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新城市的誕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7225
颗粒名称: 一座新城市的誕生
并列题名: ——林區伊春訪問記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國東北的松江省有一座新建的城市伊春的发展。
关键词: 城市 发展 工人 居民 職工 時間

内容

(一)
   在我國東北的松江省有一座新建的城市。當太陽剛剛昇起的時候,從伊南山俯首鳥瞰,一幅幽美的圖畫展了開來。羣羣白鳶翱翔在湯旺河上空;人工移植的野玫瑰,還不到開花的時候,但是,僅僅叢叢紅枝,就已把伊春河裝飾得非常秀麗。比這些自然景物更可愛的,是兩河合流的三角地帶的勞動氣象。在那裏,四尊高聳的煙囪冒着龍形煙縷,機聲隆隆,斧聲丁丁,廣闊場院中製成的木材堆積如山。向南,方圓四里的地面上,肩脊如鱗,林區的工人和獨立勞動者、工人家屬正在那裏檢修汽車、拖拉機、修製伐木工具,操縱各種加工機器,炮製松香……。西面四座大天橋的左近,林業工人在一唱一和地操運木材,緊張迎接木材出河任務;右面一片窪地上,修建工人正在打夯修橋。貼近南山的地方,是商業區,街上行人很多。火車載負着建築用的各種木材,在工業區、商業區、居民區之間馳去,又載着生産、生活供應品奔來……。這就是伊春,一座擁有一萬二千多人口的新城市。
   入晚,一個陌生的人,在伊春街上信步漫遊,當他看到成排的高大樓房、寬坦的馬路、輝煌的電燈、魚貫進入戲院的人羣、沿街飛馳着汽車……的時候,他絕不會想到這是四年內從無到有的一座新城,然而這却是千眞萬確的事實。
   (二)
   在伊春南山角下,在深及人腰的荒草叢中,有一座低矮破爛的小草房。
   你很難想像四年前這裏人烟稀少到什麽程度。從西林(伊春以西)到翠巒(伊春東北),方圓二百多里的廣大地區中,只有徐發、李建貴、呂文彬、王振五、邱正振、老丁頭、老潘頭、老黑張等幾十個人。這就是原来伊春的全部居民。他們像說神話似地談起各種野獸的習性和活動規律,諸如黑熊如何和老虎決鬥,老虎如何捕鹿,豸狼子(一種像小叭狗樣的獸)如何撒尿抵禦猛獸、衛護睡臥山林的人們等等,眞是滔滔不絕。他們每日最常見到的就是這些。至於談到他的鄰居,他們生疏到甚至叫不出名字,比如「老黑張」,就是因只知道他姓張,臉色很黑,不知名字,而給起的代號。原因是住得相隔很遠,像徐發要串一個門,至少得出去十幾里路,才能找到另一個人。
   「眞是一步登天!」這是徐發等老居民對比了今日繁榮和往昔荒涼情景後共同的感想。
   (三)
   從一九四八年開始到現在,在短短四年的時間中,勞動人民在共產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這裏創造了奇蹟。共建造了近十萬平方米的公私新房,還有橋樑、馬路和汽車路、一座可容兩千餘人的劇院、一處可容萬餘人的體育廣場。
   在城市建設中,林業職工、駐軍、居民等,均有很大貢獻。例如去年修建的公共體育場,原來是一片蓬蒿、榛□叢生、突起突伏荒場。荒場中間土丘上有兩間棚房。經中共伊春森林黨委動員,全體林業職工和公安部隊一致報名在業餘時間獻工修建;板棚主人自願把板房拆掉,在森林工業管理局資助下到別處另蓋。有些居民也自願獻工參加修建(後來給了一部分工賢)。就這樣,在幾十天的業餘時間中,就割除了數萬斤荒草,剷平了十幾個三十立方米左右的土丘,填平了二十多個直徑十餘米的土坑和水窪,廣場周圍築上綠漆木柵、觀座,南面搭起了高大的主席台、指揮台、圖書室,場中架起了單槓、雙槓、籃球架……。全城所有的建築工程,除了民房之外,無一沒有勞動人民的義務獻工。
   現在,伊春正在繼續進行建設。參加修建的除了兩千六百名基本建設工人之外,廣大林業職工正以比去年更高的愛國熱情,積極要求在業餘時間獻工修建。已動工修建中的有四座通往各林務分局和鄰近新村鎭的大橋,一條寬十二米、長五里路的馬路。即將動工修建的房屋面積,約兩萬四千平方米,其中除了一部民房之外,有可容三百人學習、休息、娛樂的工人大樓,有一千五百平方米的工人旅舘,有八百平方米的工人業餘療養所(原已有,現爲增建),有一□可容三四百人的中學校舍(增建),有兩千餘平方米的廠房等等。
   (四)
