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迎接五一節的社會主義競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7040
颗粒名称: 蘇聯迎接五一節的社會主義競賽
分类号: D676.5
摘要: 1952年4月24日,從一個勝利走向一個勝利的蘇聯勞動者,早就開始了以提前完成一九五二年生產計劃為目標的社會主義競賽。
关键词: 工廠 勞動者 電力

内容

新華社駐莫斯科記者李何
   從一個勝利走向一個勝利的蘇聯勞動者,早就開始了以提前完成一九五二年生產計劃為目標的社會主義競賽。這個競賽在迎接五一節中更加廣泛地展開着。在工廠和礦山,在集體農場和國家農場,在鉄道和建築場所,到處捲起了勞動熱潮。
   蘇聯勞動者是在去年愛國勞動成績基礎上進行今年社會主義競賽的。去年在每一個操作上減低產品成本的運動的發起人,優等地完成每一個生產操作的運動的發起人,以及其他在生產標誌各方面作過出色貢獻的人們,都得到了一九五一年度斯大林獎金。他們創造的先進經驗被繼續運用着。例如,在得到斯大林獎金的人們中,有一位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工廠的□工布蘇也夫,他用高速切削法,在戰後時期完成了二十七年的生產定額。最初他的機床每分鐘只切削一百二十公尺,現在則已做到每分鐘切削二千六百五十公尺,並且還在爭取達到每分鐘切削三千公尺的驚人速度。他在汽車工廠組織了斯塔哈諾夫學校,敎育出許多高速鏇工。
   蘇聯勞動者的社會主義競賽,由於第五次減低物價而更加緊張起來,因爲勞動者們在這次減低物價中又一次看到蘇維埃祖國力量的加强,又一次感受到人民福利的提高。莫斯科「狄納莫」工廠機械加工車間工人們爲回答新的減低物價,决定在四月二十五日以前完成四月份計劃。這個車間的領班盧卡興說:「讓我們車間爲和平目的再出產幾百台發動機,爲蘇維埃祖國威力進一步的加强而服務吧!」集體斯塔哈諾夫式勞動創始人、蘇聯擁護和平委員會委員羅西斯基說:「這就是千百萬蘇聯工作人員的思想和感情。」
   莫斯科、列寧格勒、明斯克、烏拉爾、頓巴斯和蘇聯其他地區各個企業的勞動者,正在努力實現社會主義競賽的主要任務。他們根據國家規定的產品門類,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減低產品成本,節約原料、材料、燃料和電力,發揮潛在力量,運用先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莫斯科「鎚子與鐮刀」工廠工人已經超過計劃生產了幾百噸鋼鉄。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工廠第三鑄造間的工人每五天便有一天用節約下的電力工作。列寧格勒基洛夫工廠的第一機械加工車間,六百零四個操作中有四百十一個採用高速法。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工廠第二十三號平爐煉鋼工人進行了縮減生產費的競賽。該廠所出的百分之九十的鋼都是用高速法煉的,每爐時間平均縮短了三十五分鐘,已經超計劃生產四千噸鋼。頓巴斯、庫茲巴斯和卡拉干達的礦工都在超過計劃地出產着煤。文尼茨克鉄路工人也提前完成了四月份運貨計劃……。
   在提高產品質量方面,莫斯科「紅色女裁縫」工廠的經驗受到重視。這個工廠按照斯大林獎金得獎人、女工蘇霍維爾霍娃的倡議,組織了在每個操作上對產品質量的公共檢查。根據她的建議,所有女工不但仔細地檢查自己的操作而且檢查前一個人的操作的正確性。每組還選出這樣幾個公共檢查員,她們不但能够發現操作上的細小的錯誤,而且能够找出原因和克服的辦法。「紅色女裁縫」工廠有一百名公共檢查員。實行這種倡議的結果,這個工廠去年百分之九十六·五的產品都是頭等質量的。全廠大半生產組取得「優等質量生產組」的稱號。
