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出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05925
颗粒名称: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出版
并列题名: 今日起由全國各地新華書店發行
分类号: A84
摘要: 1952年04月10日登载了「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出版。
关键词: 問題 同志 戰爭

内容

(新華社北京九日電)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主持出版的「毛澤東選集」,其第二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自十日起由全國各地新華書店發行。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是毛澤東同志從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戰爭爆發,至一九四一年五月打退蔣介石發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時期的著作,共計四十一篇。其中所包括的重要著作,有「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反對自由主義」、「上海太原失陷以後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統一戰綫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戰爭和戰略問題」、「靑年運動的方向」、「關於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蘇聯利益和人類利益的一致」、「『共產黨人」發刋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斯大林是中國人民的朋友」、「新民主主義論」、「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目前抗日統一戰綫中的策略問題」、「放手發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論政策」、「關於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總結」、「矛盾論」等等。
   「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與「爲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是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爭剛開始時的著作6在這兩個文件中,毛澤東同志分析了抗日戰爭問題上所存在的兩條基本不同的路綫,即一條以共產黨爲代表的無產階級和人民大衆的路綫,以及另一條以國民黨爲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路綫。這一在戰爭剛剛開始便為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兩條路綫的鬥爭,貫穿於整整八年時間的抗日戰爭的過程中。
   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後抗日戰爭□形勢和任務」的報告裏,毛澤東同志強調地指出了共產黨的抗戰主張和國民黨的抗戰主張的原則分歧,即前者是「主張全國人民總動員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戰爭」,後者是「不要人民羣眾參加的單純政府的片面抗戰」,並指出後者的「片面抗戰是一定要引導戰爭趨於失敗的」。毛澤東同志說明:「在蘆溝橋事變以後,黨內的主要危險傾向,已經不是『左』傾關門主義,而轉變到右傾機會主義,即投降主義方面了。」他繼續强調每一個共產黨員都不應忘記一九二七年陳獨秀投降主義的血的教訓,提出了統一戰綫中的獨立自主原則,主張在統一戰綫中擴大與鞏固左翼集團、爭取中間集團和孤立右翼集團。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兩部著作,是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爭初期就戰爭問題所作的科學分析及所提出的發展人民戰爭的英明戰略計劃。毛澤東同志根據中日力量的對比與國內階級力量的對比,以及這一切力量對比的可能變化,反對了「亡國論」與「速勝論」,預見了抗日戰爭必將是持久戰,而經過防禦、相持、反攻三個階段以獲得勝利。毛澤東同志又根據這種情况,和右傾機會主義相反,計劃無產階級先鋒隊如何組織人民的力量,如何經過人民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的一個戰略時期,再達到人民抗日正規戰爭的另一個戰略時期,而爭取抗日戰爭的發展成爲人民勝利的結局。
   「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說明了共產黨人應當認眞地負起領導民族戰爭的重大歷史責任的問題。毛澤東同志根據中國革命的具體經驗,把黨的高度的無產階級嚴肅性的密切聯系羣衆的正確的組織路綫的各個方面,作了具體而扼要的闡釋。這篇報吿的論學習一節,深刻地說明了黨要能够負責一系列的偉大的歷史任務,首先必須提高全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水平。毛澤東同志在這裏所作的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應用於中國條件的偉大號召,曾經在黨內引起一個學習馬克思列寗主義的高潮。
   「統一戰綫中的獨立自主問題」與「戰爭和戰略問題」——這是當時在黨的政治路綫上互相聯結的兩個問題。毛澤東同志在這兩篇著作中,批判了關於統一戰綫問題上的錯誤的遷就主義,批判了不敢在日本佔領區擴大解放區和擴大人民戰爭、而把戰勝日寇的希望寄託於國民黨軍隊以及把人民的命運寄託於蔣介石反動統治下的合法運動的錯誤思想。這兩篇著作是毛澤東同志關於抗日戰爭初期黨內發生的路綫爭論的基本總結,在統一黨的工作步調上有很重大的意義。
   「關於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對於當時複雜變化的國際形勢作了鮮明的分析,掃除了黨內外一些思想上的混亂,提出了黨在當時必須採取的政策。
   「蘇聯利益和人類利益的一致」一文,從分析當時大家所關心的一些世界時局問題,說明了這個有關各國人民命運的問題。對於中國人民来說,這是有關中蘇兩大國人民聯盟的一篇極其重要的文獻。
   在「『共產黨人』發刋詞」裏,毛澤東同志指出了我們黨在中國革命中的三個基本問題:統一戰綫問題、武裝鬥爭問題、黨的建設問題。毛澤東同志寫道:「正確地理解了這三個問題及其相互關係,就等於正確地領導了全部中國革命。」關於同資產階級又聯合又鬥爭的問題,關於「在中國,離開了武裝鬥爭,就沒有無產階級的地位,就沒有人民的地位,就沒有共產黨的地位,就沒有革命的勝利」的問題,關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問題,毛澤東同志在這裏有了深刻的歷史闡明。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這本小册子,對於中國革命的根本問題,作了扼要的通俗的說明。
   「新民主主義論」是一本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著作。毛澤東同志根據國際(開始了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並在俄國獲得勝利)國內(無產階級成爲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歷史情况的根本變化,以及中國革命二十年中的新經驗,發展了列寧斯大林關於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論,區別了中國革命的舊民主主義與新民主主義兩個不同歷史時期、兩個不同歷史範疇,解决了中國新民主主義國家建設與準備進到社會主義的理論問題,粉碎了關於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反動夢想。這是一本關於中國革命的完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這本書對於中國人民的解放鬥爭與建設新中國,起了極大的動員作用與組織作用,因而極大地加强了中國革命。
   「克服投降危險,力爭時局好轉」、「目前抗日統一戰綫中的策略問題」、「放手發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論政策」、「關於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總結」等文,是毛澤東同志領導我們黨在抗日戰爭中和國民黨的投降反共政策進行極嚴重的反覆鬥爭中的作品。這些文件繼續發揮了並更加具體化了關於統一戰綫問題上的又團結又鬥爭的政策,動員了羣眾打退國民黨的反共高潮,糾正了一部分同志還受投降主義思想影響而不敢放手發展革命力量的錯誤。
   在「抗日根據地政權問題」這個文件裏,毛澤東同志規定了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必須是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人們的政權,亦即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對於漢奸反動派的民主專政。這種以共產黨爲領導的、有人民大衆的代表參加的、革命統一戰綫的抗日根據地政權,對於當時黨實行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政策,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一版的「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刋載了毛澤東同志的另一篇哲學著作「矛盾論」。在這篇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的戰鬥文獻裏,毛澤東同志根據中國革命的豐富經驗,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唯物辯證法,極其深刻地闡發了作爲辯證方法的核心的對立統一法則的各個方面,特別是着重地闡發了關於矛盾的特殊性的問題;嚴厲地批判了敎條主義者的「拒絕對於具體事物做任何艱苦的研究工作」,「不了解諸種革命情况的區別,因而也不了解應當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種自以為不可改變的公式到處硬套」的那種主觀的、片面的與表面的錯誤思想方法。這篇著作是毛澤東同志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寶庫的重要貢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澤東
相关人物
蔣介石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陳獨秀
相关人物
馬克思
相关人物
列寧
相关人物
恩格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新華社
相关机构
人民出版社
相关机构
新華日報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太原
相关地名
中國
相关地名
俄國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論持久戰
相关作品