   伊春之建設爲城市,絕非偶然,而是生產發展的必然結果。從一九四八年起,這裏的林業生產量和職工數目,逐年倍增。根據生產發展的需要,人民政府在這裏逐年增修基本建設工程,特別是一九四九年在這裏成立了森林工業管理局,建立了一所可容三千職工的兩層大樓和一棟棟紅磚宿舍,以後又測劃出大片建廠地帶並大規模施工。這些長遠打算和欣欣向榮的景象。由出入林區的人們傳吿到周圍各城鄉,許多人都感到這裏「拓開了」,「有發展頭」,願移來落戶;同時,政府並資助和獎勵人民入山參加林業建設,因而整個伊春林區的人口年年激增,現在已由四年前的數十人增至六萬餘人(臨時入山的民工不計在內)。這裏沒有農田,不產糧食,隔城甚遠,物資供應困難。隨着林業生產的年年發展,日益增多的林業職工、機關、居民,從生產資料到生活資料都需要有一個供應基地。針對着這些新的情况,政府林業部門便在人口較密、地點適中的伊春,從適應實際需要出發,開始建城。現在,一切城市中所必需的公私企業,在這裏已建設得差不多一應俱全了。這裏有伊森粮食公司,它可以基本上供應林區的糧食需要;這裏有伊春火磨廠,加工麵粉,保證了伊春大部分林業員工以饅頭爲主食品;這裏有人民銀行支行,爲林業及城市生產服務,並扶助獵戶(主要是蘇僑和鄂倫春人)打皮張、獵鹿茸等;有四個可以初步供應伊春及其周圍人民必需品的百貨公司、職工合作社;有伊森醫院;有九家日宿二百人左右的旅舘,有二十餘家飯舘,洋服店和皮桂店共九家;還有工人澡塘兩所(內有盆湯)。隨着城市建設和工商業的發展,去年成立了林區公安處,並設有公安派出所;保險公司、稅務所也建立起來了。爲了供應城市以生産動力和光、熱,還建立了一座發電廠。另外,還建立了一些適應林區特點和森林工業發展的工廠。例如木材的節約問題,集中進行合理造材就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這裏在一九五零年建立起一所擁有四台新式火鋸、就地取材、年產十餘萬立米成材的製材廠。去年,這裏寫下了中國林業史上光輝的一頁,最先實行了機械化採伐,四十多台拖拉機和運材汽車來往於伊春河畔集攏和運搬原木(每台頂十付馬套子)。爲了保養這些「鉄馬兒」(林業工人對拖拉機的愛稱),這裏還建設了拖拉機、運材車修理工廠和機車庫。這樣,伊春就成了一座供應整個伊春地區(方圓二百多里)人民需要的城市,一座服務於林業建設並日益擴大的生產城市。只有幾個半脫離生產的村幹部的伊春村人民政府(現整個伊春仍稱村),以及候車室加票房容不下五十人車臨到站才開始賣票的小車站,都已不能適應新的情况,亟待改革。
   (五)
   伊春城市的建立,是在共產黨正確政策引導下,在蘇聯的友誼幫助下,正確執行林業經營方針的結果。
   人們知道,在舊中國,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着東北的時候,森林一直都是被掠奪式地採伐着。以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五年「九三」解放以前這四年爲例,日寇從南叉(湯原縣)開始,每年都伐進六十多公里。有好木的地方,就剃成光頭,一棵母樹也不留。好木壞木混雜的地方,則伐好留壞,伐得花花答答;或一起伐倒,拉好留壞,林場也不淸理,讓朽木盡情地散發腐菌去蝕害林木。每年都是到了冬季才臨時捉勞工進林採伐,平時根本不留人看守和撫育。所以這裏是「三季無人,一季人擠」。舊中國和敵僞統治者們,每日所想的是如何以更低的代價來獲得更多財富,根本不關心勞動人民疾苦。他們在這裏採伐時,連工人的住處都不肯修建得能够擋風,還能談到建設什麽別的呢?再加敵僞害怕人民據山進行抗日活動等等,因而他們就不肯也不可能在這裏建立什麽城市。相反的,他們極力封鎖林區,限制人民入山。
   只有人民的政府才能愛護人民的財富。人民當權之後,森林也獲得解放,它已再不受狂砍濫伐。一九四七年秋季,人民的林政人員、農村共產黨員、幹部,帶領民工徒步進入這一林區。雖在採伐任務繁重、物質條件困難的情况下,仍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林業建設,在工地修建了成百棟的板房、馬架房,讓伐木工人居住,代替了敵僞時期根本不能抵禦山區寒風的布帳草棚;伐根由僞滿時的半人高降到二尺以下。爲了長期進行林業建設,一九四八年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鐵路、林業職工,將日寇投降時破壞了的南叉——伊春段鉄路修復;又自佳木斯市動員百多戶居民移來伊春看護森林,政府資助他們建造了成排的草房。從此,「死林子」變成了「活林子」,火車的吼叫代替了虎嘯狼鳴,荒涼的「伊春工地」開始變成了欣欣向榮的「伊春村」;森林也不再縱令山火延燒半年以上而無人撲救了(僞滿時此地曾發生兩次延燒半年以上的大火)。
