,才能供應上印刷間需要,但是孫祥根同志寧願自己辛苦些,却不願意改進。
   是不是孫祥根同志眞不願意改良工作方法呢?不是的,孫祥根是一個很會動腦筋的技工,而且曾經想出改進辦法過,但是爲什麽他又不改良它呢?這裏有一個故事。
   孫祥根同志,原來是私營印刷廠工人。那時候,他曾經動腦筋想改進製膠棍方法,並向資本家建議好幾次,但是總沒有接受他的建議,相反的資本家更殘酷的壓迫他,天熱時,老闆在露天搭一座小灶,白天晒着太陽工作,連晚上一共要做十三小時。自這次打擊之後,他就消極了,以後再不願意動腦筋。
   直到去年十月,他到公營廠工作後,情緒又高起來。他想公營廠完全是工人當家作主,領導上一定會接受他的意見,於是又試驗起來。可是却碰到了有嚴重官僚主義作風的廠長,又碰了回來。這一下他更灰心了,以後他就悶聲勿響了。
   「三反」運動在甬江印刷廠開展後,有嚴重的官僚主義作風的廠長撤了職,全廠工人都發動起來,又把一貫欺壓工人的封建把頭氣勢打擊下去,工人眞正當了工廠的主人了。大家在新的領導同志領導下,大大地發揮了積極性,生產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十二。工廠裏出現了新的氣象。這時候,孫祥根又積極起來了,當他開始作第三次研究時,很有信心地想:「新的領導一定會採納我的建議的,這次我一定要把技術貢獻給祖國。」於是團結了另一個工人趙燾,進行試驗,爲了購買原料,親自到街上去買,用新的配製方法做成一隻膠棍,叫印刷間張和良試用。結果用了十四天,膠棍仍很牢固。這時孫祥根同志高興極了,馬上將好消息告訴領導,並繼續進行研究。這次,他得到了領導上和全厰工人的表揚。
   這個新的配膠方法,比原來要好得多,能耐熱到八十五度,節省許多人力、物力,初步統計,每年可爲國家節省人民幣四百七十餘萬元,工作時間一萬五千三百三十七小時,等於一千零九十七個工作日。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孫祥根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寧波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