   在節約方面,最近出現了在每一個操作上節約電力和燃料的新倡議。這是莫斯科伊里奇工廠一批革新者提出的。兩位運煤工人把送到鍋爐去的煤塊打碎,使運煤吊車多裝煤,減少吊車運送次數,因而減少所費電力。一個鏇工改進了切削過程,每天在自己操作上節約三十三·四瓩時電力。另一位鏇工提高了機器運轉速度,使加工的零件從十四個增加到二十個,節約電力百分之二十八。一位上油工人合理地上油,減少車床的摩擦,每晝夜節約電力一百十六瓩時。諸如此類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個工廠三個月來每月最後一天都是用節約下的燃料和電力工作的。今年第一季節約了二十四車皮燃料、十四萬五千瓩時電力。
   在迎接五一節中,集體農場、國家農場和機器拖拉機站的勞動者,展開了「很好地春耕,爭取提高收穫量」的競賽。截至四月上旬,蘇聯的北高加索、南烏克蘭、烏茲別克、塔吉克、克里米亞、摩爾達維亞等等地區,已開始播種穀物、飼料和棉花。蘇聯歐洲部分的中部地區、烏拉爾、西伯利亞、北哈薩克,很快地也要開始田間工作。今年,蘇聯農業勞動者比去年準備得更好,擁有比去年更多的農業機器,在這樣良好的條件下進入春耕。
   在烏克蘭共和國、克拉斯諾達邊疆區和烏茲別克共和國這些先進的農業地區,社會主義競賽熱烈地進行着。烏克蘭共和國的集體農場和國家農場的勞動者,去年曾取得巨大成就。他們提前完成了向國家交售糧食的計劃,比前年多交給國家近九億三千三百六十六萬公斤穀物,大大增加了公有牲畜頭數。這主要是由於在提高收穫量方面的廣泛努力。基於去年的成績,烏克蘭農業勞動者保證今年要進一步提高穀物和工業作物的收穫量。他們向斯大林同志保證:「要在一九五二年使全共和國沒有一個落後的集體農場,沒有一個落後的機器拖拉機站,沒有一個落後的區。」
   克拉斯諾達邊疆區的集體農場和國家農場去年收成很好,在七月二十五日之前就完成了向國家交售糧食的計劃,比前年多交給國家三億七千零十九萬公斤穀物,大大發展了公有牲畜飼養業。這主要是由於集體農場合併帶來了許多好處。去年已不是單個先進農民,而是幾百個集體農場,許許多多區,在大片土地上取得了高額收穫量。克拉斯諾達邊疆區農業勞動者最近决定提高一切農作物的收穫量,保證在兩三年內使冬小麥的收穫量每公頃不低於二千六百公斤,玉米—二千七百公斤,稻—四千公斤,向日葵—二千公斤。
   棉花産量佔全蘇百分之七十的鳥茲別克共和國的集體農場和國家農場,今年要比去年多出產四十萬噸棉花。許多集體農場和機器拖拉機站比去年提早地、優等地在八、九天内完成了播種工作。塔什干州許多先進生產隊隊長和生產組組長提出了競賽:爭取使生產隊所種土地上每公頃的收穫量不低於五千到六千公斤棉花,生產組所種土地上每公頃的收穫量不低於九千到一萬公斤棉花。
   在田間工作開始時,各地拖拉機隊推行着「在每一個生產操作上減低田間工作成本」的倡議。這是克拉斯諾達邊疆區米海洛夫機器拖拉機站隊長、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伊凡·沙茨基(他的拖拉機隊在幾年前曾發起優等地完成田間工作以提高收穫量的競賽)提出的。這個拖拉機隊决定用合拍地工作、延長零件壽命、節約燃料和潤滑油等等方法,今年在耕地工作上比原定計劃至少減低成本百分之十五,在耙地工作上——百分之十,在播種工作上——百分之二十,在播種前的耘地工作上——百分之十,在耕耘畦耕作物工作上——百分之十五,在收割工作上——百分之十八;决定今年每部拖拉機(以十五匹馬力計算)要耕一千二百五十公頃熱地(各種田間工作都折成耕地工作計算),要節約百分之二十五機器保養修理費和百分之五燃料。這個拖拉機隊和它所服務的列寧集體農場的田間工作隊,共同擬定了提高收穫量的計劃,保證今年從每公頃土地上收冬小麥二千八百十六公斤,春小麥——二千六百五十四公斤,大麥——二千八百十六公斤,去棒玉米——四千九百十四公斤。
   蘇聯勞動者就是這樣以和平的、愛國的、建設性的勞動迎接五一節。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何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斯塔哈諾夫
相关人物
馬格尼
相关人物
文尼茨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