   大規模地進行建城工作,還是開始於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伊春的林業職工和老居民們,在回憶起當時興工和現在的幸福時,他們於感謝共產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同時,也衷心感謝社會主義蘇聯的友誼幫助。那時,蘇聯政府應我們中央人民政府的邀請,派來了各種生產建設的專家。蘇聯林業專家達依多夫常來伊春地區,介紹了蘇聯一系列的合理採伐、造材、用材和撫育森林的先進經驗。伐根降低到二十公分,梢頭木被利用了,節約了巨量木材,無形中減低了伐進速度(進的里程雖少,出材却多)。選留了母樹,林場也清理了,保護了幼樹,給森林更新創造了良好條件,以後可以回頭來循環採伐,不致有進無退,一伐永光。在人民政府領導和蘇聯經營社會主義林業的先進經驗啓示下,這裏已逐步實行了採伐和撫育相結合的方針,先後建立了十一個撫育站,每站有五十名左右的固定工人,三至五名幹部,專門在已伐林帶和選留的種子林中,進行除草、鬆土、清理林場、保護母樹幼樹工作,加速森林的天然更新。各林務分局開始實行四季作業,經常保有一定數量的固定工人,在採伐間隙採集樹種和樹苗,進行播種、移植(去年種紅松二百萬粒籽,成活率為百分之十;今年春夏兩季計劃種五百萬粒籽,預計成活百分之三十。另外移植樹苗三十二萬株)。這樣一來,林區就變成了伐不盡的寳地,不再伐完即棄。採伐的突擊性和林業工人的流動性減低了,以往林區「三季無人」的情况不復存在。隨着林業建設的逐步經常化、正規化和林區人口日益增多,而且集中、固定,就要求有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來爲林區廣大人民服務。因此,伊春城市的建立就成爲非常必需,而且已經成爲事實了。(六)
   親身參加建立城市、創造幸福的人們,在享受他們勞動成果的時候,是分外快慰的。當去年九月三日舉行萬餘人參加的林區首次體育檢閱大會的時候,勞動人民望着自己所建坦平如鏡的運動場,和成千迎風招展的彩綢旗幟,以及運動員的精彩表演,他們歡欣若狂,不少人又驕傲又快樂地說:「這是咱們的小莫斯科紅場!」在伊春路院受到減費或免費醫療的工人、居民,最愛說「咱們的路院」如何如何。新修的工人業餘療養所,今年一月已開始收容工作積極、身體衰弱的林業職工休養。第一批收容了二十三人。所裏的被褥、毯子、襯衣等全是新的。根據療養職工的口胃,規定主食品是饅頭、餃子、麺條,副食品有菠菜、魚、肉、鷄蛋等;娛樂工具有洋戲、撲克、各種棋具等。這些病弱職工於三月末出所時,每人體重平均增加了三四斤,最突出的是森林鐵工廠靑年工人楊家訓,體重增加了十四斤。他們到處宣傳「咱們的療養所」如何好,他們普遍拿僞滿時在林區做工時「有病無人問,累死不得歇」的痛苦,來對比今日的幸福。工作積極性更高漲了,他們最近在「三反」鬥爭中都是非常活躍的人物。生產效率也比療養以前提高,以最普通的錘工畢得加爲例,生產效率比療養前提高了百分之五。他說:「我們工人有了家,若不加油幹,對不起共產黨!」
   (七)
   伊春,早在十年以前,共產黨人就在這裏用血汗澆合了泥土,爲今天的建設初奠了根基。去年來東北的老根據地參觀團,根據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前抗日聯軍將領馮仲雲同志的介紹,曾訪問了這裏。在伊春的山林中,找到了成排營房、住宅、醫院的痕跡,和幾處殘垣斷壁。其中一處是抗日軍政大學;一處是被服工廠(殘留的縫衣機現存哈爾濱烈士紀念館中)。這是共產黨人、革命烈士李兆麟將軍爲生息壯大革命力量而在這裏領導建設的。建設的前前後後,曾頻與敵寇搏鬥,用熱血捍衛這個根據地。後來,所有建築都遭日寇破壞。但是,先烈們的血汗並沒有白流,他們的鮮血已換來了今日的勝利。現在,人民已可在這裏自由地用近代工具器材建造高樓大廈,新的城市終於建設起來了;而且還建立了兩座新式串窰,大量燒製紅磚,供應伊春及其周圍長期建設所需;再不用像十年以前那樣用刺刀砍木、以手代鏟合泥施工了。這裏雖然還沒能辦起大學,中學却已在寬敞的樓房中開辦起來,有三百多名林業工人、居民的子弟在愉快地學習着。伊春及其周圍,已有十一處小學,兩處森林工業子弟學校,共有兩千多名學生。翠巒——一座由十餘人增至兩千多人的新鎭——正擬開辦中學。隨着中學、小學的擴大和林業生產的發展,並爲將来的社會主義建設準備條件,不久的將来,伊春將有一處培養林業幹部的森林工業專門學校出現,兆麟將軍在此興辦大學的遺志定可完遂。先烈們,安息吧。
   (原載東北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枚正
责任者
徐發
相关人物
李建貴
相关人物
呂文彬
相关人物
王振五
相关人物
邱正振
相关人物
老丁頭
相关人物
老潘頭
相关人物
老黑張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伊森粮食公司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