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物,新作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8335
颗粒名称: 新人物,新作風
并列题名: ——記北京華北農業機器總廠新提拔的工人幹部張鳳泉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5月14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北京華北農業機器總廠新提拔的工人幹部張鳳泉的事迹。
关键词: 工人 提拔 領導

内容

新華社記者任志樵
   「三反」運動以後,許多工人積極分子被提拔到了領導崗位上。有些人懷疑:他們勝任嗎?讓我們看北京華北農業機器總廠的張鳳泉同志。他從車工場一個小組長被提拔爲供銷股股長,還不到三個月,職工們就誇獎他:「咱們老張,生產上是個好模範,供銷上是個好主管。」
   當領導上剛剛宣佈這個任命的時候,有些人確實是懷疑的。張鳳泉高小程度還不到,又不懂供銷業務,怎麽幹得了呢?但事實上他不但幹好了,而且勇敢地打破了陳規,給供銷工作帶來了嶄新的面貌。
   領導上交代任務時囑咐過他:材料佔生產總成本的百分之六十,要降低成本,材料的掌握是個大問題。他牢牢地記住了這段話。農業機器總廠做的都是定貨,銷路不成問題。供銷股要做的主要是採購和供應材料。既要供應及時,不悞生產,又要不積壓資金,以免增大成本,這是這個工作的基本矛盾。由於對祖國建設事業的高度責任心,他把這個基本矛盾抓住了。
   他發現倉庫裏積壓着大量的材料,其中甚至還有許多是一九四九年買來的。原來過去供銷股買料,從不考慮什麽積壓賢金,只要計翻科送來計劃,要多少就買多少,往往把一個季度甚至一年的材料一次買回來。至於貪汚分子和奸商勾結,用高價買來了許多冷貨,那就更不用說了。張鳳泉想:堆材料就是堆錢哪,這怎麽能降低成本?於是,他决心設法改變這個所謂「照令行事」的老規矩。
   有一次,計劃科要買八百噸生鉄。他知道已經給款還沒有進貨的有三百噸,倉庫裏還存着四百五十噸。三月份用去二百多噸,還剩五百多噸。因此;他徵得計劃科同意,只買了三百噸。僅僅這一筆,就少積壓資金七億元左右。
   既要向國家和人民負責,就要有勇氣克服一切困難。當初,有些人不滿意他這樣「多事」。四月初,到東北去買的木料還沒有到,木工場向計劃科要求先在北京買三百立米木料做犂轅。但是在北京買價錢要比東北貴一倍。張鳳泉同志接到這個任務,先了解了一下倉庫□存量,知道裏邊還有二十萬斤碎料。這些碎料,做犂轅還是可以的。他决心節省這一部分錢。第二天,他到木工場去動員工人同志用碎料。當時就有些人不滿意,冷言冷語地說:「上級都同意了,你還來找麻煩?科長不抵你能?」木工場主管說:「誤了生產你負責。」有的工人說:「老張!你剛離開車間,怎麽就忘了生產?」張鳳泉沒有遷就這些同志。他耐心地向工人同志們介紹市場和供銷的情况。他說:「我剛從車間裏來,知道大家都愛用整料。原木確實好,用大用小很方便;碎木用起來,又費事,又受累。可是,咱們也得想想節約呀!如果不買這批料,就能節省五億元還多,合小米五十多萬斤。」工人同志們了解了這種情况,情緒立即高起來,大家都說這筆錢應該省,他們並且馬上到倉庫裏去挑選。結果,這三千五百根犂轅的材料,都從碎料堆裏找出來了。又有一次,計劃科要買一百六十付絲鎚,市場單價每付四十萬元,總計得化六千四百萬元。張鳳泉發現倉庫裏還存着三百付。他想:他們明明知道有,爲啥要買呢?可能因為這是自己廠裏做的,沒有西洋貨好。可是至少兩付也能頂一付使呀!這時他跑到鏍絲場找組長和工人們研究。他告訴大家,如果用自己做的絲鎚,可以給國家節省七萬二千斤小米。工人一聽這麽大的數字,不但不要買了,並且還從自己工場的小倉庫裏找出了三十多付。
