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淸私營順豐絲廠工人開動腦筋改進操作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7375
颗粒名称: 德淸私營順豐絲廠工人開動腦筋改進操作法
并列题名: 每年可節省國家財富一億三千多萬元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德清私營順豐絲廠工人,掀起了愛國增產競賽,以迎接偉大的「五一」國際勞動節。
关键词: 生產 增產 競賽

内容

(德淸訊)德清私營順豐絲廠工人爲響應毛主席「增產節約」的偉大號召,掀起了愛國增產競賽,以迎接偉大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在這個增產競賽中,工友們創造了新操作法,以十個月計算,可節省國家財富約一億三千三百五十萬元。
   該廠在檢查生產中浪費現象時,發現了過去在生產過程中所存在的缺點很多,如(一)索緒把新繭和落緒繭同樣放在盆鍋中,打了再做;(二)盆鍋放繭不固定,多的時候,倒滿一鍋;(三)索緒工不配合繅絲工的需要;(四)湯溫不重視,忽高忽低;(五)操作姿勢不統一,增加長吐與湯繭,造成了嚴重的浪費現象。根據上面這些情况,全廠工人開動腦筋,想出了改進操作法:首先將新繭堅决不回盆,用筷子徐徐在桶輕划,求得集中緒絲,即放在繅鍋內繅絲,盆鍋放繭不超過八十粒,索緒前先注意繅絲需要輿否,湯溫將索時,規定二〇五度,索時一八〇度,並規定索緒回轉次數與姿勢等。
   三月十九日該厰在第一、第五兩小組四部車上作了典型試驗。試驗結果,繅折比一般小二斤至四斤。二十二日擴大到一、三兩工場,進行復驗成功,使工人們打定了信心。二十六日全面使用新操作法。由於過去行政設備不够完全,機械不同,緒數不同,光綫與潮燥不同等原因,繅折損耗程度上也不同。例如:一工埸經常繅折比二工場大三、四斤,二工埸又比三工埸大三、四斤,自使用新操作法後,一、二、三工場,繅折相差僅一斤上下,不僅減少繅折;同時也克服了設備不好生產不高的思想。
   成績是顯著的,未試前一星期(同一原料),總繅折扯三一〇·四斤,試驗期一星期,總繅折扯三〇四·二斤,相差六點二斤,生產速率不但未減少,相反的,未試前祗二八·〇九兩,試後二八·四八兩,增加了每部車三錢九分,每担絲車位由六十八部點九,退至六十八部;條紋原來要扯二一·七五——二一·八四,現在二〇·八五——二〇·九四接近中心條紋;匀度仍保持了CD級。照現有成績,繅折差六·二斤,每天出絲二二〇市斤,可省繭千一三·二二五斤,以現在繅折算,可多得絲四斤七兩,每月二十六天工作,即生產一百十五斤六兩,價値一千三百五十萬元,全年開工十個月計算,就是增加了國家財富一億三千三百五十萬元,單位減少一部,每天約省成本十萬元,每月二十六天計算,可省二百六十萬元,全年十個月計算,可減低成本二千六百萬元。(通訊員朱培卿)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培卿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