   從這些事實我們可以看到,張鳳泉同志之所以把工作做得這樣好,除了對國家和人民事業的高度責任心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這就是他在工作中能面向車間,依靠羣衆。他經常督促股裏的同志分頭深入車間,了解生產情况和要求。這一來,大家可忙了,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整天坐在辦公室裏了,兩架電話機整天不閒,供銷股辦公室也「熱鬧」起來,不斷有工人來聯系。供銷股有些同志起初不大滿意這種情况。有的說:「這麽忙還行,以前不聯系車間還不是一樣工作!」有的說:「要是買上幾個月的料,保險沒有這些麻煩。」也有人對辦公室的「熱鬧」不高興,「這那像辦公室,簡直像個車間!」事實證明這些看法是錯誤的。工作不應該永遠照老樣子做下去。那些人很快就被張鳳泉同志說服了。
   張鳳泉同志在工作中發現領導有缺點,也勇於提出批評。比如四月初,鑄工場要求買氧化鉄三十噸;其實只要買十噸就够了。這主要是因爲車間主管想多買些,用起來方便;並且怕像過去那樣供應不及時,躭誤生產。本来,這是可以審核出來的,可是計劃書上生產科、計劃科和經理科的科長們都蓋了章,他們並沒有仔細審查。張鳳泉同志便向這些科長提意見,指出這樣馬馬虎虎蓋章,一下子就會積壓好幾億元。科長們都虛心接受了這個批評。
   張鳳泉同志在供銷工作中,時刻提防不法商人鑽空子。前些時候,鉗工場要買一批十一號鋼絲,商人故意抬價,每斤多要四、五千元。他便到車間去問工人:「十二號的行不行?」工人們回答說可以用。他便買了一批十二號鋼絲。不久,商人們知道廠裏改用了,馬上把十二號鋼絲的價錢提起來,從每斤七千元漲到一萬一千元,十一號鋼絲又降爲七千元。張鳳泉立即决定改用十一號。有些工人就問:爲啥變來變去?他解釋道:「商人想投機,價錢變了,我們爲了國家財產不受損失,也得變。」
   經常敎育和幫助自己所領導的同志,也是張鳳泉能够把工作做好的原因。供銷股原來有十個人,出了兩個大貪汚分子,另外有四個手脚不乾淨,因此其他幾個同志也情緒不高,怕犯錯誤。張鳳泉同志就通過座談會和個別談話,提出「眞金不怕火煉」的口號,鼓勵大家大胆工作。對於工作疲蹋的同志,他就給以嚴肅的批評。採購員王希垣採購木料,兩次沒有很好完成任務。第一次,張鳳泉很關心地問他有什麽困難沒有?王希垣沒有談出什麽困難來。第二次,王希垣在裝車時怕冷,沒有檢查,結果三百立米木料中短了六立米。張鳳泉很嚴肅地提出了批評。王希垣很受感動,他說:「過去在供銷股工作,從來沒有人幫助過我,所以工作起來很疲蹋,老沒有進步。」第三次他到石景山鋼鐵廠運生鉄,原限三月三十一日運到,他在二十五日就運回來了。
   供銷方面的具體業務,張鳳泉同志原來確實不懂。但是他有十三年的工齡,生產過程、成品規格等等基本業務,他是很熟悉的。他所不懂的,實際上只不過是會計和財務上的一些手續和名詞吧了。從車間裏提拔出來的工人幹部,一般都是這樣。所以籠統地說他們不懂業務,是不合事實的。只要虛心學習,依靠羣衆,他們在新的工作上的困難,不是很難克服的。張鳳泉同志就是這樣,他虛心請敎別的同志,別人下班了,他一個人還在捉摸研究。同時,他又把業務上比較熟練的兩個同志組織起來,成爲一個核心組,經常研究業務,推動工作。這樣,自己積極學習,又發揮了大家的積極性,困難就解决了。
   張鳳泉同志是共產黨員。他說:「在工作裏,一想起黨和毛主席,一想起祖國建設的遠景,一想起在朝鮮的我們最可愛的人,勁頭就來了,什麽困難也擋我不住!」
   這樣的高度的政治覺悟,便是這類新人物最可貴的特點,也是他們之所以能在新的領導的崗位上開創新局面,樹立新作風的最有力的保證。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任志樵
责任者
張鳳泉
相关人物
王希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東北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